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2011-02-06 03:53袁继红
关键词:第二课堂多媒体大学

袁继红 古 丹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一、引言

2004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明确规定关于教学的发展方向“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1]。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呈现出的重要趋势就是:减少教师课堂内集体面授的课时数,增加学生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时间。因而为了补充第一课堂有限的授课时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已越来越普遍和重要。英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正规的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而言,它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的各种英语学习活动[2]。在此,笔者介绍了所在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结合传统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所开展的多媒体环境下的第二课堂设计,并对其意义进行分析。

二、多媒体环境下第二课堂的设计

1.传统第二课堂

在传统的第二课堂的建设中,我院已尝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来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通过组织英语角活动、播放英语电台节目与原版英文影视、举办英语知识与西方文化讲座、开展各种应用型的英语竞赛(如听力竞赛、阅读竞赛、英语写作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话剧表演与情境会话大赛)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英语的最佳社会心理因素。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缺乏必要的层次性、学生参与面不广、缺乏有效的教师监督和指导以及没有明确合理规范的评价机制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因而,在重视传统第二课堂的同时,我院积极探索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为第二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第二课堂

为了弥补传统第二课堂的不足,依托多媒体,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设计。我院所用的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新标准大学英语》,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系统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引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研制开发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和“新标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内容如下:

(1)自主学习资源模块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是语言输出的先决条件,只有尽可能丰富学习资源才能保证有足够的二语输入量,为二语输出奠定基础。在自主学习资源模块中包含了大量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文字材料、音频资料和丰富的多媒体视频资料。例如,听说学习资源中包含原版英文影片、《走遍美国》等英语系列教学片,英文歌曲、英语新闻、英语日常口语等多种视听材料,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语言室自主选择。读写资源中分为经验技巧,诗歌散文,幽默笑话,故事小说,时事新闻,海外文化,名言警句,名著欣赏多个栏目,广泛的阅读对拓宽学生英语语言文化及相关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根据当前对大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翻译部分包含初、中级口译和笔译的技巧方法,以及一些经典翻译范例。同时,学生可以直接登陆校园网或国际互联网,利用网络收集所需学习资料。全院教师根据本院学生的水平、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和进度,上传相应的自制教学课件、教案等相关学习资料。借助这一平台,教师向学生提供有益的多渠道的、系统化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在线或者下载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快慢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在网络课堂学习平台上选择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多媒体英语材料帮助自己学习英语。

(2)自主练习与测试模块

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网络试题库与测试系统。在这个模块中同样从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建立专项练习与测试活动,同时包含每日小测、单元测验、模拟考试在内的多种综合测试。例如听说训练中包括听写练习、口语模仿、情景会话等栏目。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听音、仿音和口语练习,借助录音功能,录下自己所说的内容对照原文录音进行反复听说,教师可以在线点评学生录制的音频。在情景会话中,学生可以充当其中一个角色,同在线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会话,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讨论互动区参与专题讨论,交流学习经验,相互评价,共同协作,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听写练习和其他技能(读写译)训练中,学生可自主调节学习进度,多媒体计算机可对学生的作答做出对、错评价或相应的参考答案,如在写作练习中计算机能及时纠正拼写、语法错误并给出评分,这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检查、自我评估和自我提高提供了平台。

(3)教师指导模块

学习资源模块和自主测试模块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但教师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多媒体环境下第二课堂设计中的教师指导模块为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和监督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直接从管理终端进入其它模块,查看学生的上网记录,在线练习记录,以及作业提交记录。通过多媒体所记录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次数、进度以及测试成绩,教师能够准确掌握整体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对与课文进度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练习进程(班级学习进程和个人学习进程)做出相应的调整,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答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发布作业、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此外,借助所记录的学生学习记录,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实现对学生的动态评估,也为教师建设语料库提供重要的素材。

三、多媒体环境下第二课堂的意义

我院在第二课堂建设中,在开展传统第二课堂活动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网络第二课堂,为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不间断展示平台。

1.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输入、输出的机会

语言学习是一个语言输入一语言加工一语言输出的过程[3]。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设计,突破教学内容、教学时空的局限,使学生接触更多新颖、地道的、实用的英语素材,使学生的英语输入不断丰富和优化。然而学习中仅有语言的输入,语言知识就是死的,语言知识只有在不断地使用和交际中,才能被消化吸收,即输入的语言知识需要输出来盘活[4]。多媒体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通过提供大量实践的机会,如传统第二课堂中的英语角和各种竞赛,以及网络课堂中的讨论、情景会话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

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设计,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向学生提供图、文、声、像等复合信息资源,使语言环境的交流平台具有容量大、针对性强的特点,为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丰富多彩的语言载体,这改变了传统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淡化了紧张、胆怯等心理,从而激发和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将学生自主学习,测试评价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第二课堂设计中的自主学习资源,自主练习与测试以及教师指导三个模块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结合的立体教学平台。传统第二课堂开展中的重大缺陷就在于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管理,第二课堂随意性很大,因而导致学生对第二课堂意识的茫然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无序。学习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且是对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认知过程。如果学生在参与了一系列活动后无法自我评价,而老师又缺乏有效的评测手段,就无法了解学生是否进步,教学是否取得预期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学习的激情。而多媒体环境下的第二课堂,能使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同时通过教师指导模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适时、有效的管理,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李嵩岳.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可行性活动形式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4期

[3] 曹艳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开发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4] 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多媒体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大学》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第二课堂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