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

2011-02-09 22:34史俊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4期
关键词:甘露醇蛛网膜卧床

史俊霞

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 洛阳 471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发病原因有高血压、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和颅动脉瘤等多种因素,急性脑血管疾病占10%左右,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50%[1]。现将在我院神经内科2009-07~2011-02住院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35~63岁,平均49岁。均经腰穿确定,部分经CT证实。

1.2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症状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癫、偏瘫、尿失禁、脑膜刺激征(全部病例均存在),血压升高等特征。双下肢病理征阳性26例,15例有2年以上高血压病史。其中11例伴颈部疼痛,偏瘫7例,意识障碍4例,一侧动眼神经麻痹9例。

2 护理

2.1 药物护理 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止血药,并脱水降颅压、镇静。对于头痛、呕吐严重的可协助医生采用无菌腰穿术,缓慢放出少量脑脊液(10 mL左右),以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使用甘露醇脱水时要在短时间内输入,时间控制在20~30 min,以免药液渗出血管外,造成病人组织坏死。另外注意观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避免大量甘露醇对部分患者肾功能的损害。2例>60岁患者于病发后5~15 d突发头痛加剧、呕吐、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28例经上述治疗方案治疗后临床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0 d。

2.2 严密观察病情 护理中若发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头痛加剧等,预测患者有可能再次出血或者有脑疝可能,应立刻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如有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给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

2.3 卧床休息 嘱患者卧床休息3~6周时间,减少搬动次数,避免再次出血,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时间,不允许探视人员与患者长时间交谈。

2.4 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是再出血的主要诱因,护理中应详细记录患者大便情况,嘱患者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早期便秘者可使用缓泻药,超过3 d者要及时低压灌肠,但不能大量使用灌肠,以免腹压的升高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脑疝的危险。

2.5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得病后心情烦躁、焦虑甚至恐惧,担心自己会留下残疾,会连累家人。所以护士应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适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加强健康知识教育,讲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告诉患者稳定乐观的情绪对预后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压疮的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上应注意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保持床单的清洁,避免长时间的卧床挤压而造成皮肤某些部位的溃烂坏死,对于易受损的皮肤应用棉花或软垫加以保护。

2.7 脑保护 出血量多的患者,体温会不同程度的升高。头部降温是降低脑细胞代谢、保护脑组织的有效措施[2],给患者采用冰袋等物理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以下。

2.8 鼻饲的护理 对于昏迷超过24 h的患者应用鼻饲,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水和营养,增加患者抵抗力,维持体液平衡。鼻饲前应检查看患者胃管是否通畅,鼻饲时应防止反流[3]。鼻饲食物温度不宜过高,40~43℃为适中,胃内容物的潴留量不宜过大,超过100~150 mL时应停止鼻饲,以防反流。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在插胃管时要动作小心,以免患者再次出血。

2.9 呼吸道的护理 重度SAH患者均有重度脑缺氧表现,要持续给氧2~4 L/min,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氧流量。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和肺部并发症。患者昏迷后咳嗽、吞咽反射均减弱或消失,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容易被误吸或坠积于肺部而发生肺部感染,所以及时清除分泌物及呕吐物,不仅可预防肺部感染,还可避免窒息。

[1] 张鸿敏,赵爱玲,杨秀芹,等.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47.

[2] 王敏香.静滴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的观察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8.

[3] 黄东健,刘运生.重度脑损伤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3):162-164.

猜你喜欢
甘露醇蛛网膜卧床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