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矫正术的临床应用

2011-02-10 02:55贾国华侯波付玉东李明学曹劲阚强波王俊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7期
关键词:胸廓矫形胸骨

贾国华 侯波 付玉东 李明学 曹劲 阚强波 王俊锋

漏斗胸矫正术的临床应用

贾国华 侯波 付玉东 李明学 曹劲 阚强波 王俊锋

目的 探讨漏斗胸(Nuss)手术矫治小儿漏斗胸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通过Nuss手术矫治5例漏斗胸患者,年龄2~18岁。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矫正效果良好。术后平均住院5 d,所有患者均未输血,胸廓畸形矫正满意。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无不适,活动量与正常的同龄儿相同,矫形效果仍保持优良。结论 Nuss手术简单易行,对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手术方法。

Nuss手术;漏斗胸;微创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属伴性显性遗传。有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生率大约在2.5‰,而无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病率仅1.0‰。大多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但往往是在出生后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被发觉,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相应的两侧第三至六肋软骨向内即陷,致使前胸壁状式漏斗,心脏受压移位,肺也因胸廓畸形而运动受限,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我们对5例漏斗胸患儿行Nuss手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18岁,凹陷深度2.0~5.5 cm,置水容量20~200 m l,平均51 ml;漏斗胸指数为0.15~0.54,平均0.29。根据Park分型,3例为对称型,2例为非对称型。轻度3例,中度2例。5例患者肺功能提示限制性或阻塞性气道病变,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剧烈活动耐受量降低,跑步或爬楼梯时会气喘。CT扫描显示心脏受压移位,心电图检查部分显示心肌损害。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麻,打开监护仪,然后在患者胸骨凹陷的最低点及肋骨两侧做好标记,用碘酒和酒精对患者的整个胸廓进行消毒。然后测量患者的胸廓长度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矫形板进行塑型。仰卧,上肢外展90°或上举,分别在两侧腋中线胸骨最凹陷处水平做一个2~3 cm长的小切口,此点是钢板穿入和穿出肋间的位点。在胸腔镜透视下,将牵引分离器缓慢的从一侧切口通过患者胸骨凹陷的最低点到达另一侧切口。然后将一根引导线系在牵引分离器上,沿着穿过的路线缓慢的返回,再取下牵引分离器。用引导线系上矫形板,利用引导线再将矫形板植入患者体内,植入的时候以反U型形状植入,植入后用翻转手柄慢慢的将矫形板翻转成反向U型,然后将两侧腋下切口处放上固定板,将矫形板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板的固定槽中,用手术缝合线将固定板缝合在患者的肋骨骨膜上。矫形板的两端和固定板应用肌肉覆盖,以免与患者皮肤接触伤及皮肤。最后将患者两侧的切口缝合平整,手术结束。

2 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效果良好。4例放置1根钢板,1例放置2根钢板支撑,手术耗时3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5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10 m l;术后平均住院4.7d(3~7 d)。术中无心包、心脏、肺损伤,术后无心包炎、肺部感染。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持续时间3~5 d。随访时间6~38个月不等,均无不适,活动量与正常的儿童相同,矫形效果仍保持优良。需要注意的是术后观察矫形板有无移位,术后一年内避免剧烈的运动,一般术后两到三年取出矫形器。患者术后当日禁食、水,无腹胀、恶心呕吐症状的术后第2天可以进食,一般进食流质食物,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 讨论

Nuss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切口小而隐蔽,术后并发症少,近远期外观好,美容效果佳,能长期保持胸廓伸展性、扩张性、柔韧性和弹性,复发率低。在胸腔镜监视下施行手术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Nuss手术符合现代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手术方法。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胸廓矫形胸骨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昆明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国际教育标准认证
胸骨柄体脱位一例
成人心脏手术胸骨正中入路术后胸骨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