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治疗分析

2011-02-10 02:55王凤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7期
关键词:疗效显著室颤房室

王凤启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内的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斑块表面血栓形成,造成血管腔完全闭塞,引起所供应心肌缺血坏死,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所以,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首要方法。而由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所引发的严重心律失常,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1]。各种快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出现,应作好相应的抢救准备[2]。我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救治经尿激酶溶栓再灌注治疗后出现RA患者52例,应用胺碘酮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RA患者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0~74岁,平均61.8岁。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及全国溶栓治疗标准[3]。排除标准:①窦性心律≤50次/min。②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③甲状腺功能障碍、碘过敏。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⑤肺纤维化、肝硬化患者。⑥双束支传导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梗死部位:下壁13例,下壁加右室8例,广泛前壁16例,前壁9例,其他6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早加短阵室速29例,持续性室速9例,室颤3例,房颤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

1.2 方法 在镇静、吸氧、持续心电监护下,所有患者应用尿激酶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滴完。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后,给予负荷量的胺碘酮150 m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推注不少于10 min;如病情需要,10~15 min后再给予1.5~3.0 mg/kg。负荷量后即开始给予维持量,1.0 mg/min持续泵入,6 h后改为0.5 mg/min持续泵入,一般维持24~48 h,总量不超过2400 mg。以后口服胺碘酮,开始600 mg/d,7 d后减为400 mg/d,连续7 d后再减为200 mg/d,根据病情维持2~6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5~7 d内持续心电监护,每天至少上午及下午各记录心电图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监测患者血压、心律、心率、脉搏及出入量等。判断疗效的标准有疗效显著、疗效一般、无效。疗效显著:2 h内恢复为窦性心律,24 h内无复发。疗效一般:室早明显减少但24 h内未消失;室速、室颤及室上速12 h以内未完全消失。不能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本组52例患者中,疗效显著者32例;疗效一般者17例;无效3例,其中1例为室颤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及电除颤均不能纠正,最终因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2.2 不良反应 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停药后经过物理治疗,症状逐渐消失。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降至80/55 mm Hg,减少胺碘酮给药剂量后,血压逐渐升至正常。

3 讨论

缺血心肌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称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再灌注心肌之间动作电位时程的不均一性。②再灌注心肌动作电位后延迟后除极的形成。③自由基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ATP生成减少、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激活等引起心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④再灌注可使颤动阈降低。⑤与体内一氧化氮水平下降有关[4]。上述特点决定了RA具有复杂多样的电生理特性,它可表现为多种形式,而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尤其是室速、室颤,具有极高的猝死风险。胺碘酮以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为主,同时具有Ⅰ、Ⅱ、Ⅳ类多种药物的电生理特性,这使其成为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5]。在临床中,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本组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胺碘酮的治疗范围。所以,从本研究中不难看出,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而且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张恩情.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医学综述,1997,3:305.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5.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328.

[4] 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9-150.

[5] 宋文宣,李德爱.实用心血管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9.

猜你喜欢
疗效显著室颤房室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溢性皮炎76例
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反复室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思考心电图之158》答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栾氏四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研究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翠绿宝石长脉冲激光脱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十六)
——房室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