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1-02-10 02:55陈海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7期
关键词:渗液性皮炎口腔

陈海平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7岁,工人,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4 h”由急诊出车收入我院神经外科,头颅CT示:左额颞基底节区脑出血,遂行左额颞基底节区血肿碎吸术,术后予脱水、抗炎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血肿有所减少,后出现全身皮疹(具体致敏药物不详),皮肤溃烂,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转入时患者呈嗜睡状,呼之反应差,双眼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较多,头面部、口腔、躯干及四肢多发皮疹,伴破溃,大片皮肤剥脱,且伴大量水疱、渗液,尤以背部皮肤为重。生命体征尚平稳。予停止一切可疑药物,深静脉置管,常规抗炎、增强免疫力、营养支持治疗。护理上全面、细致,控制了皮炎的进一步恶化并有所好转。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该患者为中年人,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之一,脑出血发病突然,加上发生药疹,情绪很低落,表情痛苦,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上应同情、关心、理解,多予以开导,解释疾病的前因后果,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增强治疗的信心,生活上给予细心的照顾。同时患者家属亦存在担忧,护士应注意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告知患者的饮食、活动、心理、需求等多方面的信息。并可通过电视屏幕让家属看到患者的情况,通过电话让家属和患者通话,以缓解患者的孤独感和家属的焦虑感。

2.2 做好消毒隔离,预防继发感染 剥脱性皮炎因大面积皮肤损害,创面极易感染、控制、预防创面感染是治疗取得成功的主要环节。①将患者安置在单间,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22~24℃,湿度40%),病房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次,地板用有效含氯消毒液拖2次,每周做空气监测;②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无菌;③为患者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2.3 皮肤护理 剥脱性皮炎的皮肤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采取暴露法,选用气垫床。

2.3.1 翻身 患者背部放置棉质的中单,方便为患者翻身及保护皮肤。1~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扯,可由2~4位护士协助完成。翻身时操作者手拉中单一齐用力,尽量避免接触患者皮肤破损处。该患者由于右侧肢体乏力,背部皮肤破损面积大,渗液多,应充分暴露背部,而手部皮肤相对比较完整。因此取右侧卧位时,将患者右手上举放于枕旁,右腿伸直,左手以棉垫包裹后用束带轻轻绑在右侧床栏上,用一棉质尿布或中单垫于左手肘部和躯干之间,左腿屈曲。取左侧卧位时方法同右侧卧位,另将一枕头折叠后垫于患者臀部,以便充分暴露背部皮肤。

2.3.2 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每日用温开水及滴露溶液各半混合为患者清洁皮肤,清洗时用棉球蘸滴露稀释液轻轻擦洗,动作轻柔。肛周及会阴部同样用滴露稀释液清洗,及时清理大便。将一暖炉置于距患者1~1.5米的距离旋转照射。待皮肤干燥后皮疹处予紫草油和金因肽交替外涂,促进皮肤的干燥与修复,效果较好,经过一周左右的精心护理患者的皮肤渗液已明显减少,部分结痂。后停用紫草油外涂,改用庆大霉素和金因肽交替外喷。水疱处用注射器抽吸有外涂紫草油。

2.4 局部护理

2.4.1 口腔黏膜护理 用口泰和2.5%碳酸氢钠交替为患者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因该患者呈嗜睡状,反应较差,不能按吩咐动作。口腔护理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手持止血钳夹住蘸有口泰或2.5%碳酸氢钠溶液的棉球为患者清洗口腔,因患者口腔黏膜破损,清洗时棉球可适当蘸多点溶液,一边清洗一边用负压抽吸,避免清洗溶液进入食道或气道,负压应小于0.04 kpa。

2.4.2 眼睛护理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2~3次/d,注意冲洗时动作要轻柔,并观察角膜有无穿孔、结膜粘连等[2]。

2.5 饮食护理 因患者有大量的脱屑、渗出,导致蛋白质消耗较大,因此为患者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液能全力,注意匀速滴入,并密切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保持大便通畅。同时由于患者皮肤渗液多,丢失水分多,应注意水分的补给。能全力是一种以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混悬液,滴速为100~125 ml/h,且开始时滴速要慢。

2.6 其他 患者皮肤破损,体温调节能力失调,注意保暖,保持适宜的室温,出入该病室时注意随手关门,监测体温,体温低时采取保暖措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中心静脉压,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出入量平衡,严格按要求使用各种药物,严密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 结果

转入后第12天,患者因原发疾病脑出血死亡。全身皮肤渗液已明显减少,部分皮肤已结痂,少许水疱。

4 讨论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累及全身或几乎全身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疾病,致病因素大致有四种:药物过敏、继发于其他皮肤病、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其中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严重损伤皮肤及黏膜,且全身症状明显,患者常有发热、肝肾功能不正常等表现。采取综合皮肤、黏膜护理措施,防治感染,避免诱发因素等对减轻患者痛苦,稳定患者情绪,促进药疹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起重要作用。该患者未发生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DIC等并发症。但剥脱性皮炎的及时发现及治疗直接影响其疗效及预后。希望广大护理同行重视药物的副作用,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并观察处理后的效果。同时也应多向广大患者宣传如有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病急乱投医或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或延误最佳救治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1] 陈洪泽.皮肤性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0-65.

[2] 李应专.剥脱性皮炎的观察和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09-110.

猜你喜欢
渗液性皮炎口腔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