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山急救的现状和护理体会

2011-02-10 02:55韩雪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7期
关键词:伤员矿山静脉

韩雪波

随着我国煤矿经济的发展,煤炭约占能源消耗的70%以上。当前我国煤矿创伤具有“复合伤多、高能量伤多、群体伤多、合并症多、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1]。因此,加强对矿山急救的现状分析为提出更好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1 矿山医疗急救程序

矿山医疗急救包括院前急救(现场、保健站、途中)和院内急救(急诊科、病房、监护室),两个急救过程都非常重要,必须将外伤现场信息、解脱伤员、伤情的初期判断、基本救护、各级通讯联系、边救边送以及高级救治等急救工作加以程序化管理。时间上突出一个“急”字,技术上突出一个“救”字,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急救和安全转送任务。

1.1 院前急救 在救护医疗组赶到现场后,第一时间解脱伤员、初步诊断、完成基本的医疗救护等。在矿山急救时应遵循“先救后送,边救边送”的原则,将伤者转至安全环境时,进行紧急抢救。伤员和救援人员均应加强防护和预防,防止再次受伤或成为新的伤员。对于需要复苏的伤员施行初级ABC急救处置。首先,清除伤员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搏动,又无意识者,则应进行心肺复苏术。其次,让患者平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再次,迅速清理伤口、妥善固定伤肢。每个伤员必须填写“伤员卡”,随伤员一起转送。注意运送过程中对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执行“边救边送”的原则,随时给予应急处理。对于有脊髓损伤或脊柱损伤的患者应注意颈部或躯干的妥善固定后再搬运,防止扭转[2]。重伤员转送前,应用电话通知接收医院,做好接诊救治的准备工作。

1.2 院内急救 进入医院后,护士首先查阅“伤员卡”,向意识清楚的伤员和急救医护人员简单询问受伤的机制、时间、院外急救经过等,按危重患者处理流程展开抢救和救治工作。凡危及生命的损伤和严重多发性损伤者,应安排在ICU进行抢救。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护士的急救意识 护理人员应加强急救意识和急救的技术,以便在煤尘环境中对病情进行正确判断,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救护。熟练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以及矿工常见伤病的救护,树立良好的责任心,克服畏惧心理,争取抢救时间。

2.2 加强急救药品和物品的管理 救护车应常备急救物品,如心电图机、简易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输血输液器、骨折固定包、导尿包等。在接到急救电话时,第一时间了解伤员的病情和人数,同时护理人员及时准备好急救药物。

2.3 积极的院前急救 在赶到现场后,护理人员应展开积极的院前急救,实行确切的初级ABC急救(A:从判断神志到开放气道,并确定有无自主呼吸;B:即人工呼吸;C:判断心跳是否存在及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道、止血、包扎和固定。

2.3.1 气道护理 矿难中患者容易发生重症颌面外伤,患者往往因血液、分泌物、血凝块、呕吐物和移位的组织碎片等堵塞咽喉而导致呼吸道阻塞或窒息。若患者出现呼吸浅快(急促)、大汗、喉鸣音、烦躁、三凹征等呼吸不畅的表现时,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扣,清除异物,头后仰,举颌,畅通呼吸道。对于舌后坠的患者,应即刻用舌钳将舌头钳出,放置口咽管进行预防。

2.3.2 建立静脉通道 严重矿难患者容易出现休克、呼吸不畅等症状,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后,应积极建立2-3路的静脉输液通道,保持患者有效的血液循环。

2.3.3 止血、包扎和固定 静脉通道建立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止血、包扎和固定处理。可采用填塞止血或加压止血法进行止血,配合医生找出出血点。对于有骨折或骨折移位的患者,在止血后应进行骨折的复位,然后进行固定。

2.4 加强与患者交流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语言和肢体交流,防止患者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恐惧心理。指导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大体说明手术的过程和可能的问题,介绍成功救治的经验,减少患者的不安全感。

[1]程爱国,张柳.我国矿山医疗救护现状.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7):421-423.

[2]韩春玲,王斌全,吴晋普.现代急救护理.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62.

猜你喜欢
伤员矿山静脉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