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部队官兵焦虑情绪管理

2011-02-10 02:55周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7期
关键词:官兵部队对象

周琰

1 焦虑情绪的产生

弗洛依德阐述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系统的焦虑理论。当大脑皮层承受过多的刺激时,过多的负荷会使自我无法调适,因而产生一种创伤的精神官能反应。他认为这是焦虑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其他一切焦虑的根源。同时,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人经验里的一个重要成分,个人的目标就是成为他的真实自我。当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就会引起焦虑。特殊执勤环境中部队官兵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断接受外界各种刺激,自我调节障碍时极易产生创伤的精神官能反应,也特别容易产生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上经验的分歧,从而导致焦虑情绪[1]。

2 焦虑的思想管理

部队官兵焦虑情绪管理首先要在部队官兵中开展整体思想管理,从思想根源上预防焦虑情绪产生。

一个现实中的人势必不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而且往往利益攸关使得这些挑战具有不可回避性。一旦在某一方面个体感到没有把握应付时,焦虑就会产生。然而,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是超人,势必总会有来自某些方面的挑战令他感到无能为力,而如果他将这些挑战都看作是对自我价值的威胁,都将其赋予一定的重要性,则高焦虑不可避免[2]。

如此看来,要想获得及维持稳定的低水平焦虑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对所有可能遭遇挑战的方面,仅仅赋予其中较少方面以极高的重要性,而将其他方面视为无重要性或可有可无;同时还要将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对自己重要的那一、两方面,以达致一种舍我其谁的实力及信心。这样,在对自己重要的方面,自我要求极高,自我挑战水平超出或接近该方面外在挑战在当前时代可能达到的水平,个体会感到较有把握应付未来的各种挑战,不致感到威胁和失控而产生焦虑。而对剩余的绝大多数无力应对的方面,因为其重要性很低,就算是在这诸多方面同时遭遇不可战胜的挑战,也就是一笑置之而已。《老子》中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意为追求自己看重的某一方面的学问时,不仅要日有所进,还要能够逐渐放弃那些与此无关的诱惑,能放弃的越多才能有越多的精力投入到目标中,当对其他方面都能够不再重视时,在自己追求的方面才能达到极高的水准。这和我们的焦虑应对方法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焦虑中还有自律性因子。他律性焦虑反映了环境对人的要求,自律性焦虑则反映了人自身对自己的要求。环境对人的要求可以暂时强制人们进行自律,而只有当外在的挑战被战胜、环境对人失去强制作用以后,人们对自己的高水平挑战仍能维持和继续进步才能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成长,才是自律的作用。按上述焦虑应对方式行事,虽然可将焦虑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但并不是说就能完全地免除焦虑。

3 焦虑的个体管理

部队官兵焦虑情绪管理其次要教会广大官兵自我焦虑调节。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焦虑,基本方法是让焦虑对象用放松取代焦虑。第一步,教对象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对象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重复练习,让焦虑对象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3.1 学习放松技巧 ①让焦虑对象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位置,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上;②让焦虑对象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例如,静坐在湖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③然后,咨询师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焦虑对象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④1次/d,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放松;⑤要求焦虑对象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3.2 建构焦虑等级 ①建构焦虑等级表,既是对引发焦虑对象特定焦虑的刺激因素的归纳整理,也是对焦虑对象实施系统脱敏治疗的必要准备;②在焦虑对象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后,要求其本人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顺序,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③一般是让焦虑对象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少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焦虑等级表,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高度焦虑。

3.3 放松的一些常用方法 渐进性放松: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杰克伯逊根据有意识地放松肌肉的同时,情绪也会感到轻松的身心一体反应现象创立的肌肉紧-松循环练习,促进肌肉和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下降的放松方法。

坐位或卧位-从上至下-收缩5~10 s深吸气-放松30~40 s深呼气。自主训练:德国脑生理学家格特1890年根据自我暗示可以得到类似催眠的放松作用提出的,1905年舒尔茨确立,加拿大卢兹1969年修订。有六种标准程式:沉重感、温暖感、缓慢的呼吸、心脏慢而有规律的跳动、腹部温暖感、额部清凉舒适感。

深呼吸练习:调身:尽可能舒适的姿势;调心:去除杂念,关注鼻尖-小腹-嘴唇;调息:缓慢吸气-腹部鼓起-缓慢吐气;部队官兵焦虑情绪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基层官兵和专业人员长期系统的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刘建斌,叶兰仙,郭坚.作战部队基层官兵焦虑、抑郁情绪测查分析与干预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08,(6):11-13.

[2]黄景仁,黄邱朝 ,江蔼云,等.陆海野战训练官兵个性与情绪不稳定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8):525-526.

猜你喜欢
官兵部队对象
俄部队军演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儿在部队又立功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