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正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梨状肌出口综合征42例

2011-02-10 23:27胡勇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正骨水肿气血

胡勇文 刘 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

宫廷正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梨状肌出口综合征42例

胡勇文 刘 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

梨状肌出口综合征(m usculi piriform is syndrome, MPS)又称梨状肌损伤或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中医学属“痹证”范畴。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清代上驷院绰班处宫廷正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梨状肌出口综合征4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1~55岁;病程6个月以内者25例,7~12个月者13例,1~3年者4例;因闪挫扭伤引起者32例,因感受风寒湿邪引起者8例,因炎症引起者2例。

诊断[1]:①有外伤或受凉史。②常发生于中老年人。③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多数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④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⑤X线摄片检查无骨折、脱位、骨质增生样变化;CT、MRI未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结核等征象。女性患者还应排除妇科疾病。

治疗方法

2.针刺治疗:取穴:主穴:环跳、臀部压痛点(即阿是穴);配穴:腰阳关、殷门、承扶、次髎、足三里、阳陵泉、承山、秩边、委中、风市、悬钟、昆仑。用泻法,急性期每日1次,好转后隔日1次,针用补法。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臀腿痛消失,功能恢复,梨状肌牵拉试验阴性;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活动功能较前改善,臀腿痛缓解,梨状肌疼痛减轻,功能有所改善,但长时间行走感疼痛,梨状肌牵拉试验弱阳性;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功能活动无改变。

治疗结果:治愈18例,占42.86%;显效19例,占45.24%;好转3例,占7.14%;无效2例,占4.76%。总有效率为95.24%。

体会

梨状肌出口综合征中医属“痹证”、“伤筋”范畴,多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由于髋部扭闪导致经络受损,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临床治疗以疏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原则。现代医学认为,梨状肌猛烈收缩或突然牵拉,使梨状肌受到损伤,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进而变性导致肌束增厚、硬化、粘连,致使梨状肌孔狭窄,刺激压迫邻近的坐骨神经、血管产生相应症状。临床上以缓解梨状肌痉挛,减轻充血、水肿,松解粘连、硬化为治疗原则。有关本病的记载,《素问·长刺节论》篇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行,名曰筋痹”。宋·严用和《济生方·痹》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出口综合征的主要原因[2],大部分患者都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某些动作如下肢外展、外旋或蹲位变直位时使梨状肌拉长、牵拉而损伤梨状肌。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造成梨状孔狭窄[3],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出口综合征。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出口综合征。

由于该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及体征与许多疾病相似,往往很难区分,所以当临床遇到该病症时,首先要诊断明确,要与许多能够产生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相鉴别,待诊断明确后,方可治疗。治疗时推按、弹拨梨状肌可松弛因充血、水肿产生的肌肉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肌肉血肿、水肿、减轻神经受压[4]。由于梨状肌处于深部故单纯推按、弹拨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故行针刺,循经取穴、阿是穴及特殊取穴,使经气通畅,达到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弹拨手法要轻柔深透,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不可过重,否则会加重梨状肌纤维损伤。另外,在针刺时要避开腹股沟内的一切组织器官,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一段时间嘱病人不要从事体力劳动,以免重复损伤梨状肌,造成永久性损伤。

推拿手法的作用就是要松、顺、动三者结合,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松”即舒筋通络。手法治疗可消除肌紧张,缓解疼痛,并通过穴位刺激打通痹阻的经络,使气血的流动得以畅通。“顺”即理筋整复。此手法可使错位逆乱的组织得以回纳纠正,使筋络顺接,气血通畅。“动”即活血祛瘀。通过促进组织活动,促进气血的流动使损伤组织康复。适宜的手法操作可以达到通气血、顺经络的目的,可见中医推拿是治疗此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急性期患者宜卧床休息,手法治疗宜轻柔缓和,切忌暴力,以免加重病情;慢性期手法宜深沉有力。治疗期间,患者应加强功能锻炼,促进康复。自始至终要轻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按揉腧穴时要由轻到重,重而渐轻,以得气为宜,切忌手法粗暴。此外,手法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全身健康状况及对疼痛的忍耐程度而定,严防重手法强刺激诱发患者心绞痛等内科原发疾病。

宫廷正骨是以清代专治跌打损伤为基础的,以手法治疗为主、辅以中医中药及中医器具的纯中医治疗理念。通过多代宫廷御医及现代医师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学术派别,是骨伤科独成一脉的治疗体系。《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将手法分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在治疗骨折方面强调“正、整、接、实”的治疗思想。在治疗筋伤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轻、柔、透、巧”。

《玉龙歌》云:“环跳能治股腿风”,《天星秘诀》曰:“冷风湿痹针何处,先针环跳次阳陵”,又环跳为太阳、少阳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为筋之会穴,可舒筋通络止痛。故选此二穴,行《内经》三刺法,旨在逐出阴邪,而达谷气至(即达到治疗效果)。承山乃上病下取之义。急性期取健侧环跳穴实乃巨刺之,同时也减轻局部组织的损伤。针刺环跳穴即坐骨神经干,使其兴奋,产生神经冲动引起有关中枢兴奋,通过负诱导作用,使原来由疼痛刺激引起的中枢兴奋受到抑制,从而使疼痛感觉得到了缓解和消除,进而通过自身调节达到最终康复。

梨状肌出口综合征发病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疗效。

针刺在急性期缓急止痛,刺用泻法以活血化瘀、调理经脉;慢性期病势持续,气血亏虚,臀肌萎缩,缓则治其本,刺用补法以补养气血,舒筋活络。现代医学认为,针刺能抑制梨状肌局部血管通透性的升高,使充血、水肿、痉挛减轻,改善局部微血管和淋巴循环,控制炎症,加速功能恢复。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4-205.

[2]Steiner C,Staubs,Ganon.Piriform is syndrome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Am Osteopath Assoc,1987,87 (4):318-323.

[3]张英杰,郭力军.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梨状肌出口综合征.广西中医药,1997,20(1):24.

[4]张文彬,杨秀婷,石文军.封闭加针刺治疗32例梨状肌出口综合征疗效分析.针灸临床杂志,2001,17(8):30.

2011-02-17)

猜你喜欢
正骨水肿气血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图说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