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临床观察

2011-02-10 23:27李青云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建昌县协作组荆芥

李青云 李 静

1.辽宁省建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125300

2.辽宁省建昌县人民医院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临床观察

李青云1李 静2

1.辽宁省建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125300

2.辽宁省建昌县人民医院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wariant asthma,CVA)是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又称咳嗽性哮喘、过敏性哮喘、隐性哮喘等。此病儿童发病率较高,据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调查显示:在0~15岁儿童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为0.1815%[1]。CAV是儿科久治难愈的顽固性慢性咳嗽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98例门诊病例,年龄2~12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 34例,女性 16例;平均年龄9.1±2.9岁;平均病程3.0±1个月。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9.2±2.1岁;平均病程3.0±1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采用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2]: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表现有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②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③有个人过敏史或家庭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变应原试验阳性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采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处方:桔梗9 g,紫菀12 g,百部12 g,白前12 g,陈皮9 g,荆芥6 g,甘草9 g。水煎取汁。3岁以下每次5 m l, 3~7岁每次10 m l,7岁以上每次15 m l。每日3次,温服。辨证加减:伴有面唇樱红或潮红,干咳少痰,舌苔光剥或干,舌质红,脉细数者,去荆芥,加麦门冬9 g,沙参12 g,桑叶9 g;伴有面色苍白,咳而无力,纳呆便溏,舌苔白滑,舌质偏淡者,加党参4 g,黄芪12 g,五味子9 g;口渴气粗,去荆芥加天花粉12 g,生石膏12 g;咽痛喉痒加芦根12 g,蝉蜕9 g,连翘9 g。对照组除常规止咳化痰抗感染用药外,加酮替芬口服(用量:3岁以下0.5mg/次,3岁以上1 mg/次,每日1~2次)。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用药2个疗程后发作性咳嗽基本消失,肺部听诊无异常,停药后不再复发。好转:用药1个疗程后发作性咳嗽基本消失,肺部听诊无异常,但遇异常刺激偶有轻度咳嗽,继续服药又很快缓解。无效:用药2个疗程后发作性咳嗽无明显缓解。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好转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临床治愈17例,好转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讨论

小儿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中医学“咳嗽”范畴。《素问·咳论》篇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诸多医家也提出类百日咳、阵发性咳嗽、气管对寒冷过敏症等病名,均以咳论治。目前医家公认咳喘多从婴幼儿发病,疾病的性质为气道的慢性炎症,特征是气道的高反应性。久咳被中医称为“夙根”、“宿痰”[3],而“久咳痰郁终成哮”。临床积极应用中医辨证论治,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中药止嗽散方见《医学心悟》,程钟龄谓此方“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又有启开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宣其投之有效饮,可治诸般咳嗽”。方中百部、白前润肺止咳;荆芥解表散寒;陈皮理气化痰;桔梗、紫菀化痰。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止嗽化痰之效。

我们观察结果表明,止嗽散加减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较理想的方法。

[1]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23-127.

[2]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16(1):10.

[3]王烈.婴童哮论.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2011-04-18)

猜你喜欢
建昌县协作组荆芥
建昌县水栒子园林苗木培育与紫草间作高效经营技术
探究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荆芥香里夏日爽
国家卫健委公开征集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成员单位
建昌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浅议
藏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发放首笔光伏扶贫贷款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