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粘连28例

2011-02-10 23:27陈安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岁者肠粘连承气汤

陈安文 胡 甜

(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山东青岛 266071)

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粘连28例

陈安文 胡 甜

(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山东青岛 266071)

肠粘连是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笔者2006年9月~2010年6月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粘连2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2~15岁者6例,16~40岁者12例,>40岁者10例。急性发病者14例,病程1个月~1年者12例,>1年者2例。临床上均以腹部胀满、腹痛、排气不畅、大便秘结为主症。肠道造影均见不同程度的粘连阴影。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药:大黄10 g,芒硝12 g,枳实10 g,厚朴10 g。腹痛者加木香10 g,陈皮12 g;舌质紫暗且腹胀者加三棱12 g,莪术12 g;排气不畅者加槟榔10 g,黑丑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日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嘱病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风寒。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服药1~2个疗程后,临床诸症消失,肠道造影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显效:服药1~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改善,肠道造影仍有部分肠粘连征象;无效:服药后诸症无明显改变或有加重趋势。

本组病例经治疗后痊愈18例,显效8例,另外2例因内服中药无效并症状加重行手术治疗。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42岁,2000年6月2日初诊。自述1个月前因下腹部剧烈疼痛,在当地卫生院经B超检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遂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仍感疼痛不适,伴发热(T 38.5℃)、嗳气、腹胀、纳呆、大便秘结,遂来我部就诊。诊见患者痛苦病容,手按腹部,嗳气频频,打嗝。大便秘结,已3日未行。肠道造影见盲肠处有粘连阴影,上有气液平面。舌质红,苔微黄,脉滑数。予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服药1剂后大便已通,腹部胀痛明显减轻。服药6剂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肠道造影见肠管恢复正常形态。守原方酌加健脾和胃之品调护1周,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体会

肠粘连临床上多于腹部手术、炎症或创伤后引起。本病后果较凶险,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粘连性肠梗阻,造成肠坏死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应重视肠连粘的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

“六腑以通为用”,“肠以通降下行为顺”,故治疗本病以通为主。药用芒硝润燥软坚;大黄泻实滞、消郁结;枳实、厚朴下气破结而降痞满,以助大黄消导之功;腹痛者加木香、陈皮以行气、导滞、止痛;三棱、莪术能破血祛瘀散结,故舌质紫暗且腹胀者加之;槟榔、黑丑下气通利,可用于排气不畅。实践证明,本方临证加减保守治疗肠粘连效果良好。但对于病情危重或内服中药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肠粘连患者,建议尽快手术治疗,以防延误治疗时机,危及病人生命。

2011-02-23)

猜你喜欢
岁者肠粘连承气汤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