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2011-02-10 23:27王小兰杨仁泽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中西药神经痛水疱

王小兰 杨仁泽

1.江西理工大学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

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王小兰1杨仁泽2

1.江西理工大学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

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带状疱疹中医学称“缠腰火丹”或“蛇窜疮”。本病愈后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西药方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们收集门诊带状疱疹患者200例,男女各100例。患者发病时间均在1周以内,并且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除外。病程最短5天,最长2个月。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2例,男51例,女51例;年龄17~79岁;其中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者4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对照组98例,男49例,女49例;年龄17~79岁;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者5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阿昔洛韦200 mg口服,每日5次;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或肌肉注射。根据皮损炎症情况,无糜烂者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搽,每日3次。必要时口服强的松10 mg,每日3次。伴有感染时口服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治疗时间为10天,观察疼痛缓解、疱疹消退、痊愈时间等情况。

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中药方剂:金银花30g,黄柏20g,蒲公英20g,生大黄10g,升麻30g。上药浓煎兑入冰片5g,外敷患处,每日3次,治疗时间为10天。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程度、皮肤表面情况,并进行前后对照分析。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水疱结痂,痂皮大部分脱落,疼痛消失;显效:80%以上水疱结痂,疼痛明显减轻;有效:50%~79%水疱结痂,疼痛有减轻;无效:水疱结痂低于50%,疼痛无减轻。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102例,痊愈90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0例,痊愈率88.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8例,痊愈64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2例,痊愈率65.3%,总有效率98.0%。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6.3%和88.2%,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可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病因有肝郁化火,或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兼感毒邪而发[1]。辨证病位在肝胆心脾,病邪为郁火湿热,病机为火毒湿邪溢于肌肤,发为疱疹,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针对病机,中医治疗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为治则。外敷药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大黄苦、寒,清热泻火,活血解毒;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西药治疗以阿昔洛韦为主药,阿昔洛韦对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干扰病毒DNA聚合酶合成,使DNA无法复制,抑制病毒的产生[2]。中西药内外结合,表里同治,使邪毒得清,气血畅通,疱疹得以治愈。通过临床观察,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疱疹吸收慢,治愈率低,易留下神经痛后遗症。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疱疹吸收快,消肿止痛明显,神经痛后遗症发生率低,从而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由此可见,采用中西药内服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消肿止痛快,疱疹吸收明显,既有效,又方便、经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朱学骏,顾有守,沈丽玉.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98.

[2]李学军.130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中国皮肤病学杂志, 2000,14(3):171-1721.

2011-03-13)

单方验法

猜你喜欢
中西药神经痛水疱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