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特有蔬菜蘘荷及其栽培技术

2011-02-10 05:00郭凤领邱正明王运强邓晓辉
长江蔬菜 2011年15期
关键词:花穗嫩芽栽培

郭凤领 邱正明 王运强 邓晓辉

高山特有蔬菜蘘荷及其栽培技术

郭凤领 邱正明 王运强 邓晓辉

本栏目特约主持:邱正明

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在职博士,湖北园艺作物引进与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行业专项“长江流域生态型高山蔬菜栽培及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外园艺作物品种引进与改良(南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负责人,多个省县市蔬菜专家顾问。先后参与和主持省部级以上蔬菜课题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8项;培育审(认)定瓜菜新品种16个,其中主持选育9个;发表文章、专著共40余篇(部),其中主编、主笔12篇(部);制订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17部;分别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等奖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3项。

蘘荷(Zingiber miogaRose.)原产我国南部,栽培历史悠久。其根茎、花苞、嫩芽可药用或食用,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药食两用佳品。其花穗、果实、叶子、根茎可供药用;其嫩芽、花轴和地下茎均可作菜食用,以食用花轴为主,味芳香微甘,营养丰富。生于山地林荫下或水沟旁,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山林间。蘘荷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从低海拔到2 000 m高海拔地段都能生长。一次种植多年生长,春食嫩芽,夏收花茎,冬采地下茎。发展蘘荷生产,对改善淡季蔬菜供应,满足人们需求有很好作用。

1 营养价值

蘘荷每100 g嫩茎和花含蛋白质12.4 g、脂防2.2 g、纤维28.1 g、维生素C和维生素A共约95.85 mg,还含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芳香酯等,蘘荷中氨基酸种类多,含量高。蘘荷微甜带酸,膳食纤维含量较高。

蘘荷的主要食用部分为花轴,洗净后,用开水焯至半熟,或火上烤至半熟,加盐或酱油凉拌食用,最为普遍。也有拌肉炒食的。嫩芽及地下茎亦可照此烹调。嫩蕾食法多样,可荤素炒食或把嫩蕾切成丝拌和佐料生食,也可腌制酱菜。花轴、嫩芽及地下茎均可制成泡菜或腌菜。

食疗价值:以根茎入药,宜于夏、秋季采收,洗净,刮去粗皮,鲜用或晒干用。其叶(蘘草)、花穗(山麻雀)、果实(蘘荷子)亦供药用。蘘荷味辛,性温;长期食用有健胃养胃、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滋阴润燥、消肿解毒的功效。

2 植物学特性

蘘荷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称阳藿、野姜、蘘草、茗荷等。株高60~90 cm。根茎肥厚,圆柱形,淡黄色,根粗壮,多数。叶2列互生,狭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 25~35 cm,宽3~6 cm,先端尖,基部渐狭,或短柄状,上面无毛,下面疏生细长毛,或近无毛,中脉粗壮,侧脉羽状,近平行;具叶鞘,抱茎,叶舌2裂,长1 cm。穗状花序自根茎生出,有柄,长6~9 cm,鳞片覆瓦状排列,卵状椭圆形,外部苞片椭圆形,内部披针形,膜质;花大,淡黄色或白色;花萼管状,长2.5~3 cm,篦形分裂;花冠管状,裂片披针形,唇瓣倒卵形,基部左右各有1小裂片;雄蕊1,药室向外伸延成一长喙;退化雄蕊2;子房下位。蒴果卵形,成熟时开裂,果皮内面鲜红色。种子圆球形,黑色或暗褐色,被有白色或灰褐色假种皮。花期夏季。

3 生长环境

喜温怕寒,不能忍受0℃以下低温,晚秋遇霜,地上茎叶凋萎。若土壤长期冰冻,10 cm以下土温降至0℃以下,则地下茎常被冻死。冬季土壤冰冻层超过10 cm的地区,必须用牛粪肥或草覆盖,保护地下茎安全越冬。地温升高到10℃以上时,开始萌芽。5月气温升至20℃以上生长加速。随着温度的升高,花轴形成,至7月抽出地面,8月盛花期,并开始结实。9月中旬后,温度降到20℃以下,抽出的花穗减少,进入10月,温度降到15℃以下时,植株生长缓慢,直到停止,叶片从尖端开始变黄萎缩。

干旱时嫩茎及花轴均减少,肉质薄,产量低。不耐水涝,在低湿地上栽培蘘荷,常引起地下茎窒息腐烂,故蘘荷应栽培在排灌方便的地方。对土质要求不十分严格,但以含有机质丰富、土壤疏松、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佳。蘘荷对氮、磷、钾都需要,特别是钾肥对花穗形成很重要,多施有机肥及草木灰的,抽出的花穗多、大而肥嫩。蘘荷需要充足的阳光,在半阴地生长不良,抽出的花轴少而小,鳞片的肉质也薄。

4 栽培技术

4.1 繁殖方法

蘘荷虽开花结实,但它的种子发芽率低,生长缓慢。用地下茎繁殖生长快,定植当年即可有少量收获,故一般采用地下茎分割繁殖。将地下茎掘起,按每块具有2~3个芽割开,作为播种材料。

4.2 移栽季节

地上部凋萎后到地下茎萌动前,整个冬季及早春均可移栽。在这范围内移栽较早的,生长较好,延迟到萌动时移栽的,则生长不良。一般12月至翌年2月均可定植,一般不超过2月底。

4.3 整地作畦

整地要深,低湿地须作高畦。栽2行的,畦幅120~160 cm,栽 1行的畦幅70~100 cm。 株距70 cm。

4.4 基肥深施,合理密植

667 m2用腐熟农家肥 2 000~3 000 kg、磷肥 25 kg、钾肥15 kg与泥土混合填入事先挖好的穴中。将地下茎挖出,按 2~3 个芽割开,按行株距(60~80)cm×60 cm栽植,667 m2种1 400~1 800穴。注意芽向上,再填上泥土稍高于地面。

4.5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

蘘荷对钾肥较为敏感,注意增施钾肥。生长期一般追肥3次。地下茎出土后2周,泼浇稀薄粪水或施尿素,以促地上茎叶迅速生长;5月叶鞘完全展开时,667 m2施尿素30 kg;6月中旬先施草木灰,再用油菜荚壳或稻草覆盖根部,促使花轴变得柔软,脆嫩。在高燥地上栽培,天旱时应灌水,否则影响花轴的生长。但蘘荷的地下茎不耐淹水,灌水要适度,不能让水淹没畦面,否则会引起地下茎腐烂。

花轴抽出前要锄草松土2次,中耕宜浅,以免损伤地下茎。但移栽3年以上的,地下茎错杂重叠,生长势衰弱。中耕时适当深挖,挖断部分地下茎及老根,以促进新根的生长,使衰弱的植株得到更新。春季嫩芽出土,夏秋花穗形成时,用草木灰、堆肥、稻草等覆盖土面遮光,使伸出的嫩茎和花轴柔软脆嫩。

蘘荷的特殊气味有驱虫作用,因此虫害极少。因零星栽培,病菌传播机会少,病害也少。

5 采收

嫩芽在春暖后,从地下茎抽出,须在13~16 cm长、叶鞘散开前采收。嫩芽只能采收1~2次,采收次数多了,影响花轴的形成。栽培当年,为了增强茎叶的生长,不宜采收嫩芽。花轴在夏秋间,花蕾出现前采收。若待花蕾出现后采收,则组织硬化,不能食用。栽培当年,花轴少,生长2年的较多,第三、第四年盛产,第五年产量减少,以后应更新再植。地下茎多在晚秋采收。地下茎风味稍似姜,并有嫩芽及花轴同样的特殊芳香味。

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Nycytx-35-02-06)

郭凤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昌南湖瑶苑特1 号,430064,电话:027-87380187,13986072170

邱正明,王运强,邓晓辉,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011-05-31

猜你喜欢
花穗嫩芽栽培
阴雨寡照天气枇杷花穗腐烂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
小嫩芽
花穗整形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油麦菜栽培要点
嫩芽
嫩芽的面积
疏剪花穗对石硖龙眼开花座果的影响
自然栽培的味道
希望的嫩芽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