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对增产百亿斤粮食的支撑作用研究

2011-02-10 07:24魏景忠赵玉莲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1年6期
关键词:吉林省水利流域

魏景忠 李 强 赵玉莲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长春 130021)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安全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安全之一。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亿kg,但随着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总量还有一定缺口,品种结构也有一定差距。从中长期看,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生物燃料发展,全球粮食消费增加,国际市场粮源偏紧,粮价波动变化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据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预测,2010年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5250亿kg,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5725亿kg。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吉林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先后迈上了150亿kg、200亿kg和250亿kg三个台阶。从总体上看,吉林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通过完善水利工程措施、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新技术和研发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等措施,整体提高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产量由250亿kg提高到300亿kg的阶段性水平。

1 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吉林省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98.83亿m3。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446m3,亩均水资源量为477m3,远低于全国人均2500m3水平。当地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东部的第二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河川径流量较丰富,占全省的81.5%,嫩江、松花江干流、东辽河、西辽河及其他河流仅占全省的18.5%。全省水资源利用率为29%,地表水利用率为21%,地下水利用率为57%。从各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看,东部山区的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等流域利用程度比较低,均在20%以下。中西部的东辽河、西辽河、辽河干流等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均在50%以上;地表水利用程度较低的也是东部地区,不足15%。地下水除东部山区外,利用程度较高,中西部地区在70%以上(见表1)。

吉林省水资源分布特点如下:

a.吉林省水资源总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和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协调。东部地区地处长白山区,湿润多雨,蒸发量小,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降水逐步减少,而蒸发量逐步加大,以至于到西部地区水资源主要以入过境河道径流为主。

径流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年内降雨和径流主要集中于7~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作物生长期尤其是水稻泡田期和返青期的5月末6月初径流量较小,而该期间农业用水量最大,所缺水量必须由水利工程调节补给。年际丰枯水变幅也较大,并具有连丰连枯、丰枯交替出现的特点,一般连续枯水年为4~5年,最长可达7~8年。当出现连续枯水年时,河流径流量大幅度减少,灌溉面积下降,旱灾严重,粮食产量也因之受到极大影响,迫切需要水利工程进行年际间调节以丰补欠。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水利工程建设尚需完善配套。目前全省水资源利用水量仅117.07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9.4%,水资源利用率在东三省最低。主要原因是缺少应有的调节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差,造成枯水期和用水高峰期供水受限制的被动局面。根据统计,全省现有蓄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29.04亿m3,仅占地表水资源量的8.4%,而由于存在部分病险水库,影响工程供水能力的正常发挥,现状蓄水工程供水能力仅25.50亿m3。一些地区受地表径流限制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用水结构失衡的局面。

表1 吉林省各流域水资源总量

2 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2.1 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开发利用现状

吉林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9.4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29.87亿m3,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79.57 亿 m3。

吉林省现状供水量为117.07亿m3,其中,地表水利用量为69.85亿m3,地下水开发利用量为47.22亿m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详见表2。

从流域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看,东部山区的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等流域利用程度比较低,在20%以下;中西部的东辽河、西辽河、辽河干流等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均在50%以上。

表2 吉林省各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始利用程度

2.2 水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及水资源配置

吉林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9.44亿m3,现状开发利用量为117.07亿m3,开发利用水量占可利用水量的55.9%,尚有92.37亿m3的剩余开发潜力。

除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低外,中西部的第二松花江、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以及东部的鸭图两江等区域水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结合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东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缺乏进一步大面积开发灌区的条件;中西部地区,虽然降水不足,但河川径流比较丰富,剩余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大,且土地资源十分富足、地势平坦、多为荒草地和盐碱地,具备大面积开发灌区的条件。

2.3 灌溉面积及需水量预测

目前,吉林省尚有120万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3是集中居住在西部的干旱区和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不能支持雨养农业,贫困的重要根源之一是灌溉农业发展滞后,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该地区地势低平,有大量的盐碱荒地未能利用,土壤改良利用潜力巨大,通过合理开发嫩江和松花江丰富的过境水资源,可提高农田灌溉率,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省现有耕地面积553.98万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1.09万hm2,实际灌溉面积 167.59万hm2,其中,水田面积57.71万hm2,旱田水浇地面积30.91万hm2,坐水种面积78.98万hm2。

预计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目标实现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266.69万hm2,其中,水田面积86.14万hm2,旱田水浇地面积57.26万hm2,坐水种面积 123.29 万 hm2。

根据农田灌溉面积发展规划和农田灌溉定额分析成果,计算规划年全省总需水量为148.42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97.46亿m3。

2.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预计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生产能力建设目标实现时,与现状相比,需水增加31.35亿m3,而全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9.44亿m3,在各项水利设施全面开展并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水资源基本能够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

在此条件下,还有61.02亿m3的剩余水资源可利用量,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3 增产百亿斤粮食的基本对策

3.1 工程总体布局

针对“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提出的商品粮生产能力建设布局,结合区域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的不同问题进行水利工程布局,以形成比较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从而达到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提供水利支撑,确保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 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地处长白山区,河流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以及第二松花江上游,该区水资源丰富,生态植被条件较好,水土资源涵养条件较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节水改造和水库除险加固为主,以提高现有农田灌溉面积的水资源保障程度。

在现有水平基础上,进行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水资源保障程度。同时加强从鸭绿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向第二松花江引水的研究论证工作,充分利用东部水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为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目标服务。

3.3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经济发达,是吉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该区水土流失严重,除第二松花江干流以外,饮马河和辽河等流域水资源比较紧缺,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黑土地水土流失问题严峻。该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城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大饮马河灌区、梨树灌区、永舒榆灌区等灌区节水改造力度,进行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建设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并通过实施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建设,退还石头口门水库和二龙山水库等挤占的农业供水水量。

3.4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是吉林省最具粮食增产潜力的地区,该区土地资源丰富,农田灌溉基础设施薄弱,受干旱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中,增加灌溉面积最大的地区。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交汇于此,入过境水资源丰富,但缺乏控制性供水工程,属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的区域。该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进行大中型水利工程——引嫩入白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以及大安灌区工程等的建设,同时加强白沙滩灌区、洮儿河灌区等节水改造力度,并进行生态湿地恢复、盐碱地治理以及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

4 结语

吉林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9.44亿m3,基本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不仅可以稳定提高吉林省商品粮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有效遏制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恶化,扩大湿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

2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水利专项规划报告.吉林省水利厅,2008.

3 魏景忠,贾志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5):30-32.

4 松花江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松辽水利委员会.2008.

5 辽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松辽水利委员会.2008.

6 李和跃,孙广友,马用祥,王海霞,谢新民.关于东北地区嫰江平原开发、治理和保护的建议——以建设水稻商品粮基地为核心.水利规划与设计.2007(4):18-22、28.

猜你喜欢
吉林省水利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