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2011-02-11 01:36辛玲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0期
关键词:神经痛水疱疱疹

张 薇 罗 斯 辛玲芳

1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武汉 430022)

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5)

针刺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张 薇1罗 斯2辛玲芳1

1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武汉 430022)

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5)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辨证施护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伴有严重神经痛症状的带状疱疹患者52例,均给予针刺止痛治疗,同时配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全组病例经针刺止痛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后,显效37例(71.15%),好转12例(23.08%),无效3例(5.77%),总有效率达94.23%。结论通过以针灸优化方案为主导,结合中医辨证分型,配合实施合理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强度,缩短疼痛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针刺 辨证施护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病毒所致的一种以簇集状丘疱疹、局部刺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1],多见于成年或老年人,发病时间多在春秋季,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以胸脊及腰部为多发部位,多数发生在单侧[2]。临床报道发病率高[3]。由于疼痛难忍,且以夜间尤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4]。中医针灸治疗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一直备受患者青睐。我院在前期基础上进行了本课题研究,以针刺治疗主导,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于2010年1-12月期间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符合《皮肤性病学》[5]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关于带状疱疹及蛇串疮的诊断标准,并伴有严重神经痛症状的带状疱疹患者,共5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21~75岁,平均49岁;中医分型肝经郁热型16例,脾虚湿蕴型21例,气滞血瘀型1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疗法 取穴:阿是穴、双侧支沟穴、夹脊穴(病变相应的神经节段及上下各1节段,只取患侧)。操作方法:(1)围针刺:在疱疹四周选取的阿是穴上用30号1.5~2寸毫针,针尖朝向疱疹区中心,呈15°角,沿皮下围刺,针距约为1~2cm。针刺入后留针 30min,每日 1 次。(2)电针:夹脊穴:用 30 号 1.5~2 寸毫针,针身与皮肤呈45°,向脊柱方向进针0.8~1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治疗仪,同一输出的负、正两个电极分别接到病变对应神经节段上下各1节段的夹脊穴上。支沟穴:用30号1~1.5寸毫针,针身与皮肤呈90°,进针深度0.8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治疗仪,同一输出电极的负极接支沟穴,正极接同侧支沟穴上(近心端)5cm处的皮肤表面。电针刺激参数:采用直流电,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每日1次。

1.2.2 基础护理 使病室内通风良好,保持室内干燥,避免潮湿,室温宜偏凉,室内应安静、整洁。嘱患者卧床休息,宜健侧卧位,保证充足睡眠。勤换衣服,被褥,保持床单、衣物及患处清洁干燥。衣服宜选用柔软宽松的棉制品,避免摩擦刺激皮损处,防止感染。注意保暖,防止感受风寒及避免劳累而加重疼痛。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小或疱壁松弛的水疱,应尽量保持疱壁的完整,让其自然吸收,忌用手或硬物抓破皮肤,以免发生感染,患部可用三黄洗剂或冰雄酒外擦。如患者患处的水泡过大,或疱壁紧张的水疱,可首先以生理盐水擦洗局部水疱,再用0.02%活力碘酒精剂消毒周围皮肤,并用无菌注射器沿水疱边缘抽出疱液,不宜除去疱皮,疱疹上均匀涂上药物。外敷药物动作宜轻柔,避免疱疹破损,若水疱破损者需按无菌伤口涂药原则消毒处理,水疱糜烂明显者应给予湿敷,在湿敷间歇期可外涂紫草油,以防继发感染。患者常因疼痛难忍而性情急躁,易发脾气,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理解并耐心地做好疏导工作,向患者解释本病疼痛的特点,从而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使其心气调和,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机体康复。

1.2.3 辨证施护 (1)肝经郁热型:症见皮损多发于头面、胸肋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饮食调护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为原则,食物宜清淡,多食西瓜、冬瓜、扁豆等清肝胆之火的食品,忌食辛辣、鱼腥等发物及肥甘厚味动火之物,以免湿热内生,加重病情。大便秘结者多饮开水,可用野菊花或金银花水代茶每天数次或饮茅根竹蔗汁、梨汁等,晨起饮温水或蜂蜜水1杯,多食新鲜蔬果、番薯大蕉等,睡前可做腹部顺时针按摩以促进肠蠕动有利排便。(2)脾虚湿蕴型:症见皮损多发于腹部、大腿部,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不思饮食,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苔自腻,脉沉缓。饮食调护以健脾益气,利湿解毒为原则,食物应色美味香多样化,清淡为主,以增进食欲。宜食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之品,如冬瓜、扁豆、绿豆汤、薏米粥等,忌食生冷瓜果、荤腥油腻之品,忌辛辣鱼腥、雄鸡、虾蟹、鲤鱼等动湿毒风之物。热盛者可适当多吃西瓜、苦瓜汤、沙参玉竹雪耳煲田鸡汤。湿盛者可吃胡萝卜粥、绿豆汤、土茯苓扁豆煲乌龟、淮山芡实煲田鸡等。(3)气滞血瘀型:症见多发于老年患者或疾病后期,疱疹基底暗红,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遇风寒活动后疼痛加重,舌紫暗苔白,脉弦细。饮食调护以理气活血止痛为原则,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饮水,多食丝瓜、陈皮、萝卜、柑橘等行气通络之品,宜食清淡健胃食物,如绿豆汤、海带汤、沙参玉竹淮山煲生鱼汤等,忌食辛辣、燥热、肥腻之品,忌生冷和硬质食物。

以上治疗及护理措施均从入院当日开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2.4 疗效评定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疗效,在临床医学领域中以疼痛为结局指标的研究中,VAS法被认为是测量疼痛最敏感和最可靠的方法[7]。以10cm标识,0表示不痛,10c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于治疗第1~10日每日治疗前及第11日记录。0~2分为显效,3~7分为好转,>7分为无效,有效为显效与好转之和。

2 结 果

全组病例经针刺止痛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后,显效37例(71.15%),好转 12 例(23.08%),无效 3 例(5.77%),总有效率达94.23%。随访1~3个月,疼痛无复发或加重。

3 讨 论

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早期,即3个月以内,疼痛如果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使发病率降低80%以上。一旦发展为带状疱疹神经痛,则治疗极为棘手,病程1年以内者治愈率约为50%,病程3年以上者治愈就更为困难。由此看出,带状疱疹神经痛是一种可以预防、早期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患病后的3个月内,只要有效的止痛就能达到目的。因此,治疗带状疱疹第一要务就是止痛[8]。护理人员应熟悉周围神经的局部解剖,熟练掌握针灸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并做好巡视工作,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肿、气胸、滞针、断针等异常情况,嘱患者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行相应治疗、处理。本组病例通过以针灸优化方案为主导,结合中医辨证分型,配合实施合理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总有效率达94.23%,可以有效地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强度,缩短疼痛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牟霞,何勤,陆洪光,等.双侧带状疱疹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01).

[2]许小芹.带状疱疹的诊疗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8,16:314-315.

[3]张冬萍,何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J].中国临床康复,2005,37(9):118-119.

[4]罗文峰.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5):45-46.

[5]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5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12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144.

[7]郝双林.临床疼痛的测定方法及其评价[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3,14(4):228-230.

[8]吕斌.治疗带状疱疹止痛当为先[J].科普天地,2010,6(1):10.

R248.9

B

1004-745X(2011)10-1719-02

2011-06-27)

猜你喜欢
神经痛水疱疱疹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