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2011-02-11 01:36龚万欧龚发前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0期
关键词:经气独活椎间盘

龚万欧 龚发前

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卫生院(湖北秭归 443600)

针灸中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龚万欧 龚发前

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卫生院(湖北秭归 443600)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中药 穴位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自2008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针灸、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16~72岁;病程3d至2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麻木症状,其中左侧33例,右侧37例,双侧2例,8例仅表现为腰部疼痛;其中单纯 L3~4椎间盘突出 4 例,L4~5椎间盘突出 27 例,L5~S1椎间盘突出38例,2个或多个椎间盘突出11例。所有病例均经腰椎CT检查诊断,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取穴: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病变椎体夹脊穴,均为双侧;秩边、环跳、委中、阿是穴,均为患侧。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腰部腧穴采用斜向脊柱75°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采用6805-2电针仪,其中腰部穴位左右同名穴通电过脊柱,臀腿部则两两相连接,均采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30min。电针刺激后在腰骶部行艾盒灸治疗30min,重点灸治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阿是穴,每日1次。(2)穴位注射。取穴: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穴。若L4~5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可行足三里穴位注射,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可行承筋穴注射,穴位交替使用。操作:针灸完毕患者继续取俯卧位,选择2个穴位常规消毒后,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吸入复方当归注射液4mL,迅速直刺入所选的2个穴位,用提插法得气回抽无血后注射药液,每穴2mL。每日1次。(3)中药疗法[2-3]。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和舌苔、脉象给予中药治疗。一般采用独活寄生汤化裁:独活15g,桑寄生15g,杜仲20g,怀牛膝 15g,细辛 5g,秦艽 12g,茯苓 20g,肉桂 10g,防风15g,川芎 15g,人参 6g,甘草 6g,当归 15g,白芍 12g,生地黄12g。寒邪偏重者,去桂心,加制附子10g,干姜10g;湿邪偏重者加防己 12g;热邪偏重者,去桂心、细辛,加黄柏15g,知母10g;疼痛重者加地龙30g,延胡索15g;麻木重者加全蝎10g;消化功能不良者,去桂心。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7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阳性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达70°以上,恢复原工作,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残留轻度腰部不适或小腿麻木,功能活动可,能从事原工作。有效: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减轻,尚需进一步辅助治疗,不能坚持原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 果

本组80例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51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或加重3例,后均转上级医院诊治,其中1例查腰椎MRI为神经鞘膜瘤,手术治疗,另2例查腰椎MRI示椎间盘巨大突出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6.2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曰“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者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中医多从寒、湿、虚、瘀论治。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理改变是纤维环的退变和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急性期神经根呈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后期可发生粘连、变性,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消除神经根水肿、充血、粘连等无菌性炎症。

患侧腰及下肢大部分乃足三阳经所循行,针刺以疏通和激发膀胱经和胆经之经气为主。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夹脊穴可补益肾气、强腰壮骨;环跳为足太阳、少阳二脉之会,能通调二经之经气;针刺秩边、委中可疏通足太阳之经气;足三里补益气血,可疏通足阳明之经气,阿是穴具有即时止痛之效。诸穴合用,使经络疏通,气血畅通。电针可加强对穴位的刺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或麻木、直腿抬高以及肌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艾灸可利用其温热效应和药物的作用温通经络,改善局部循环,对恢复后期缓解酸胀痛作用尤为明显。艾盒灸比一般的温针灸、艾炷灸施灸面积大,作用时间长,具有热力更深透且不会烧伤皮肤的优势。复方当归注射液功善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湿、止痹痛,用其进行穴位注射,既可刺激腧穴,激发经气,调和气血,可发挥针灸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药效更集中,止痛作用更好。药理研究证实[5],本方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使病变组织的炎症、渗出及水肿得到改善,从而解除椎间组织的痉挛水肿,缓解神经根压迫症状,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独活寄生汤内服具有祛风除湿、消痹止痛、补益肝肾、补益气血的作用,可缓解或解除腰部的肌肉紧张,消除炎性致痛物质渗出,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和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充血、炎性水肿、粘连,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6]。综上所述,针灸(包括穴位注射)结合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简便实用,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段以文.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疗效分析[J].中医药导报,2009,15(4):38.

[3]冯向亮.加减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164.

[4]张必萌,吴耀持,邵萍,等.电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随机对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353-355.

[5]郭燕.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J].陕西中医,2004,25(12):1130

[6]涂成昌.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1):1013.

R681.5+3

B

1004-745X(2011)10-1690-01

2011-04-11)

猜你喜欢
经气独活椎间盘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MRI“HIZ”征结合CT 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
人体经脉养生律
等风来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六阴经“经气”性质的探讨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