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研形势及发展趋势

2011-02-11 21:52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医学学科科学

王永炎

王永炎院士简介: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后留校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工作,曾任内科副主任、医务处主任、常务副院长、副教授。1983年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1999年承担国家“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被国家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2000年任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六届常务委员。2002年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

作为中医学家,他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学研究近5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防治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主持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和国家“七五”至“十五”攻关课题等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香港求是基金会“中医药现代化杰出科技成就奖”,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培养医学博士48名,出站博士后23名。2004年被中央国家机关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从科技领域、依据科学发展的视角来谈两点意见:一是谈形势,另一是论整合。中医学人们过去是为谋生存而奋争,现在是为谋发展而努力。关于形势方面,有喜有忧而总体看好。科学的大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在天之下,地之上,天地人一元论的宇宙观逐渐成为科技界的共识。工业文明追求的是精准,而农耕文明弘扬自然的混沌,现在已渐成为一股思潮。西方世界工业文明追求精准,为上个世纪人类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提高,这一点功不可没。然而它绝不是惟一的,惟有精准才是科学的对象?!妄加一分便是谬误。现在应该提倡的是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系统论与还原论融通。

清华百年校庆刚刚过,清华最著名的学人是吴宓当国学院院长时的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朱自清、赵元任,后来有杨振宁、钱学森等。陈寅恪在欧洲留学数国,精通西语和西学,回国后以国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一位倡导国学的大家,一位历史学家,他是教授的教授。中医药学孟河学派的恽铁憔先生亦是精通西学与西文,能够以国学为体,注重中医,学习中医,是中医大家。

目前,科学的范畴在拓展,在延伸。国学为体应该引领中医药学学科发展。观天象、察物候,弘扬象思维、象科学。因为中国是长期的农耕文明,是象形文字而不是拼音文字。取类比象是中医理论思维的诠释,是中医学科重要的方法学。证候是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据证言病,方证相应,既强调以“象”的观察体悟为开端,又使理方药融为一体。

所谓察物候,竺可桢院士讲得非常清楚,就是仪器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观察和体悟。中医主张象与体的结合,象与体能够结合,中医、西医亦必能融合。事物总是发展的,天地人相参、精气神一体,是整体医学的概念。当今应该是整体医学指导下的还原分析,从科研的设计就应该注重整体医学的引领,而后进行还原分析。比如说证候组学、方剂组学与经穴组学的研究,做一份还原分析的工作,再回归到整体上来,进行结果的归纳分析。

当前,有许多人在问责大学,主要是因为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很差。一些博士不博、创新能力不足,这是公认的事实。大学究竟应该怎么办?是按照18世纪德国人所设计的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走下去,去赶超吗?还是回过头来考察当前教育体制的问题,整合发掘办教育的优质资源?!我们应该倡导的是博雅教育,作为其核心的价值观,提倡澹定淡雅,来克服当今的浮躁。

在深圳,朱清时先生办了科技书院,是按中国人自己的理念去办学,而困难重重。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与考察宋代的书院,其提倡主动性地制定读书计划,而后师长们根据学生的问题做辅导。韩愈《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最基本的。钱学森提出,中国的教育、中国的人才缺少的是创意。所以,如果在韩愈《师说》的基础上,我们再加强创意,就能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路。中医教育需要重新考察太医院的教习,其中最主要的是案例式的教学。应进一步弘扬与推广策论的撰写,而不是当今的科学论文形式,应由老师问策,而后学生射策,最后撰写策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名医战略计划即按此方式培养了400位优秀临床人才,他们写的策论合100余篇成书叫做《临床思辩论》,该书有很好的影响,是道道地地的中医学问。

科学大格局的变化,其核心是将不确定性、非线性的研究对象列入科学的范畴,这已经形成全球科技界的共识。当今是哲学、科学混沌与精准线性科学互融的时代。换言之,中医药学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过去认为是不科学的。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曾经出现过这种现象:西医虽然治不好病,但是从组织学和细胞学上能说通道理,因而它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病,但是没有细胞学、细菌学、组织学的道理,它就是不科学的。直到今天,科技界已形成共识: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的研究对象是科学的范畴。哲学科学的混沌与精准线性的科学互相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

关于现象理论的价值取向。什么是现象理论?诸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理论,是健康医学的现象理论。现象理论具有极高的价值:第一,它体现了现实。第二,它具有对于养生与医疗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是周光召先生提过的观点。他认为,中医药学人应认准自己的方向,要有明确的定位,中医药的现象理论是科学的。现象理论的价值是美国人首先认识的。美国西部曾经把狼群打光了,后来又把狼请回来。美国人认识到一个道理,那就是过分向自然索取,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他们体会到顺应自然才是真与美的通途。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真与美的通途就象征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由灵与肉的分离过渡到调心调身的并重,就体现了治未病的理念。

西学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灵与肉分离的困境,认为灵魂、心理情绪的障碍主要靠牧师,主要靠信奉真主,躯体的疾病主要靠医生的抗菌素和手术刀。现在,诸多心理学的分支已经渗透进入了西医学,而中医学在心理学的渗透方面则显得有些落后。

中医药学的学术方向应该进行调整和变革。怎样变革?!应在自然哲学引领下实施健康医学行动,要针对现实的中医学的优势病种,以辨证论治为主体方向,更新评价方法体系,获取共识疗效,提高社会可及性与国际学术影响力。科技部科技支撑“十一五”计划提出,应做辨证论治,进行复杂性干预。“十一五”已经完成,但方法学的问题基本没有解决,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做复杂性干预,对辨证论治的方案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或者单一的西医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其中的核心是共识疗效。什么是共识的疗效?就是中医认可,西医也认可;中国人认可,外国人也认可的疗效,叫做共识的疗效。然而,取得共识的疗效谈何容易!?它是一个难点、重点、热点,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社会可及性和国际影响力之间是有矛盾的。提高社会可及性,服务民众,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能够起到惠民作用,符合当今社会民生需求,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承认。然而这样的工作基础,要在国外的专业刊物,乃至国外比较高层次的综合性期刊上发表文章,基本无法实现。不是一个道地的 RCT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文章,当前的发达国家就很难承认!就难以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药物的研究,在设定条件下的时候,尚需要做前瞻性的RCT,其临床试验的结果可被承认。然而复杂性的干预,对现代难治病的临床研究,则难以完成RCT,可见创新方法学的问题基本没有解决。要发展,应该寻求如何解决 RCT的局限性为我中医所用!

中医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精与气表达了物质、能量、信息的机能。现在信息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能量和能量代谢的体内过程仍然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中医的形态学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它现在是否有用?!现在的骨伤科,已经把所有的骨和骨连接等都应用了西医名词。姑且可以如此,然而其他学科是否可以完全使用地地道道的西医解剖名词?什么是玄府?玄府就是汗孔吗?什么是孙络、别络、缠络、细络?什么是冲任、天癸?这些西医学没有的概念、解剖名词、组织学的一种实体形态,仍然是应该进行研究和诠释的。

精气神和天地人,重要的还是道法自然。要追求和谐之美与纯正之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它构建了真与美。中医认为,“两精相搏谓之神”。神的狭义是“血气者,谓之神”;广义的神,就是指思辨、思维、思想。道是规则,是法则。道不明则失其自然。

现在,亟待破解的难题首先是共识疗效。中西医两种体系的冲突仍然存在,社会可及性与国际学术影响力相互之间的矛盾也有待破解。例如,关于痴呆的治疗。我们用随机化盲法对照,循证临床试验分为中医一组,西医一组,不服药的空白对照一组。其研究结果很容易被肯定,但它不符合中医自身的学术规律。应进行个体化的顶层设计对每一位痴呆病人的治疗方案,包括以辨证论治为主体并从社会工作者角度,给他做心理调试,疗效肯定会高于RCT的循证研究。

关于创新方法学。对于构建评价体系的问题,基本还没有得到解决,还不能形成共识的疗效,尚做不到真实世界反映的疗效。因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属于复杂性的干预,而真实世界要求PRO与DRO两者结合,甚至有更广的社会医学内容需要探索。对于循证医学,正确的态度是一学、二用、三改进,一定要分析它的局限性。一元论和整体论与二元论和还原论的融通互动目前仅是一种趋势,广大西医尚未接受,尤其是西医外科医生尚不接受。始于方剂配伍与证候诠释的研究刚刚开始,但现实是还没有走出困境。

网络医学、表征组学,不管是证候组学、方剂组学、经穴组学,都是从上面的宏观自然哲学引领向下,从下面的基因蛋白组学引领向上,这一上一下试图对接的问题。如果找到契合点,那将是重大突破!然而上下之间常常是擦肩而过,尚需有识学人的刻苦工作。

关于整合。鉴于中医药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它需要置于大科学背景下进行整合。首先,我主人随。要弘扬中医学的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重视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要适应大环境的变迁,服务大卫生的需求,构建统一的医药学,这是一种整合。

中医和西医,特别是中医优势的临床思维,从循证诠释到学派的研究,应该充实现代医学科学,进而构建统一的医学与药学。毫无疑问,这就是大科学背景下最重要的整合。医学的社会性增加了,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必须实施医药科学与社会学的整合。西方发达国家都有社会工作者,没有了社会工作者,我们何谈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呢?!

学中医要兼通逻辑学,兼通应用数学。科研机构与医疗中心必须要有学习运用循证医学的人才、应用数学的人才和数理统计学的人才,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才能知道研究的局限性在何处,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这种整合只是政策的需求。什么是政策?中医不能丢,中西医并重,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这四条缺一不可。政策标志着我们需要整合,应抓住良好发展机遇期,实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目标。这是整合的前提。

强化国家意识,要整合,要重视人才,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这个目标来整合,需要分析与聚焦本领域的战略需求的重点,而后重要的是落实运作机制。重点是什么?第一要紧的,是突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应对,这个应对可以做RCT的临床实验。应重视国际学术影响力。中医症状学的感悟、观察,上升到证候学,归纳核心病机,必能拟定出方证相应的治疗方案。另外,针对艾滋病的防治要突出中医优势,抓住一点,就是调节免疫、提高生存质量的研究,要走向世界,要扩大我们的影响,要做出共识的疗效。诸如现在的难治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要优化方案,复杂的辨证论治的研究和推广,现在也有很多的进展。目前,很多课题针对难治病进行机理研究,胃肠应激综合征、关节病、头疼、抑郁症,都被认为是中医药的优势病种,应加强研究。

要有学科内的整合,而后要跳出学科,与临近的学科整合,天地生、数理化,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是必不可少的。要和前沿学科整合。现在“973”已经把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分成两个领域。总的来说,应追寻大学科、广覆盖,要置于大科学背景下来求发展。

实施整合应逐步进行:第一,要跳出中医药学科的领域。要服务于中医药事业的战略任务,强化国家意识。欢迎一切热爱和愿意参与中医药研究的科学人文,各学科的志士仁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应该主张批判地继承,逐步取得共识。管理者要敢于突破依靠发指南、投招标的一般的方式。切实发挥产学研联盟和多学科联合体,医产学研资要整合而后进入资本运作。亟需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即懂政治、学经济、做学问的学术与学科带头人。

要寻求新型的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对中国有其优势和特色。中国主张和谐,坚持科学发展观,既要搞好经济建设,又要搞好社会建设,改善社会民生。举国体制对中医来说,首先就是领军人物,他应该具备三条:第一,可信任,道德好。第二,有积累。要有相当的知名度和较丰富的经验。第三,年轻化。要在知名度和积累的前提下尽可能年轻化。其次强调团队,要肯为团队献身,要整合出自强高效的团队,要有全局的意识、要有创新能力。对于一些超常人才,应给予发展的时空。

整合的运作机制要多机构、多学科,这是医学科学属性决定的。目前较为可行的是以项目运作为核心的方法。当然,不能忽视学科,因为学科建设着眼于人,项目运作着眼于成果。要有自主选题的设置,构建临床研究为主体的科研联盟。但要解决好知识产权的问题。医学科学的研究,必需要有团队,必须要整合,应在科研方面建立好档案,尊重科学,尊重创意的提出者。

“十二五”期间应培养由将而帅的领军人才,着力培养战略科学家。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认为独立与自由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谈创新,何谈原始的创新?杂家很重要,杂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得有杂家的修养。

中医药事业的春天到了,但乍暖还寒;前面是曙光,然而脚下却没有路。愿以筚路蓝缕的精神,朝向光明的未来迈进。

猜你喜欢
医学学科科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