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绿色开采 建设生态矿山努力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2011-02-14 02:27王显政
中国煤炭工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煤炭工业煤炭矿山

◎王显政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的理念已经形成了行业发展的共识,一批示范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深入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促进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形势,煤炭行业应更加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推行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的重大意义

(一)深刻理解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的科学内涵

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是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减缓资源消耗、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煤炭科学产能为依据,转变以煤炭安全采出为目的的传统观念,树立绿色开发新理念,尊重自然生态,珍惜矿产资源,保护矿区环境,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煤炭经济发展新模式,为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提供路径支撑。

一是坚持以煤炭科学产能为依据。煤炭科学产能是煤矿资源条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开采技术与装备、矿区生态环境、区域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的系统集成,是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的高度提升和总体战略目标要求。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既要受到煤炭科学产能的约束,也是提高煤炭科学产能的重要支撑。

二是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推进资源环境一体化发展。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推进资源环境一体化发展就是要从煤炭资源开发的源头控制开始,将煤矿生产、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区域经济社会等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工业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把绿色生态的理念贯穿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空气环境工程建设,以最小的生态扰动获得最大的资源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使煤炭开采与环境工程建设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煤炭生产方式变革。推行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认真总结煤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减沉开采以及薄煤层自动化开采、煤矿无人值守工作面生产技术与装备研发和示范成果,加强新型煤炭生产方式基础理论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改变矿井设计理念,嵌入绿色生态支撑技术,推动传统采煤方式变革。

四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是推行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的重要载体。要根据煤炭资源赋存特点、品种和与煤伴生资源条件,推进煤炭生产、加工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统筹规划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矿井水、瓦斯(煤层气)、矿井回风余热等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实现资源效能的最大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二)从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出发,充分认识推行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的重大意义

第一,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是煤炭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今后一个时期,是煤炭工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促进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转变传统的、粗放的煤炭生产、加工和资源利用方式,推进煤炭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以煤炭资源开发为基础的多元产业,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开发研制和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和矿区环境恢复与治理技术,从根本上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利用,既是符合我国能源供应实际、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重要途径,更是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该项目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均匀设计是一种在实验范围内挑选代表点的方法,于1987年由方开泰研究员和王元院士共同提出[2]。与正交设计相比,均匀设计放弃了正交性原则,只考虑实验点在实验范围内的均匀分散性,因此所需代表点的数目大大降低。

第二,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是加强行业自律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是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于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依法办矿,规范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建设企业文化,促进煤炭企业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矿地和谐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自觉承担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环境重建、土地复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责任,十分重要。

第三,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是维护煤炭区域供需平衡、提高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的重要措施。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就是从我国煤炭资源特点出发,加快薄煤层机械化和无人值守工作面技术和装备研究与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支持东部矿区煤矿充填开采,减缓地表下沉,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矿井服务年限;推进中西部矿区保水开采工程示范,有效控制环境损害,提高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

第四,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是发展以煤为基础循环经济产业理论和理念的升华。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艰辛努力,煤炭行业在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既是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的重大实践,为创新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理论,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把握煤炭工业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一)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不确定因素多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率先摆脱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后,实现了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并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较快上涨交织在一起,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一些中小企业受多重因素挤压,经营出现困难;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有所反弹;受外部形势影响,出口增长面临新的压力。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

(二)煤炭工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煤炭需求总量适度增长,行业发展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按“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7%左右预测,到2015年,全国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41亿吨标准煤,较2010年增加8亿吨。近年来,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导致石油供应的不确定增加,日本福岛核电危机引发欧盟国家削减核电发展计划,全球煤炭消费比重增加,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作用。从国际能源安全获取能力和我国能源稳定供应保障的需要两方面分析,煤炭工业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三是结构调整进入新阶段,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化水平提高。通过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加快结构调整,建设大基地,培育发展大集团,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进煤电、煤化工、煤建材以及现代煤炭物流等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煤炭上下游产业互利共赢发展格局,发展方式更加科学,行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煤炭工业的整体面貌将发生较大变化。

四是铁路干线和特高压输电建设步伐加快,煤炭运输瓶颈将逐渐缓解。国家将重点强化“三西”地区煤炭下海和铁路直达中南、华东内陆地区的运煤铁路干线建设,全国煤炭铁路运输网将逐渐完善,运输能力将大幅提高。晋陕蒙宁新等大型煤炭基地至华东、中南等特高压输电工程已经启动,宁东至山东正负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新疆哈密至河南郑州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已经获得批复。

五是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渐改善。近年来,国家制定《能源法》、修订《煤炭法》和《矿产资源法》,发布实施《煤炭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有力地支持了煤炭工业健康发展。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不断推进和实施,煤炭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将不断得以改善。

(三)今年前八个月,全国煤炭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是煤炭产量、转运量大幅增加。据快报,今年前8个月,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3.96亿吨,同比增长12.0%;煤炭铁路运量完成14.9亿吨,同比增长12.8%;

二是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旺盛。初步统计测算,前8个月全国累计消耗煤炭约24.76亿吨,同比增长10%。

三是煤炭库存基本处于正常水平。8月末,煤炭企业库存5200万吨,比年初增加100万吨,增长1.96%。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168万吨,比年初增加561万吨,增长10%,存煤可用15天。主要港口煤炭库存2410万吨,比年初增加37万吨,增长1.6%。

四是煤炭出口下降、进口回升。前8个月,全国累计出口煤炭1091万吨,同比下降17.5%。累计进口煤炭1.04亿吨,同比下降1.4%;从煤炭月度进口量环比看,呈逐月回升趋势。全国煤炭进口量由2月份的676万吨增加到7月份的1753万吨,8月份进口1659万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前8个月,全国累计净进口煤炭约9300万吨。

五是市场煤价止跌趋稳、略有回升。今年年初,煤炭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平稳,4、5月份出现明显回升,6月份以来,主要生产地区的煤炭出矿价格基本保持平稳,主要中转地及消费地市场煤价格略有下滑,9月份以来,市场价格总体平稳,价格略有回升。

六是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上升,税费增加。前7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成本9687亿元,同比增长36.7%;应收账款净值1273亿元,同比下降1.4%;应交税金总额1430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应交增值税863亿元,同比增长20.8%。

七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份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6.8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不断回升,比一季度回升14.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升1.7个百分点,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2.4个百分点。

八是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前8个月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783起,同比减少185起,下降9.1%;事故死亡人数1260人,同比减少537人,下降29.9%。

三、高度重视,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生态矿山建设工作,努力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一)加大宣传力度,在全行业营造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的发展氛围

煤炭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的成功经验和效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建设绿色、生态矿山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从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矿区建设和绿色企业建设,切实履行煤矿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作用,在全行业形成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攻关

在继续推进示范工程建设、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优势,坚持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导,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着力组织开展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装备攻关。东部矿区重点开展充填开采、减沉注浆、薄煤层自动化开采、矿井乏风余热与低浓度瓦斯利用、沉陷区治理等技术装备攻关,中西地区重点开展保水开采、厚煤层与巨厚煤层开采、煤层防灭火、矿区生态重建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西南地区重点开展高硫煤洗选与合理利用、薄煤层和不稳定煤层高效开采等关键技术攻关,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理论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为煤炭工业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以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煤基循环经济产业

认真总结冀中能源、大同、新汶、兖矿、淮南、晋城等大型煤炭企业和神府、陕北等矿区绿色开采、生态矿山示范工程建设经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鼓励煤炭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扩大工程示范、试点范围。坚持以资源开发为龙头,以提高资源回收率和与煤伴生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为目标,以产业链延伸发展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主要发展模式,合理布局相关产业。在大型矿区或煤炭集中开采区域,推动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实现集聚生产、集约发展,构建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切实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

为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印发了《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制了《煤炭“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煤炭洗选加工“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引导行业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促进行业节能减排。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协会有关规划发展思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明确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学习借鉴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全行业要在源头上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回收率;再生产加工全过程上加大原煤入洗比例,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推动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矿区环境恢复与治理上加大投入,研究建立生态恢复技术与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环境治理与生态重建模式,全面落实行业节能减排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工业正处于一个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工程,为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应,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煤炭工业煤炭矿山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煤炭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