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显像高密度物质对CTAC的影响

2011-03-09 02:31张岩
当代医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色阶放射源高密度

张岩

PET显像中r射线源在体内的深度会影响其在体表的实测值,必须进行衰减校正以恢复它在体内的真实情况。以柱状模型的断层显像为例,衰减校正(见图1)与非衰减校正图像(见图2)比较。

衰减的程度不仅与光子在介质中穿行的路程长度有关,而且与介质的性质有关[1]。PET/CT出现以后,以X线作为透射扫描放射源的优势已被临床所接受[1]。PET透射显像实质上是探测511keV单能湮灭光子,而CT的X线源发射的光子为广谱,大多数为低能谱(40~140keV)[2]。511keV光子的衰减主要由康普顿散射决定,而低能X射线的衰减由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共同决定。因此CTAC中需通过一定的转换公式将CT的衰减值转化为适合511keV光子的衰减值。511keV光子在各组织中的衰减无明显差异,而低能CT光子在高原子序数的物质中由光电效应导致的衰减比例明显升高,与软组织有明显差异。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能很好地实现CT到511keVr光子的衰减系数转化[2]。在高CT值的组织中容易引起过度校正,导致PET放射性定量的高估,且产生伪影。

图1 经衰减校正的均匀放射源

图2 未经衰减校正的均匀放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PHILIPS GEMINI_TF 16型PET/CT 18F-FDG、碘海醇注射液(对比剂)、生理盐水、真空瓶。

1.2 方法

1.2.1 制作放射源模型 取4个真空瓶,各加入1.11E+5bq的18F-FDG(0.5ml)。其中3个分别加入1.25、2.5、5ml碘海醇注射液。用生理盐水把4个真空瓶中的液体补至10ml。得到4个活度相同、体积相同但对比剂含量(模拟物质密度)不同的放射源。

1.2.2 数据采集及重建 将4个放射源置于检查床上。在CT主机操作界面选择所需的协议执行PET/CT数据采集。首先采集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然后进行低剂量CT扫描以便进行PET 衰减校正。最后进行PET 采集并执行并发重建。得到1组PET/CT图像。

2 结果

2.1 套取4个放射源的ROI,比较非衰减校正的计数值、衰减校正的SUV、CT值(见表1)。

表1 非衰减校正计数与衰减校正SUV、CT值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到,4个放射源非衰减校正的计数差别不大,而衰减校正后的SUV随CT值升高而升高。CT值为2803时衰减校正后的SUV比CT值为36时高40%。

图3 非衰减校正计数与衰减校正SUV比较

图4 非衰减校正图像

图5 衰减校正图像

图6 CT图像

图3中取4个放射源非衰减校正的计数与衰减校正的SUV作图比较,可以直观看到高密度放射源由于CT高密度值的影响,产生了校正过度,使SUV偏高。

2.2 主观对比图像 分别对4个放射源的非衰减校正图像(图4)、衰减校正图像(图5)、CT图像(图6)进行对比。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非衰减校正图像的4个放射源表现为色阶(色阶表示放射性计数差异)相似,而衰减校正后的图像由于CT的过度衰减校正表现为色阶(色阶表示SUV值差异)差异较大。CT值较高的放射源,表现为高浓聚,产生伪像。

3 结论

高密度物质产生过度衰减,使SUV偏高。产生过度衰减是因为目前使用的CT衰减校正方法对高原子系数物质的衰减计算存在一定误差。临床上应参照CT图像、对比非衰减校正图像加以区分。使用对比剂时也应注意浓度控制在一定CT值范围内,以避免衰减过度产生的伪影。

[1]李天然,陈自谦,郑春雨.临床PET/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

[2]潘中允,屈婉莹,周诚,等.PET/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色阶放射源高密度
宁夏铱-192放射源辐射事故调查及分析
一起铯-137放射源失控事故应急监测探讨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基于梯度上升算法的丢失放射源搜寻方法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巧用Photoshop CC2014反蒙版特效神速制作梦幻大片
数码摄影课程中曝光技术环节教学体会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基于数字存档技术中缩微胶片密度影响因素研究
准单色X射线机替代241Am放射源的测厚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