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企业技术改造 促进科技进步

2011-03-18 10:26□方
区域经济评论 2011年12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产品企业

□方 洁

(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郑州 450051)

企业是生产财富的基本单位,认真做好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促进科技进步,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济,用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对国民经济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节约资源实现节能增效,建设资源节能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搞好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企业技术改造是指在现有企业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充分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去改造落后的技术装备,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加速原有企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对企业技术改造有下列四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实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扩大再生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另一种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依靠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来发展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和生产资料的效率来实现扩大再生产。过去重外延、轻内涵扩大再生产,导致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因此今后应把技术改造放在重要地位。

(二)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要求狠抓技术改造

改造原有企业,增加生产能力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比新建具有同样生产能力的耗费要省得多。

(三)搞好企业技术改造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迎接世界性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这些年来,世界上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利用机遇引进先进科技来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从我国和我省的企业来看,都要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从高投入、低产出,高耗费、低效益,向低投入、高产出转变。

(四)搞好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科技水平,是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主要措施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为客观实践所证明。当今世界上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0%—70%。我国目前每位农业劳动力每年创造产值仅几千元,传统产业工人为几万元,而高新技术产业工人可达20万元以上。传统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为l∶2.4,高新技术产业为1∶(4—5),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的差异,因而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比传统产业大得多。

二、企业技术改造的主要措施

(一)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技术进步,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重外延、轻内涵,重新建、轻技术改造,重速度、轻效益等现象,导致传统产业的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进步缓慢。当前科技创新应注意用先进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如用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在1∶4以上,有的在1∶20以上。胡锦涛在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践证明,改造原有企业,增加生产能力所耗人力、物力、财力比新建具有同样生产能力的耗费要省得多。一般来说,投资可省三分之一,设备和材料可省60%,建设时间可节省一半。因此依托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建设周期短,资金投入少,经济效益好。

利用现代化技术对老厂进行技术改造一般有下列4种类型:(1)在老厂建设新车间,即在老厂内建立现代化水平较高的车间;(2)在老车间增加先进设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3)在老设备上增加新装置,如在一些老设备上增加自动控制、电脑控制等,实现单机现代化;(4)在老设备上运用新工艺、新材料,以缩短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等。上述办法,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

技术改造的内容很广泛,主要是开发新产品,发展名、优、特、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等。要开发新产品,就要进行设备更新、装备新技术。在一般情况下,下列设备首先应进行更新:一是设备大修理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设备。二是在一年内浪费能源的价值超过购买新设备费用的。三是设备损耗严重的,性能、精密度已不能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如有些煤矿抽地下水用的旧式水泵换成新型的效能高的水泵,一年内一台新型水泵节约的电费可以买1.5台新式水泵。四是能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的工艺技术应抓紧更新。

(二)开发新产品,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推行名牌战略,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产品创新

1.开发新产品,增加品种。由于技术进步快,产品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需求变化快,故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如何开发新产品呢?从实践中可总结出下列经验:(1)搞好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这是开发新产品的基础工作;(2)搞好新产品的设计;(3)选准新产品后要努力做到“三快”:一是投产要快;二是形成批量生产要快;三是占领市场要快,若让别人先生产出新产品占领了市场,就会使自己被动;(4)加强对新产品市场的进攻与防守。一方面要通过媒介进行宣传,唤起社会消费需求,“酒香也怕巷子深”。另一方面搞好售后服务,提高信誉。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方式很多,一般有下列4种:(1)独自进行式,即企业自己独立研究设计出新产品。采用这种方式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才能做到。(2)引进式,即引进先进技术,包括引进人才、设备等。这种方式可以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度。(3)内外结合式。有的是本企业的现有技术设备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有的是本企业的改进技术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4)企业与科研单位(包括高等院校单位)相结合。结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种是松散的结合式,即通过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生产加工等方式进行结合。第二种是合同结合式。企业将所需要研究的项目委托给科研单位,双方签订协议合作,进行研究、试制,搞出样品,在企业投产。第三种是阶段联合式。通过招标攻关或一次性的成果转让,在一段时间内就某种产品研制联合。第四种是紧密结合式。建立生产科研联合体,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到生产应用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由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共同参加,有效地发挥整体效能。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的做法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可以利用企业仪器进行实验、试制,节省经费。在创造出效益后,科研单位可以从企业中取得报酬或科技成果转让费,这样可促进科研单位的自我建设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

2.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什么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特征和性能,包括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等。名牌战略是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综合应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扶持、保护名牌产品。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高质量的产品,远在天涯的用户也会上门求购。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呢?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从管理的角度上看,河南省先进企业的主要经验是把好“三关”:一是把好材料进厂关,不符合质量的原材料不准进仓库;二是把好制作工艺关,制定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不合格的半制品不准转到下一道工序,道道工序有人把关;三是把好产品出厂关,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

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名牌产品呢?根据河南的实践研究名牌产品的标准如下:(1)产品质量好,在国内、省内同类行业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2)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企业生产能力达到经济规模,产品销售额、经济效益居本行业领先水平;(3)企业具有先进可靠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4)市场评价好,用户满意等。当前河南省已形成一批名牌产品,如新飞冰箱、周口莲花牌味精、洛阳玻璃厂的浮法玻璃、平顶山神马牌帘子布等。名牌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因而经济效益好,能形成一批名牌企业。

3.综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提高对资源的加工深度,调整产品结构,以提高经济效益。对资源有单一利用和综合利用之分。综合利用就是一种资源有两种以上的用途,即一物多用,不要大材小用,优材劣用,劣材不用。河南全省工业每万元产值消耗的能源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左右,如能采取措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00万吨,用这些能源可创造产值100亿元。

我国建筑物能耗约占到全社会能耗的30%,建材能耗约占17%,两项相加几乎接近全社会能耗的50%,我国现有建筑的单位能耗非常高,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物单位能耗是其2─5倍。

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对资源的加工深度。河南省的工业产品是初加工和中间产品多,最终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这样就会影响到经济效益的提高。产品加工次数愈多,其加工产品价值就愈大。现举例说明,如以煤炭作为燃料的价值为1,加工成煤焦油可增值10倍,加工成塑料增值90倍,加工成合成染料增值300多倍,制成合成纤维增值1000多倍。如将红薯加工成淀粉增值2倍,加工成白酒增值5倍,加工成味精增值10倍,加工成葡萄糖、维生素C等则增值20倍。

(三)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推行“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战略

产、学、研三结合是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加快企业高新技术的开发,能培养出众多的在国内外有竞争实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根据客观实践情况,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很多,一般可综合为下列7种形式:(1)工业企业向科研单位提供研究开发课题和资金,由科研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完成技术创新项目,或者由科研单位发布研究项目,再由企业选择合作项目;(2)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由他们进行基本技术研究,然后由企业的技术创新机构进一步完成生产开发;(3)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机构定期进行人员交流,互相间的技术人员相互兼职;(4)由产、学、研三方联合承担重大技术开发项目,共同创立新的企业实体;(5)由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领办、承包、兼并、租赁工业企业,或者实现科研院所与企业合并;(6)产、学、研三方合作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共同发展新技术;(7)河南省科技厅在制订科技计划时,面向企业征集科研项目,将收到的项目进行审查筛选,然后列入省科技计划,进行重点扶持。这个简单易行的办法把企业生产与科研单位密切结合起来,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方式。

(四)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主要是指从国外取得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新工艺和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等。引进技术的主要方式有下列5种:(1)购买先进设备,包括购买成套设备、关键设备、主要零部件等;(2)购买专利、设计图纸、实验室技术等;(3)对等交换技术,即用自己独创技术,通过交换引进国外新技术;(4)派遣技术人员出国学习或聘请外国科技人员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5)举办外国技术设备展览会,以便从中取得先进技术等。

企业引进技术时需要注意审查与考核,不能马虎从事。审查考察的主要内容是:(1)对引进技术进行可行性评价和选择,既要注意技术先进性,又要注意适用性,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2)引进技术重点放在投资少、见效快、赢利多、创汇高的项目上;(3)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要研究技术引进与企业的偿还能力、配套能力、消化先进技术能力的适应性,防止盲目性、重复性的引进;(4)把引进技术和创新结合起来,坚持“一学、二用、三改、四创”的原则,把引进技术变成自己能够消化和应用的技术,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五)健全企业人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要重视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引得进来,留得住

企业培养人才的办法有两个方面:

一是要积极培养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每个企业都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各类人才,大型企业可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培养本企业的高级技术开发人才,也可以选送人员出国培训。

二是应积极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必要时可用高薪引进国外专家。20世纪90年代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农民王和平创办皮毛加工厂,是一家乡镇企业。由最初只有几个工人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名职工的中型企业。2000年以年薪60万人民币的高薪聘请澳大利亚皮毛加工专家曼纽当技术顾问,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开发出200多个品种,创汇400万美元。

(六)应建立与完善科技园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

技术创新是一个以新产品的设想的产生到市场上应用的完整过程,即包括新设想的产、研制、销售、使用等一系列活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技术成果已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无偿转让、无价奉送转为商品化、市场化,这样就需要建立技术市场,使新技术迅速地进入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园区冲击了多年来“仕不经商、文不理财”的传统观点,技术成果通过有偿转让、技术入股、技术经济承包等形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领域。应普遍地建立和完善科技园区,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七)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制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投入,现在经济发达国家每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3%,美国为2.8%,日本为3.1%,我国只占1%,将来应逐步增加投入。

对开展技术创新,政府需要投入,但完全依赖于政府投入是不可取的,应拓宽思路,采取多元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技术投资体制,即通过政府、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多元投资,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外贷款。各级政府应为企业多渠道集资提供必要的支持。

为提高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应建立技术开发基金。技术开发基金主要用于技术创新,不得挪用。企业技术开发基金有5个方面的来源:(1)从企业每年增长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开发基金。(2)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1%—5%的开发基金,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高于5%。(3)对技术企业上交所得税中,可由财政部门返还20%左右作为长期无息贷款,供企业用于技术创新。(4)对新产品减免税所得的资金。如财政部门可将企业新产品的新增增值税的地方部分的25%左右返还企业,用于技术创新。(5)技术转让资金等。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1]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gb/qstjgb/webinfo/2011/02/1298614221015096.htm,2011-03-21.

[4]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改革开放30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产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浅析科研单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