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春玉米—水稻—莴苣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2011-04-01 07:37邓永宁
长江蔬菜 2011年1期
关键词:莴苣鲜食田块

邓永宁

鲜食春玉米—水稻—莴苣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邓永宁

鲜食春玉米—水稻—莴苣一年三熟是一项省工、省本、高效的粮经栽培模式,是低海拔双季稻区粮农集约化经营的好模式,它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增产、增收,又能改良土壤。2009年安砂镇推广该模式面积达133.3 hm2,第一茬种鲜食春玉米,667 m2产鲜棒 1 300~1 500 kg,产值 1 690~ 1 950元;第二茬种杂交稻667 m2产干谷600 kg,产值1 236元;第三茬种莴苣,667 m2产量3 500~ 4 000 kg,产值4 900~5 600元。全年667 m2产值7 826~8 786元,扣除全年物化成本1 430元(其中:玉米415元、水稻315元、莴苣700元),全年667 m2纯收入6 396~7 356元。

1 茬口安排

安砂镇是低海拔双季稻区,过去推行稻-稻-菜模式,早季稻必须在气温稳定在12℃以上即3月上旬末才能播种,7月中旬才能收获。若种鲜食春玉米,气温稳定在8℃以上即可播种,播期提早20天左右,5月中下旬即可采收,比早稻收割提早2个月左右。第二茬种杂交稻选择生育期125~130天的组合(宜优673、宜优115等),于玉米采收前10天即5月10日左右播种,秧龄25天,6月5日左右插秧,9月20日左右成熟。第三茬莴苣9月20日前后播种,10月12日左右带土移植,12月上旬成熟,可提早上市,价位高,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进行水旱轮作,玉米秸秆全部还田,用旋耕机打入土中,同时667 m2撒施碳酸氢铵15 kg促进玉米秸秆腐烂,10天后用旋耕机再打一遍,即可插秧,不用施基肥。

2 栽培要点

2.1 玉米

①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外观亮丽、口感好、高产优质的品种,如上品超甜玉米、柳糯8号等。

②田块选择。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阳光充足、排灌便利、田间不积水的田块。

③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采用育苗盘育苗,育苗盘选用4 cm×4 cm、100穴的规格,每穴播一粒种子,营养土可直接采用过筛的稻田土或菜园土,每盘3 kg营养土加150 g钙镁磷肥拌匀备用。播种前先用25℃清水浸种20 min左右,有利出苗。播种时种子胚芽垂直向下,用营养土覆盖1.5~2 cm厚即可,播种后要保持营养土土壤湿度,确保种子吸水发芽。早春育苗要求双膜覆盖,可提早发芽,防御不良气候。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揭去平铺的薄膜,拱膜是否保留可灵活掌握。

④科学定植。幼苗3叶1心时即可移栽,保证每个植株叶片朝向一致,这样有利于透光、通风、避免授粉不良。田块畦宽0.6 m、沟宽0.3 m,单行种植,株距0.25 m,667 m2种上品超甜玉米2 800株左右、柳糯8号3 000株左右。

⑤合理施肥与田间管理。春玉米应施足基肥、适施苗肥、重施穗肥、巧施粒肥、补施镁锌肥,N、P、K搭配施用。以667 m2产鲜穗1 500 kg为基础,667 m2施高钾型硫酸钾复合肥75 kg作基肥。根据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吸收速度和数量不同,具体施肥方法是:第一次当苗高70~80 cm(6叶1心)时667 m2施高钾型硫酸钾复合肥50 kg和硫酸锌1 kg,距玉米苗基部8~10 cm处开穴施肥。当苗长到9~10叶时,667 m2施尿素6 kg,当玉米丝抽出时,667 m2再施尿素6 kg。对缺素田块可喷硫酸锌或硼镁肥。

⑥合理灌水。玉米前期特别怕水淹,春季多雨水,应做好清沟排水,做到雨后畦沟不积水。同时玉米植株高大,在生育期中产生大量有机物质,因而需消耗大量水分。玉米抽雄前后一个月是需水量最多、水分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此期缺水,就会影响抽雄开花,影响灌浆,降低产量。少雨干旱年份要及时检查,发现土壤干燥要及时灌水;如遇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因此遭受涝害,要及时排水。

⑦除草培土。春暖花开杂草生长迅速,当玉米苗移栽后2~3天杂草就萌芽,可用化学除草剂乙草胺每667 m2150 mL加水40 kg灭芽除草一次;结合中耕再除草一次;定苗后拔节前苗高约80 cm时结合施肥培土除草一次,培土后再用乙草胺封土除草。

⑧及时防治病虫害。春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斜纹夜蛾、蚜虫3种,特别是大喇叭口期以后玉米螟、蚜虫为害比较严重,可用20%毒辛乳油1 500倍液或40%毒死蜱1 000~1 500倍液喷施。病害主要是大小叶斑病,一般在高温多湿、连续阴雨、排水不良、连作田、植株缺肥的田块发病较严重。做好开沟排水,合理施肥,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施,也可用15%粉锈宁500倍液喷施。收获前15天不喷施农药。

⑨适期收获。当玉米花丝呈褐色未干枯,压挤玉米籽粒已呈硬性时分批采收,采后薄摊或用绿色尼龙网袋装后尽快出售。

2.2 莴苣

①品种选择。莴苣品种很多,宜选用永安市地方特色品种飞桥莴苣1号或飞桥莴苣3号。

②培育壮苗。播期宜安排在9月20日前后,采用561孔抛秧盘育苗,667 m2备用10盘即可。每667 m2大田用种10~15 g,种子先用25℃清水浸种5 h,晾干后用纱布包好放入冰箱4天,每天打开纱布翻动种子一次,当种子1/3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前整好苗地,摆好育苗盘,而后用塘泥浆做营养土,泥浆中可拌些钙镁磷肥,拌匀后装入盘中刮平即可播种,播种要反复多播几次,播匀后再用少量过筛细土盖种,搭小拱棚用遮阳网遮盖。幼苗出土长出真叶后及时间苗,每10天浇1次稀薄的沼液肥以培育壮苗,待幼苗长到3叶1心时可进行移栽,由于带土移栽没有返青期,成活快,长势均匀。

③整地定植。当苗龄达22天,3~4片叶时即可带土移栽。移栽前667 m2施腐熟鸡粪(养鸡场买)1 000 kg,莴苣专用肥100 kg作基肥,用起垄机将肥料翻入土中,整成宽1.1 m、高0.25 m的畦,沟宽0.3 m利于雨天排水。移栽前喷一次芽前除草剂,然后开穴种植,每畦种3行,株行距30 cm×30 cm,667 m2定植3 500~4 000株,定植时用火烧土和钙镁磷肥按3∶1充分拌匀作促根肥,浇足定根水,连浇2~3天,确保幼苗成活。

④田间管理。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7天,用10%腐熟人粪尿+2%复合肥浇施,以后每隔7天追肥一次,连施3次促进幼苗生长。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培土2次,进入莲座封行前重施壮茎肥,每667 m2用硫酸钾复合肥30 kg开沟条施,且灌半沟跑马水。当莴苣长到30 cm高时喷0.2%磷酸钾+ 0.2%硼砂液1~2次,以防茎秆开裂、空心。采收前10天停止肥水供应,促进茎秆膨大成熟。

⑤病虫防治。重点防治霜霉病、茎腐病、菌核病。防治霜霉病选用72%霜脲·锰锌、58%甲霜灵或5%乙膦铝·锰锌,茎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菌核病用甲基硫菌灵或灰毕克或灰核净防治。

⑥适时采收。当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平齐时即可采收。

邓永宁,福建永安市安砂镇农技站,366021

2010-03-12

猜你喜欢
莴苣鲜食田块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秋日野餐会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莴苣和韭菜
基于精细化分区的农地整理田块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