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行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离断的术后护理

2011-04-12 22:05陈艳艳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乳糜淋巴管饮食

陈艳艳,李 娟

乳糜尿是丝虫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并不少见,是指尿中含有乳糜或淋巴液,呈乳白色,放置后结成凝块。若尿中含血液呈粉红色为乳糜血尿,常因丝虫病、炎症等造成腹膜后淋巴管或胸导管梗阻,扩张的淋巴管破裂后与尿路相通所致。现就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离断治疗乳糜尿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离断治疗乳糜尿术后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2~68岁。有明显疫区生活史6例,乳糜尿试验均为阳性。全部手术成功。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2 L/min)及心电监护。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2 卧位护理 根据全麻后护理常规,嘱患者去枕平卧位6 h,头偏向一侧,防止吸入性肺炎。肾周围脂肪及结缔组织是肾脏的生理性依托和保护,由于腹腔镜术中已将其完全剥离,故术后患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以免引起肾脏移位、下垂、甚至肾扭转等后果。因此术后绝对卧床休息3 d,相对卧床休息7 d。有利于肾脏和周围组织粘连和固定。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和舒适,促进患者的舒适。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体位,定时翻身叩背,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必要时应采用软枕或其它设施垫于骨突处。

2.3 管道的护理 妥善固定肾周引流管及留置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管道扭曲、挤压。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观察引流管有无淋巴液流出,必要时记录24 h尿量。为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尿道外口清洁。每日用0.02%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外口,更换集尿袋1次,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卧床时可将尿袋固定于床旁,尿袋应低于耻骨联合水平。尿管3 d内拔除。

2.4 饮食护理 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情况,注意有无腹胀腹痛。待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开始流食、半流饮食,然后过度到普通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机体康复。应避免高脂肪食物,如动物性食品等以免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影响手术效果。鼓励患者适量饮水,可防止泌尿系感染。

2.5 心理护理 手术后患者会对手术是否成功,愈合是否良好,有无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疑问和精神上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加之对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离断术此项较新技术的手术安全性和效果有所担心。故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疏导,加强有关腹腔镜治疗乳糜尿的术后知识的宣传。向患者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和手术原理。耐心仔细的解释。也可邀请手术成功病例现身说教,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使患者对现在的医疗水平充满信心,建立良好的互患关系,使患者心情舒畅,消除各种顾虑和紧张,从而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实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6 疼痛护理 针对手术后,患者会出现手术小切口部位的疼痛,护士要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减轻心理压力,通过交谈、听舒缓的音乐、有节律的按摩等、松弛疗法等方式来缓解疼痛。积极采取促进患者舒适的措施。必要时合理运用缓解或解除疼痛的方法,如打开镇痛泵。

2.7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肋下痛及肩部酸痛,是由于腹腔镜术中残留的CO2气体到达横膈下刺激膈神经的终末细支所致,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解释肩痛的原因,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或取平卧位,可减轻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术后3~5 d可自行缓解,适当的卧位和局部按摩可缓解症状;术后出血,因术中剥离肾蒂血管和输尿管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损伤,导致术后轻度血尿,护士应及时向患者解释及安慰,积极配合医师处理,给予抗炎及止血治疗,对于已排气的患者嘱多饮水,症状很快消失。

2.8 出院指导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科学讲营养,荤素搭配多喝汤,可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避免高脂肪饮食,以减轻淋巴系统的压力。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确保肾脏的实质性修复。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等,有助于机体的恢复。保持乐观的心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躁。和医师护士保持联系,便于跟踪指导。复查乳糜尿试验1次/3~6个月。针对乳糜尿反复间歇性发作的特点,如出现腰酸痛,排尿不适感,尿液呈乳白色或米汤样应及时就诊。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经腹腔镜治疗乳糜尿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的趋势。其术后的有关护理工作更是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组患者术后3 d复查乳糜尿试验阴性。治疗效果满意。通过术后的认真观察和细心护理,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乳糜淋巴管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比较研究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胸内淋巴管瘤诊治进展
何为清淡饮食
低温倒置静置法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研究应用
健康饮食
乳糜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