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养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4-13 05:00林淑娟张元月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猪舍母猪仔猪

林淑娟,张元月

(青海省大通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西宁 810100)

1 疾病防治方面的问题及措施

1.1 消毒措施不力 许多养殖户因基础设施较差,消毒措施不力,且不按期消毒,有些消毒方法不当,不够彻底,养殖场管理不严格,闲杂人员频频活动,造成疫病的暴发而损失惨重。

1.2 预防意识淡薄 现在部分养殖户,预防意识淡薄,加之环境、应激反应等原因造成猪的抵抗力降低,病原体大量繁殖,数量增多,使疾病开始向亚临床感染阶段发展进而出现病理特征。表现在生长速度减慢,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繁殖性能下降,如果此时得不到有效防治,疾病就会发展到临床表现阶段,病理变化相当显著,造成严重损失。

1.3 严格消毒制度 提高防范意识,拒绝闲杂人员参观。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严格消毒,换上本场已严格消毒的衣、鞋,而且不能与养殖的畜禽接触。

1.4 坚持自繁自养 坚持自繁自养是阻断外来疾病进入本场的最好办法,如果要进仔猪,最好通过一些固定的猪场采购仔猪,避免带入不同猪群的疾病。

1.5 坚持全进全出制度 全进全出是将同一栋猪舍内的商品猪同时出售,然后将腾空的猪舍进行彻底的打扫消毒,经5~8 d后进入另一批猪,这样可以减少病原在猪群中传播的机会。

1.6 提早断奶时间 利用仔猪仍有大量有效抗体时与母猪隔离,大幅度减少母猪将病原传给仔猪的机率,即减少垂直传播的机率,利用此法可以减少许多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2 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措施

2.1 更新养殖观念 重视养殖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科技培训,要让养殖人员和技术人员懂得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要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这样将极大地提高猪场人员积极性,不但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而且会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2.2 搞好饲舍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首先要做好猪舍内小气候环境的控制,加强通风、换气,改善舍内空气质量,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和温度,早晚温差不能过大。

2.3 做好寒暑消毒工作 要有详细的消毒方案和举措,对猪舍周围和种公猪的运动场进行严格的消毒,进入猪舍的饲养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换上已消毒的工作服。同时,在夏天猪为了抗热,极易掉膘且生长缓慢,所以必须加强防暑降温。在寒冷的冬季,要有防寒保暖设备,不然同样也会降低生产性能。

2.4 选择不同品种的猪 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猪种进行饲养。

2.5 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畜的成活率 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因此,要加强公、母猪的饲养管理,加强发情观察,严禁在妊娠期间混群或转群饲养,对于生产的仔猪要把好仔猪“三关”,即出生关、断奶关、补料关,提高仔猪成活率。

3 饲料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措施

3.1 饲料的配制要科学、标准不同品种的猪按各自的营养需要特性,要求配制相应的饲料,满足它们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求,充分发挥它们的遗传潜力。

3.2 饲料原料的脱毒 对含有有害因子的原料进行适当处理或减少比例,或加强脱毒后再进行配制或饲喂,大量的杂粕常常在饲料配制中利用,但由于这些原料本身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或对畜禽生长有害的成分,如棉籽粕含有棉子油酚,菜籽粕含有配糖体类黑芥等等,所以在配制时,限制其在饲料中的用量,同时要添加酶制剂加以改善。

3.3 加强对糠糟类饲料的贮存、保管 糠糟类饲料贮存方法不当,遇潮会腐败霉烂,产生大量毒素、有机酸、杂醇酸等。因此,酒糟不易堆放过厚,糠麸类应堆放在干燥通风温度适中的地方,以防止发霉变质。若变质发霉的,坚决不能饲用。

猜你喜欢
猪舍母猪仔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