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种猪场蓝耳病圆环病毒病防控

2011-04-13 05:00敏,刘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头份耳病种猪

王 敏,刘 杰

(四川省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6)

1 基本情况

某猪场2010年有海波尔、LY母猪共计400头左右,猪场有三个分场,其中两个种猪场、一个育肥场。猪场2002年建场后生产较为正常,从2009年8月22号母猪开始发病(其他猪群未发病),患猪发烧,体温达41~42℃,有黑眼圈,眼浑浊、有分泌物,流泪,少数出现血尿,后期,少数猪尿呈茶色。此次发病共死亡怀孕母猪9头、流产70窝,其中重胎期的有30窝,到11月份后窝平死胎达3头。2010年1至6月场内生产趋于平稳,但从8月份后配种的母猪突然大量出现返情,返情率达45%以上(该猪场的配种率很高,一直很稳定),而7月至9月保育猪的死亡率达17%、产房仔猪死亡率达18%,生长缓慢的保育猪达40%。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保育猪在 40~50日龄发病,出现发烧,皮肤发红等症状,少数猪出现神经症状。

2.2 断奶仔猪、保育猪的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的保育猪达40%。

2.3 高死胎率,窝平死胎达1.89头,严重的窝平死胎达2.18头。

2.4 母猪场母猪出现流产(主要是配种后30~40 d流产和产前一个月流产)。

2.5 高返情率,返情率达45%。

2.6 流产死胎脐部出血,胸腔、腹腔充满渗出液,渗出液不凝固,呈黑红色。

结论:根据以上症状初步分析为蓝耳病的典型表现。返情率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但主要是蓝耳病造成的繁殖障碍引起的。生长缓慢的保育猪达40%,这主要因断奶仔猪、保育猪蓝耳病激发圆环病毒病,特别是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造成的。经对病原鉴定检验(RT-PCR、PCR、细菌分离和PCR),确诊此例为蓝耳病毒感染。

3 综合防控

3.1 封场,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猪场;病猪舍饲养员禁到其他猪舍;尽快隔离病猪,及时进行治疗及大群预防;加强消毒,圈舍用劲碘、青净农场轮换消毒,隔天一次,舍外环境用3%烧碱溶液隔2d消毒一次(将环境彻底打扫干净后再消毒)。

3.2 14~18日龄仔猪同时注射蓝耳病弱毒疫苗和圆环病毒病灭活苗各1头份(一边一针)。

3.3 母猪产后14 d(与仔猪同时)注射“蓝克清”1头份,产前45 d注射“圆克清”1头份,隔3周再注射一次“圆克清”。

3.4 两个种猪场的蓝耳病感染猪(断奶后发烧、出现神经症状、皮肤发红、耳边发紫的)111头、隐性感染猪(临床症状不明显的)72头及假定健康猪42头在2010年10月2日和10月5日普注蓝耳弱毒疫苗(蓝克清),在10月 17~18日对断奶(40~50日龄)猪813头普注蓝克清,在10月10日对14日龄仔猪154头同时注射“蓝克清”和“圆克清”各1头份(一边一针)。注射后蓝耳病感染严重的111头猪死亡63头,死亡率56.76%,隐性感染猪72头死亡11头,死亡率15.28%,假定健康猪42头死亡3头,死亡率7.14%,14日龄仔猪154头,死亡12头死亡率7.79%。

3.5 加强仔猪免疫。对初生仔猪实行母乳前超免1头份猪瘟疫苗,1日龄伪狂犬疫苗滴鼻1头份(每个鼻孔0.5头份),7日龄和21日龄分别注射喘气疫苗1头份。

3.6 针对母猪流产、高死胎率、高返情率的症状,建议做好母猪配种前后的保健和免疫。

3.6.1 加强蓝耳病的防疫,在母猪断奶前或配种前加注一次蓝克清,1.5 头/份。

3.6.2 每1t饲料中添加氟诺米(种猪型)250 g+产科型倍克林500g+强生灵200g(产科型倍克林在产前、产后各用一周,其他药物连续饲喂28d)。

3.7 弱保育猪在保健料中添加民生速补维他(每200 g教槽料加 1kg),

3.8 针对性强的保健程序可配合免疫程序达到控制疫病的目的。

要使猪场保持正常生产,除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外,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免疫程序做好保健和防应激工作,可在每次转群、断奶、注射蓝耳病疫苗前,做5~7d抗应激保健。

3.8.1 断奶仔猪转群7d的保健,每1 t饲料加福宁精品400 g+氟诺米(呼吸型)400 g+小苏打200 g+强生灵1000 g连续饲喂7d。

3.8.2 保育猪转群7 d保健,每1t饲料加福宁精品400 g+强力美400 g+小苏打200 g+爱猪强S 1000g+瘟克舒1000g,连续饲喂7d。

3.9 使用优质玉米原料饲喂,应用质量有保证的霉菌吸附剂。

4 效果

4.1 通过综合防控,猪场取得了初步防治成效

4.1.1 种猪一场从10月10日开始按照新的免疫程序注射蓝克清和圆克清后,基本控制了保育猪的死亡情况(11月死亡的45头保育猪都未注射圆克清),11月份产房死亡的139头猪中,有70头属上月产仔三舍断奶后未转走,由于其日龄超过,未注射蓝克清和圆克清,实际产房死亡猪69头。

4.1.2 种猪二场11月份保育猪死亡增加是因为对蓝耳病隐性感染猪普注后激发其加速死亡。种猪二场在仔猪14日龄注射蓝克清和圆克清后,除个别弱仔外,基本未出现死亡。注射之前有白痢现象的14日龄猪,注射蓝克清和圆克清后拉白痢和黄痢的现象基本消失。

4.1.3 种猪一场10月转出保育猪312头,11月转出保育猪591头;种猪二场10月份转出保育猪688头,11月份转出保育猪812头。育肥场育肥猪10月份死亡115头,11月份死亡61头。

这些数据说明:在控制猪场产房仔猪和保育猪死亡率、弱仔率中,蓝克清和圆克清起了作用。

4.2 2011年1~4月种猪一场生产情况

4.2.1 2011年1~2月保育猪存活率低的原因是冬季寒冷,猪场注重保温,忽略了空气流通而引发死亡。产房低劣的空气质量导致猪支气管与肺泡组织发生炎性充血与水肿,而病原微生物在此积聚,造成转入保育舍的保育猪抵抗力严重降低。大部分保育猪发病症状是有蓝眼眶,不同程度的呼吸加快。实质器官和免疫系统受损是保育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4.2.2 2010年11月底,针对母猪流产、返情高的情况采取措施后,次年元月母猪的生产基本恢复正常。

4.2.3 针对母猪高死胎率所采取的配种前加注一次蓝克清以及加强配种前后的保健后,死胎率高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4.2.4 该猪场通过利用蓝克清、圆克清对母猪、仔猪同时用药,并配合有针对性的保健措施,猪场的整体生产情况有了大幅好转,4月份产房仔猪存活率达94.8%、保育猪存活率达97.3%。

5 体会

5.1 如猪群正处于蓝耳病发病高峰期,应在确诊猪只无猪瘟后再普注蓝克清。

5.2 普注蓝克清时,应对猪群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保健。

5.3 要防控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首先要做好猪瘟、口蹄疫、猪喘气病、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等免疫的疫病工作。

5.4 猪场要保持相对稳定,减少猪只应激。

猜你喜欢
头份耳病种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