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1例

2011-04-13 08:51未,王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脓腔亚急性甲状腺炎

孙 未,王 军

患者,男,12岁。于2009-09-29因发热伴咽痛、颈部肿胀10 d入院。患者15 d前受凉感冒后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咯少量白痰,最高体温39℃,曾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7 d(具体药物不详),体温有所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后逐渐感觉颈部疼痛及肿胀,吞咽困难,查甲状腺激素升高,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应用“泼尼松”10 mg/d治疗,症状加重。门诊专科查体:体温37.8℃,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甲状腺Ⅲ度肿大,以左侧为重,质硬,张力高,触痛明显,伴红肿热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手震颤(-)。实验室检查 : 甲 状 腺 功 能 :TSH 0.058 mIU/L,T3 3.901 μg/L,T4 216.259 μg/L,FT3 8.303 pmol/L,FT4>80 pmol/L。2009-09-29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15.3×109/L,N 0.70,M 0.10%,L 0.18。甲状腺彩超提示:左侧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散在低回声区并血流信号丰富;左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门诊以“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收入病房。患者入院当日再次出现高热,体温39℃,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洛美沙星+替硝唑治疗,效果差,体温无明显下降,经退热药物及物理降温后,体温下降至37.8℃,于入院第2天复查血WBC 13.91×109/L,N 0.77,L 0.15, 复查甲状腺功能:TSH 0.014 mIU/L,T3 2.16 nmol/L,T4 149.8 nmol/L,FT3 6.91 pmol/L,FT4 31.31 pmol/L。TPO 5 U/ml,TG 100.5 ng/ml;复查甲状腺彩超检查:左侧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大小约4.11 cm×3.11 cm×5.54 cm,形态失常,包膜不光整,内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低回声区,范围约3.38 cm×1.41 cm、3.3 cm×1.54 cm(低回声区较前次范围增大),边界欠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小片状无回声区(最大约0.5 cm),血流信号丰富。右侧及峡部甲状腺形态大小基本正常,实质回声尚均匀,腺体内血流信号尚可。左侧颈部、颈后部及甲状腺深层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回声,分别约:1.74 cm×0.59 cm(颈部)、2.5 cm×0.7 cm(颈后部)、0.53 cm×0.47 cm(甲状腺深层),边界尚清,内回声减低,血流信号丰富。结果显示:左侧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并不规则低回声区;左侧颈部、颈后部及甲状腺深层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及峡部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进一步行甲状腺CT显示:左侧甲状腺正常形态消失,相应部位见较大低密度影,大小约5.1cm×3.5cm,CT值约40~61HU,连续13个层面,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皮下脂肪层模糊,其内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影,部分病变向下突入胸廓入口;气管左侧壁受压右移;右侧甲状腺未见明确异常;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似见多个结节影。提示:左侧甲状腺区域异常密度影,首先考虑感染性病变。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内多个结节,考虑肿大淋巴结。入院第3天在B超引导下行左侧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出黄白色粘稠脓液约2 ml,送细菌培养。确诊化脓性甲状腺炎。转普外科于当日下午行手术切开引流。术中探查发现左侧甲状腺腺叶饱满,有囊性感,术中穿刺抽出较多量的脓性液体,术中诊断为左侧甲状腺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沿腺叶中央最为饱满处切开,可见大量的脓性液体溢出,分离脓腔内间隔,将脓液尽可能吸除,给予1%碘伏溶液、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向脓腔内填塞纱布引流。术后继续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术后第2天体温降至正常,术后第3天复查血常规正常。住院15 d痊愈出院。

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临床极为少见,症状、体征不典型。本例初期症状类似呼吸道感染,后误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给予泼尼松治疗,使情加重,随病程演变逐步出现甲状腺脓肿,最后经引流、抗感染治疗而痊愈。

猜你喜欢
脓腔亚急性甲状腺炎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置管引流在治疗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