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手外伤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

2011-04-13 08:51陈淑琴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伤情新兵军人

陈淑琴

笔者所在科作为全军手外科中心,自2005-01~2010-06共收治军人手外伤住院患者272例,通过分析军人手外伤患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01~2010-06共收治军人手外伤患者272例,其中男236例,女36例;干部28例,士官74例,战士170例;年龄17~38岁,平均21岁。军龄<1年119例,1~3年77例,>3年76例。伤因:军事训练伤216例,工作伤28例,体育锻炼伤16例,其它12例。诊断:关节损伤60例,软组织损伤57例,骨折48例,神经肌腱伤39例,手指离断伤36例,其它32例。住院时间最长42 d,最短3 d,平均9.5 d。

1.2 军人手外伤特点分析

1.2.1 军人手外伤患者军龄短者比例高 本组272例军人手外伤患者,入伍1年内新兵119例,占43.75%,军龄<3年患者共计196例,占72.06%,手外伤患者新兵比例明显偏高。分析原因可能与新兵多为独生子女,入伍前缺乏体育锻炼,短期内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及紧张的部队工作生活有关[1]。

1.2.2 伤因多样化伤情复杂 本组统计手外伤发生原因以军事训练伤占多数,另外有工作致伤、体育锻炼致伤等。伤情由于兵种不同、军事训练场所不同及伤因不同而导致轻重不一,有的患者原发伤虽不严重,但伤口受到海水浸泡,有的因受伤环境复杂伤口污染严重,还有患者因受伤地距医院较远耽搁时间长而使伤情复杂。

1.2.3 伤后患者角色强弱两极分化 近几年的新兵多为独生子女,有些新兵缺乏必要的挫折训练,心理素质较差,手外伤后往往极度恐慌害怕,不知所措,有的患者尽管伤情并不严重,却表现出恐惧焦虑,甚至不配合治疗护理,事事需人照顾,出现患者角色强化现象。相反,有的患者认为自己是一名军人,应该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伤后拒绝治疗,手术后不遵从医嘱,不能够严格卧床或保持伤肢固定不动,表现出患者角色弱化。

1.2.4 偏远部队患者后续治疗困难 手外伤术后一般2周拆线,伤口愈合,患者即可出院,但手功能的恢复需要半年左右持续的康复训练,随着伤手愈合阶段的不同,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都不相同,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评估和康复指导。偏远部队特别是山区、海岛部队,由于路程远行程不方便等原因很难保证患者定期复查,对患者手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针对新兵特点,健康教育及时化 军人手外伤患者入伍3年以内者占大多数,很多患者以前从未到过医院,对医院环境陌生加上突如其来的伤情,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和不知所措。护士应根据患者特点,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及时开展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接诊后及时查看伤情,测量生命体征,按医嘱进行术前准备,同时安慰患者,为患者解释医院环境和必要的治疗手术过程等住院须知和注意事项,为患者安排好病床、餐饮和生活必需品,告知患者自己是他的责任护士,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告诉责任护士得到帮助或解决,使患者消除恐惧不安,及时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配合治疗护理。2.2 根据不同伤情,健康教育多样化 手外伤的伤情不同,治疗护理处置方式也完全不同,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伤情需要进行教育指导。断指再植术后需要绝对卧床7~10 d,期间大小便吃喝都不允许坐起来,有些患者缺乏耐心,特别是看到同室病友术后可以立刻下地,便坚决要求起床活动,护士需要进行及时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断指再植术后下床活动可能导致再植的血管发生危象,使再植的手指坏死造成终生残疾,使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对肌腱松解患者,伤手术后24 h内必须进行活动训练,容易引起伤口剧痛,活动训练前护士除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镇痛措施[2],还应该告知患者及时的活动训练可以预防肌腱的再次粘连,保证手术效果,使患者从心理上克服疼痛的恐惧感,树立信心进行有效训练。

2.3 做好心理测评,健康教育科学化 根据新兵患者入院后患者角色容易两极分化的特点,在心理医师的帮助下,自制了简单易行的心理调查问卷,对每位患者在进行入院评估时进行问卷测评,根据测评分值,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容易产生患者角色强化者,进行以安慰、开导、鼓励为主的健康指导[3],例举患者熟悉或者还在住院的恢复良好的病例,用现实病例现身说法增强患者信心,平时多注意观察,在患者取得进步或战胜困难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容易产生角色弱化的患者,及时讲解伤后治疗护理和休息的必要性,强调如不严格遵守医嘱可能产生的后果,健康教育以危险意识性教育为主[4],使患者从心理上认识到不遵从医嘱的严重危害,主动按健康指导的要求进行治疗护理配合。

2.4 重视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全程化 由于手外伤术后手功能的恢复需要长期的正确的康复训练[5],因此,出院指导是手外科护士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护士必须在患者出院前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讲清康复训练的目的和重要性。为保证患者出院后得到定期的及时的不间断的手功能评估和康复训练指导,出院前为每位患者建立复查随访指导记录。部队距医院较近的患者,责任护士告知回医院复查时间,并在复查日期的前一天再次电话通知和确认;对于部队较远路程不便的患者,出院时根据病情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录像光盘,定期电话咨询手功能恢复情况,或通过远程医学信息网络进行远程会诊,评估手功能,指导康复训练。定期下部队随访,建议患者单位根据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制定军事训练和日常工作项目,做到健康教育全程化,保证每位患者手功能最大程度恢复。

[1]于彩云,刘 倩.某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的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B):67-68.

[2]陈淑琴,朱晓苏,张立锦,等.早期主动活动对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25-727.

[3]赵小斐,魏化冰,陈劲松,等.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危机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下旬):7-9.

[4]安利杰,武爱萍,杜艳英,等.指示性与危险意识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51-52.

[5]陈淑琴,张海生.断指再植患者手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下旬):72-74.

猜你喜欢
伤情新兵军人
新兵,请入列!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军人就该这个样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军人“四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