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几点措施

2011-04-13 05:00余元忠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乡镇疫病防疫

余元忠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射箭乡兽医站,四川 广元 628008)

扎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的强制免疫,是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作为畜牧工作部门,必须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 主动出击,全力争取政府对防疫工作的领导支持

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防疫部门、养殖业主和村组配合,更需要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业务工作部门一定要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切实解决好强制免疫劳务费、防疫组织动员、动物应激反应死亡补偿、应急物资设施储备、必要工作经费、考核督促等6大具体问题,为防疫工作打好基础。

1.1 推行“五道清”的动物防疫模式,给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动物防疫一个平台 在集中防疫期间,由乡镇派干部驻村牵头,本村的村组干部、部分有威信的群众代表和乡镇、村防员参加,每村至少组织一个以上的动物防疫组,实行专群结合,挨家逐户的,由组干部组织人员,兽防员打针,村组干部背上喷雾器消毒、免疫登记(建免疫档案),村组干部按规定代收消毒劳务费,乡镇村组干部共同调解防疫过程中的纠纷,使“打针、消毒、建档、收费、纠纷调解”五道工序一起完成。

1.2 推行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政府申报验收制 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组织群众全面完成动物防疫工作,及时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提出验收申请,逾期未完成动物防疫工作或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验收申请的,将不予验收。政府和部门承诺目标、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的绩效工资、村级防疫员的劳务费等都要与之挂钩。

2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不失职、不缺位

2.1 集中精力抓好春防、夏防和秋防集中免疫工作

2.1.1 认真落实“人、财、物”三到位,全力做好各类畜禽疫苗、消毒药和防治辅料的组织供应工作,保证集中防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特别是基础免疫,一定要采取措施,保证群众需要时能够买得到。

2.1.2 坚持“五统一”、“四配套”和“五不漏”原则,进一步规范免疫操作,严格免疫程序,保证免疫质量。

2.1.3 要坚持防疫、消毒“两手抓”。要对有劳动能力的养殖业主采取基层站监督,农户自己消毒的办法。对那些没有劳动力或劳动力不足者采取站上统一组织村防员消毒,并按物价部门核定标准和消毒面积收取一定的劳务费,决不允许按户、人头平摊消毒费。同时,所收费用要严格管理,只能用于消毒的劳务费,乡镇畜牧兽医站决不允许从中再抽取费用。

2.1.4 依法按乡、村、户(场)建立畜禽养殖档案,根据免疫档案,适时对漏免、新补栏或需加强免疫的动物进行补免。

2.1.5 在集中防疫工作结束后适时进行抗体监测,特别要加强对规模场(户)的监测,并全面做出防疫绩效评价,对抗体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进行补免或加强免疫,确保抗体滴度。

2.1.6 全面推进动物标识溯源管理,做到耳标、脚环佩戴和免疫证发放率达100%,畜禽疫病死亡率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

2.1.7 加强免疫信息报告。在春防、夏防和秋防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要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及时报告情况,并及时反馈免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落实免疫责任制,针对免疫工作,细化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一旦发生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加强督查督办,认真组织开展对乡镇政府、乡镇畜牧兽医站履职情况的督查督办、明查暗访。要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户)、重点环节及偏远地区的督查,保证防控责任主体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

2.2 加强引种监管严防外疫传入 要将防控关口前移,落实综合防控措施,严格按照异地引种程序,严防输入性疫情发生。要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验证查物、堵源灭疫,一旦发现疑似疫情,按规定及时上报,及早处置。要严厉查处引进动物后就卖出的行为。

2.3 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市、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要全面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执法重点。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加大对饲养、流通、屠宰、加工、销售、仓储等环节的监督执法力度,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进一步宣传动物卫生法规,树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新形象,达到以检疫促防疫、以处罚促规范、以执法保安全的目的。对产地检疫环节的现场检疫必须按照检疫规程工作到位,屠宰环节入场、宰前和宰中的同步检疫必须到位。对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必须严格按照“四不准一处理”制度监督到位,严防病死动物及产品进入流通。要加强对活禽市场的监管,实行鸡和水禽分区经营,活禽交易与屠宰经营分开,逐步做到“禽不过夜”。要定期对市场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在市场中循环。

2.4 做好应急准备,果断处置疫情

2.4.1 完善和细化应急预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都要有相应预案。重要节假日和敏感时期,要制定专项补充预案。各项预案要科学合理,细化具体,便于执行。要强化应急准备。

2.4.2 建立健全应急预备队,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定期检查和补充物资储备。要加强应急值守,保证信息畅通。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控制和扑灭。

2.4.3 完善应急指挥系统。进一步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增强应急指挥手段,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动预案,及时采取各项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4.4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重点强化种畜禽场、交易市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地区疫情监测工作,扩大监测范围,加强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坚决消除疫情隐患。要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作为动物群体保护水平、科学指导免疫工作的重要依据,发现动物群体保护水平下降,要立即实施补免。对检测出的阳性动物,除按规定进行处置外,还要开展疫情追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

3 努力创新“三入四化”防疫工作新模式

“三入”即入户、入村、入心通过市动物疫控中心官方网站的远程专家在线系统,让养殖户在家24小时都可得到专家的在线指导,使动物养殖、疫病防控专家入户。全面建立村级兽医服务站点,解决好基层兽医有地方服务的问题,让疫病防控、疫情观察阵地入村。通过有计划、分层次的法规和疫病防控技术、应急处置技巧的大规模培训,让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常用的法律法规,做到能执法、会执法,让疫控人员掌握必需的技术技能,做到能服务、善服务,使法律、技术深入人心。“四化”即执法的网格化、溯源电子化、档案电算化和监测装备化。在动物卫生执法上,通过科学规划建设报检点,实现人员统配,信息共享,促成动物卫生执法由现在的乡镇间平行化、块状化执法向乡镇间、县区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交叉化、网格化转变,杜绝动物卫生监管上的“盲区”。通过强化畜禽标识管理,强化信息录入与管理,实现动物来源可追溯的电子化。按照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养殖小区、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有条件的散养农户这样的顺序,通过开发或引进电脑软件,把养殖档案、国家动物强制免疫疫苗管理档案录入电脑,实现档案的管理电算化。通过配置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使疫情观察更加现代化,以提高科学性和精准率。

猜你喜欢
乡镇疫病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