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22例临床分析

2011-04-14 04:03朱定俊刘金平袁小琴荆州市胸科医院内三科湖北荆州4341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4期
关键词:肺病空洞结核

朱定俊,刘金平,袁小琴 (荆州市胸科医院内三科,湖北 荆州434100)

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下称NTM)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它分枝杆菌[1]。NTM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皮肤黏膜等途径侵入人体,可引起无症状的感染或引起肺、消化道、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淋巴结等疾病。致病性的NTM主要侵犯肺部[1],引起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间住院及门诊病人痰培养分枝杆菌 (亦称抗酸杆菌)阳性的749例中菌型鉴定为NTM的22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2例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0~75岁,平均55.6岁。基础疾病:肺部疾病史2月~30年,支气管扩张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支气管哮喘1例;曾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9例;合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合并银屑病1例;疑似合并韦格氏肉芽肿1例。主要症状:咳嗽15例,咯白粘痰13例,咯血 (少量至中等量)10例,发热4例,活动后气促1例。

1.2 胸部CT表现

病灶位于两侧者14例,左侧3例,右侧5例。病变位于上肺野16例。索条状阴影6例,斑片状阴影4例,空洞阴影12例 (均位于上肺野,10例为薄壁空洞,2例为厚壁空洞)。有胸膜改变者6例,其中胸腔积液2例,均为少量,很少播散病灶。

1.3 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

表1 22例常用一、二线抗结核药耐药状况

采用BacT/ALERT 3D快速分支杆菌检测系统进行初培养,再用0.5%对硝基苯甲酸 (PNB)鉴别培养基培养,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在痰抗酸杆菌培养阳性的749株细菌中,NTM 22株,占2.94%。本院实验室按规程常规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S(链霉素)、H (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四种药物药敏试验,2009年后又加做了Lfx(左氧氟沙星)、Km (卡那霉素)、Cm (卷曲霉素)、P(对氨基水杨酸钠)、Pto(丙硫异烟胺)等二线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22例均不同程度耐药,其中2例对9种药物均耐药,详见表1、表2。

1.4 治疗方法及结果

22例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根据药敏结果调整化疗方案,选择4~5种敏感药物治疗,疗程2年。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影像学及痰细菌学 (痰涂片3次以上或痰培养)变化。经治疗6月以后痰菌阴转14例,占63.64% ,空洞闭合4例,闭合率33.33%,病灶吸收20%以上的15例,占68.18%。22例中有9例曾经被诊断为肺结核,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治疗多年,虽然部分患者症状短期内缓解,但胸片病变无明显吸收,部分病例痰菌仍反复阳性,后更改方案为阿米卡星、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联合治疗1年,痰菌阴转6例。13例经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利福布汀、丙硫异烟胺治疗后痰菌阴转7例。有2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且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而死亡。

表2 22例抗结核药物耐药分布

2 讨 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90%以上是引起NTM肺病[2]。近年来,NTM肺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美国ATS在15年内先后发布了三版关于NTM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指南[3]。我国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也分别于1988年及2000年制定了NTM病的诊断标准。

NTM肺病的临床症状、X线影像、痰涂片、PPD试验、病理学检查都酷似肺结核,临床上对两病的鉴别诊断极为困难,本组在痰培养结果回报之前,基本上均未能与肺结核相区分。NTM肺病起病缓慢,以咳嗽居多,其次为咳痰,咯血可为大咯血或痰中带血,亦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病人无症状,病程可迁延几年至几十年,本组最长1例达30年。胸部CT表现,据文献报道,病灶主要在上叶 (占90%),且右上病变两倍于左上肺,单侧性为主[2]。本组累及双肺14例,占63.64%,上中下野均累及12例,占54.55%,与文献报道的不一致,可能与本组样本小、病程长等因素有关。但也有报告[4]NTM肺病两侧性病变多见,常以上叶尖、前段为多见。NTM肺病易形成空洞,本组12例形成空洞,占54.55%,均为上肺野空洞,说明早期病变可能多存在于上叶。与肺结核比较,NTM肺病影像学常表现为:①薄壁空洞,尤其是胸膜下空洞,周围常少有实质性浸润;②支气管播散少见而常为邻近局部扩展;③病变部位邻近胸膜明显增厚而胸腔渗液罕见[5]。

NTM肺病的诊断依靠从痰中分离培养出分枝杆菌,再作菌型鉴定,但须注意,健康人群的呼吸道亦时有存在[2],故应结合症状、胸部CT检查,有活动病灶才能做出诊断。

治疗用药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选择,本组统计发现一线药物的耐药率非常高,几乎都在80%以上,异烟肼的耐药率更是达到了100%。因此,对一线药物治疗效果差的肺结核病例,应考虑为NTM肺病的可能,应及时行痰分支杆菌培养及菌型鉴定。

本组诊治22例,痰菌阴转14例,有效率达63.64%。此结果提示,NTM肺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4~5种有效的药物,联合治疗,并坚持规则用药,大部分治疗有效,可临床治愈。

近年出现了一些抗生素新药,其中一些对NTM病有效,如利福霉素类的利福布汀 (RBT)、苯恶嗪利福霉素1648(KRM-1648),氟喹诺酮类 (FQ)的司帕沙星 (SFX)、莫西沙星 (MFX),新大环内酯类的克拉霉素 (CLA)、罗红霉素 (ROX)、阿齐霉素 (AZI),另外还有头孢菌素类的头孢西丁(CXT)、头孢美唑 (CMZ),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imipenem,IPM)等,可考虑选择使用。

[1]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断与处理指南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1):650-653.

[2]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 .现代结核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92-642.

[3]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eterial Diseases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5:367-416.

[4]马玙,王敬 .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的鉴别 [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3):301-302.

[5]马玙,朱莉贞,潘毓萱 .结核病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4-339.

猜你喜欢
肺病空洞结核
锻造过程中大截面塑料模具钢中空洞缺陷的闭合行为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一度浪漫的结核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空洞的眼神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