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促进民族体育的继承与发扬

2011-04-15 02:11唐旻君
科教新时代 2011年4期
关键词:继承

唐旻君

【摘要】中华民族体育活动古朴、浑厚,深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但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中华民族体育在我国处境令人堪忧!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促进民族体育的继承与发扬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民族体育;继承;发扬

【Abstract】Chinese sports simple, rich, deeply loved by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but the stat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situation is worrying in our sport! In this pape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promote national sports inheritance and make a few personal view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National Sports; inheritance; forward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4-0074-02

一、前言

中华民族体育活动古朴、浑厚,具有艺术性、娱乐性强等优点,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其来源于民间,服务于生活,同时锻炼了身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传承、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记得有位先哲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世界文化瑰宝;今天的民族体育在其发源地,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现在的中学生对民族体育的认知度不高,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也未将其纳入教学活动之中,民族体育现状令人堪忧。

二、民族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民族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他的范围局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活动多集中在喜庆、丰收季节、农闲、宗教祭祀活动之中。

1、娱乐性强,竞技性不足。

其强调的是参加者身心充分放松,在力量强度较低的环境中完成体育比赛;不能有效地激发参与者的兴奋度,从而使身体素质的煅炼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节奏慢、对抗性差、激烈程度较低。

现代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年代,对力量、对抗有种与生俱来的偏爱,民族体育活动因其节奏慢、对抗性差,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反之现代竞技体育活动以其高强度对抗、人仰马翻的视觉冲击,既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学生未来生活博弈场景的一种预演。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3、技巧性高,不易掌握。

民族体育煅炼活动主要体现在对于项目技巧的掌握,现阶段学生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应试及升学的压力较大,老师、家长留给孩子们课余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们没有多少时间来练习技巧,因而短、平、快的项目往往成为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

三、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路

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承担民族体育继承与发扬的主阵地之一。而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这种要求,如何看待这些弊端并予以解决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民族体育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纳入文化教学中。

中学时期学生以文化知识学习为主,可将民族体育纳入历史课的教学范畴中,这样就向学生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民族体育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是人们喜、怒、哀、愁的形体表达方式。通过运动来渲泄自己的情绪,以求得以良好的心态来迎接生活的挑战。

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意识到民族体育知识的重要性,这样使之留在脑海里,凝固在心中,同时对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提供了知识积累。

2、结合电教手段,提高学生对民族体育的认知度。

运用电教手段,能更直观、准确、形象地演示民族体育活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更加形象化、直观化,也便于学生们在今后的练习中更易于掌握。民族体育的起源过程,也是当时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民俗发展的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用图像的形式回放历史画面,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重温历史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而且还加深了这段历史的认知度。

中华民族的历史场景,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掌握新知识的欲望,这对学生了解民族体育、学习民族体育将会起到突出的作用,对传承民族体育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把握民族体育特点,有机融入在现代体育教学活动之中。

①课前准备活动。

当前中学体育授课程序是,准备活动——教学——放松活动,准备活动是以慢跑、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操、韵律操、伸展性练习、一般性游戏等为主,通过准备活动使身体发热,使身体机能逐渐调动到工作状态,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不难看出,准备活动节奏慢、强度低与民族体育的一些项目性质相近,例如老鹰捉小鸡、抛砂袋、秧歌等项目,教师可以将这些符合准备活动特点的民族体育项目,融入到运动准备活动的教案之中。

②课后放松活动。

授课活动结束后,进行放松活动。所谓放松活动是指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转入到相对安静状态的各种缓和运动,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时,人体时常处于激烈、紧张的练习中会导致人体疲劳,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疲劳、动作不协调、肌肉僵硬疼痛;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呼吸不稳定等现象;运动后充分做好放松活动,对促进疲劳消除,调整内脏器官和心理放松有很好的功效。放松运动较之准备活动其强度更低,利用民族体育之跳橡皮筋、跳房子及踢毽子等进行放松运动,同学们不仅达到了放松的效果,还从中找到了乐趣。

③找准合适项目予以重点突破。

课前准备活动、课后放松活动、课外活动所融入的民族体育项目;因项目的局限,其更注重的是游戏性和娱乐性,是将民族体育引向现代体育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力度还稍显欠缺,在大力提倡发展民族体育事业的同时,必须将着力点引向纵深,引向更能代表民族体育精髓、引向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项目上来,强度不仅要高点、同时还要具备娱乐性与观赏性强的特点。这样同学们会不自觉的提升对民族体育活动的兴趣,对增强同学体育煅炼的效果有积极的帮助。因此选择一两项符合本地区实情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科目来向学生传授,势必会对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意义深远。

④对民族体育有兴趣的同学,应提供重点帮助和辅导。

通过几年的体育教学活动,不断培育民族体育的土壤,势必涌现出一批对民族体育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在探索与发现过程中,老师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些对民族体育有兴趣的同学,应予以重点培养,利用课外活动加深兴趣生的运动能力:①因地制宜,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状况,开设学生们兴趣高、运动量适宜的民族体育项目活动,并配备体育教师现场辅导;②学校组织民族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民族体育训练;③积极开展班、组比赛,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民族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④建议在体育院校(系)招生过程中,将民族体育项目内容纳入考核科目之中。

四、结束语

华夏文化的璀璨明珠,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中华民族体育,这朵人类文明的奇葩,在我国处境令人堪忧!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使我们能清醒的意识到现实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对民族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各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以振兴民族体育为己任,切实加强民族体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继承
浅析山东茂腔的起源、发展与继承
论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继承流转性
试论甘温除热
中国传统节日符号化再设计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