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应注重在选修性项目中发展学生个性

2011-04-22 02:28吴宁晖
海峡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课体育教师

吴宁晖

体育课应注重在选修性项目中发展学生个性

吴宁晖

福建铁路机电学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要提高在校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上好体育课并在体育课中增加选修项目,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既可以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需求,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 选修性项目 学生个性 健康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实践迫切要求我们将教学过程由机械、单一的认知性教学和被动的接受性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转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中职初级阶段的体育课教学,仅局限于注重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教学实践依旧停留在认知单一、被动接受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心理上需要与接受的事物,才有可能使其个性得到发展。根据这一理论原则,我们认为,中职体育课教学应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选修性项目并将其贯穿于教学中,使学生精神个性向人文个性发展、自在性格向自由性格发展。

1 尊重个性选择是“选修项目”的前提

人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个性差别,而青少年的个性差别尤其突出。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文化教养的差异,学生的性格差异也就可以说“一人一世界”。由于个性的不同,学生面对体育活动项目也是各有喜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既尊重教学的统一性,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性,而实行选修教学项目是解决这种差别的较好方法。其次,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驱动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同时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教材的选用也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

2 引导个性选择是“选修项目”的关键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后,心理和生理需求就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主要通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不会满足现状,会有新的需求和目标,所以,在中职阶段积极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身心上的满足和追求,有利于学生的精神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形成。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有的学生有英雄主义气概而缺少基本条件;有的学生有条件又可能疏于懒惰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只有引导好了,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才会自觉地去约束和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才会为追求自己的兴趣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听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投入体育锻炼之中。所以,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教学,既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又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它其实是一个“以美促健,以健审美”的过程。

众所周知,运动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但鲜为人知的是,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运动的影响。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日常可从事的运动项目很多,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纠正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培养健全性格有特殊的功效。以下是8种性格类型的人所适宜选择的运动项目:

2.1 紧张型。这些人要克服性格缺陷,应多参加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比赛活动。因为赛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心慌失措,从而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好处。

2.2 胆怯型。这类人胆子小,做事怕风险,怕难为情,动辄害羞脸红,性格腼腆。这些人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拳击、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活动项目。这些活动要求人们不断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胆子就会变大,为人处世也就能够从容了。

2.3 孤僻型。这类人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应少从事个人化的运动,多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能增强自身活力和与人合作精神,逐渐改变孤僻性格。

2.4 多疑型。这类人办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可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跳高、跳远、拳击、摩托、跨栏、击剑等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要求运动者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判断准确、当机立断,任何多疑、犹豫、动摇都将导致失败,通过训练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有助于走出多疑的思维模式。

2.5 虚荣型。假如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问题,可选择难度较大或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艺术体操、马拉松等运动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不断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以克服虚荣心理。

2.6 急躁型。要克服缺陷可选择下象棋、打太极拳、练气功、慢跑、长距离散步、游泳及骑自行车、射击等运动强度不高的活动项目,这些运动不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能调节神经活动,有助于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2.7 焦虑型。如果你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得选择一些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进行锻炼。坚持锻炼一个时期后,信心就能逐步得到增强。

2.8 体弱型。这类人适宜做操,可以选择太极拳、气功等。

最后,选择项目还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而定。健康水平不同,适宜的运动项目也不同。体格强壮的青少年,可以参加任何喜爱的体育项目,例如,臂力差的人可以通过打羽毛球、器械练习等重点提高臂部力量。要想使体育锻练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锻练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时间要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三个月为一周期,进行两个周期以上才能有效。要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还要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 发现个性特点是“选修教学”的重点

随着年龄增长、生理上的发育,学生成人化的心理逐渐成熟,过去心目中的教师权威在逐渐消失,在他们之间会重新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威信人物,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权威压制学生,教你什么,你就必须学什么的强制式教学方法。因为,这样强制式的教学方法只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造成学生不愿上、不想上、怕上体育课,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疏远体育课。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选修性项目的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的锻炼项目进行练习,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性教学,通过他们的需求来获得知识。一旦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能力,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就能找到表现自我个性的“闪光点”,这样,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宜人的教育环境。

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快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在“成功——失败——成功”过程中感受到“满足——克服——新的需求”后,才能真正地领悟和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喜悦。这样的体育课才有精神感召力,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就会得到张扬。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在“选修教学”中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为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个性充分发展得到统一,应按学生的兴趣、个性分组进行选修性教学。兴趣分组法即按学生兴趣选择,组成各教学小组,由于整体成员都是因为喜爱某一项运动才自愿参加学习的,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无疑是积极的。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与安排,就能得到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尽情运动、享受,身心也会得到有益发展。但是,选修也不是无目的、无原则的“放任自流”,而是要做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而且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更好体现“教学相长”。

体育教师不是每一个教师对所有运动项目都很“在行”和非常娴熟,也有“弱势”的项目存在。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却为何非要学生什么都得学,又什么都学一点——“走马灯”式的教学,学生很难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可想而知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对学生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教学,更能充分表现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熟练地把特长发挥出来,更好地把握教材结构和特点,娴熟地传授技术和技能,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探索、提高以及对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也有利于学生从体育教师(特别是老体育教师)身上看到终身体育锻炼给生命带来心理上、生理上的最大快乐。同时也是积极引导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最好榜样,用体育教师无声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发展,对调动体育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课体育教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