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2011-05-01 08:09周宗波
质量与标准化 2011年8期
关键词:奉贤奉贤区名牌

文/周宗波

(作者:上海市奉贤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上海城市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奉贤正面临着战略接轨的重要机遇期、产业转型的加速推进期、城市功能的逐步提升期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突破期。奉贤质监系统以服务“创新转型”为主线,围绕奉贤“三区一基地”建设的总目标,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保障,按照“责任、务实、创优”工作理念,为奉贤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而努力。

一、实施“质量兴区”,服务区域经济

继续实施质量兴区战略,将质量兴区工作纳入到区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中,深化质量兴区的广度和深度,使质量兴区工作成为“三化两建设”工作的抓手,促进向质量经济的转变。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健全质量状况分析制度,从产品质量向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教育质量、医疗质量、旅游质量、食药质量延伸。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质量跟踪和监督制度,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2009年7月16日,上海市质监局和奉贤区政府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奉贤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协议》,这是市质监部门与区县政府之间签订的首个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局区合作框架协议,以市质监局组织实施的全市性质量改进和提升活动“二千一百”工程为契机,实施“奉贤区百家企业推进卓越绩效模式试点计划”,计划在2010年至2011年2年内,培育100家实践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培训100名掌握并实践卓越绩效评价标准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在框架协议下,设立了上海市首个区长质量奖,截止目前,共有两家企业获得奉贤区区长质量奖,另有3家企业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通过政府质量奖评选,引导和激励奉贤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更新管理思维,提高企业整体能力,赢得持久竞争力,从而改进和提高奉贤区综合质量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围绕奉贤特色产业,帮扶企业创建上海市名牌,提升区内企业竞争力。2010年,奉贤企业新获上海名牌8个,复评成功16个,其中包括奉贤区首个获得服务类上海名牌称号的企业。目前,奉贤区拥有的上海名牌数量在本市居第四位,达到85个,名牌保有量实现连续5年持续增长。

二、立足职能优势,服务产业转型

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具体要求,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研究行政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创新监管模式,从2006年开始设立了8个基层质监所,工作面覆盖全区8个镇、6个开发区,改坐守机关办公为深入基层服务,把质监工作前移到基层,就近就地快速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加强对民生领域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开展诚信建设工作,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为区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检验技术能力,推进科技兴检,积极配合区政府争取国家级新能源和智能电网国家质检中心(风电、光伏、输配电国家中心) 落户奉贤,引导产业集聚。

以成功申请“奉贤黄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引领,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目前,奉贤区共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家、市级11家,覆盖了区内粮食、水产、水果、蔬菜、畜禽、花木等主要和特色农副产品,探索开展“服务标准化”、“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出市级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2家。

三、保障公共安全,服务社会民生

作为城市公共安全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奉贤区食品生产、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的安全,是质量技监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食品生产安全方面,积极开展“打违除患”食品生产安全专项行动,严格执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证后监管力度,加强乳制品含乳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对区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实行派员驻厂,监督、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推动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设备的监察,积极推行分类分级监管新模式,逐步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由侧重设备监察向责任监督的转变,巩固应急联动机制,督促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对列入“双打”对象的生产企业开展全面检查,以区域整治和专项检查为重点,坚持打服并举,做好事后教育指导,有效打击、主动服务,确保“双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奉贤奉贤区名牌
撕名牌
奉贤第一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特性研究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悦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提升少先队员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
从“阅读”走向“悦读”——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以阅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
我喜欢的一句话
企业名牌
为全球城市建设奉献奉贤新高度
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我的家乡叫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