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

2011-05-10 13:30王海萍张庆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脑瘫痉挛姿势

王海萍 张庆梅

郑州市儿童医院 郑州 450053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1]。脑瘫中的痉挛型占全部疾病的70%~75%。临床特点: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头、颈、躯干部的姿势异常,缺少四肢的灵活性活动,易出现关节的挛缩和变形,可随着成长而发生关节挛缩变形,显著特点为上肢内旋后伸拇指内收、握拳,下肢内收内旋、屈膝尖足等,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我们针对其病情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91例患儿均取材于2007-06~2008-

06我科诊治的206例小儿痉挛性脑瘫,男 146例,女60例;按年龄分组:<3个月组 48例,3~6个月组 31例,>6~12个月组71例,>12个月组54例。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脑瘫》脑瘫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一过性运动落后;(2)进行性疾病,如感染、营养不良、脑部疾患;(3)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

1.2 方法我科对19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药熏蒸、水疗、引导式教育、针灸、封闭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护理,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护理目的:采用一些适当的措施去帮助痉挛型脑瘫患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功能改善,解除或减轻肌肉痉挛,降低过高的肌肉张力,恢复肌力平衡,以促进主动运动锻炼,改善步态,提高日常生活动力。

2 护理措施

2.1 日常生活护理(1)在抱痉挛性下肢瘫患儿时,应手托患儿臀部,并扶住肩背部,将患儿竖直抱在怀里,两腿分开,分置于家长两侧髋部或一侧髋部的前后侧,从而达到牵张下肢改善痉挛内收的目的。(2)更衣生活护理及训练:更衣时应注意患儿的体位,通常坐着脱衣较为方便。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更衣时患儿坐姿,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3)进行卫生梳洗训练,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并逐渐教会患儿排便前能够预示,学会使用手纸,穿、脱裤子等。

2.2 睡眠姿势的护理脑瘫患儿由于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头位常倾向一侧,且紧贴枕头,长久保持这种姿势将会引发脊柱关节变形。痉挛性脑瘫患儿睡眠应以侧卧位为主,可使痉挛肌肉的张力得到改善,有利动作的对称。

2.3 饮食护理正确的喂食方式是患儿以后语言发育的重要基础。喂食时患儿头后仰进食容易导致异物吸入,所以患儿应保持半卧位,头部由抱者支撑处于中线位置,肩背部由前臂承托,双手被放在身体前面,整个身体的姿势显得相对对称,喂食也就比较容易进行。颜面肌肉痉挛、口腔闭合困难患儿,要用汤匙喂食,可用食指与中指夹住患儿的下巴,缓缓用力上抬,使患儿的嘴闭合,也可以用拇指和中指托住下巴用力缓缓上抬,使患儿的嘴闭合。指导家属注意对患儿的保暖,餐具、奶具定期煮沸消毒。

2.4 皮肤护理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脑瘫患儿因长时间卧床,应帮助患儿翻身,及时清理大小便,防止压疮发生。大小便后清洗会阴部,防止湿疹。

2.5 功能锻炼教会家长简单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加强被动运动活动的训练。(1)翻身训练:练习向不同方向的翻身,并让患儿处于俯卧位或俯卧于球上,训练头部的控制能力。(2)爬行训练,让患儿先保持四点支撑,然后三点支撑,再左手、右腿,右手、左腿交替训练。(3)步行转移训练:从扶物助行到独立行走,上下楼梯训练。还可配合推拿、按摩、针刺及理疗。对伴有语言障碍的患儿,应按正常小儿语言发育的规律进行训练,平时要给患儿丰富的语言刺激,鼓励患儿发声,矫正发声异常,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训练,以增加患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6 心理护理在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中,对家长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每位脑瘫患儿的家庭都存在着巨大的精神与经济压力,脑瘫的难治性让父母看不到患儿的希望,高额经济负担使整个家庭都陷入困境,而社会的压力更加重了家长的悲观情绪,这些方方面面压力使家长逐渐失去了耐心,想放弃治疗,甚至会出现遗弃患儿的冲动。为缓解家长的精神压力,我们根据其知识层次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详细讲解脑瘫的发病机制,并通过解剖、生理学知识增加家属对脑瘫医学知识的了解,并通过示范使其尽量掌握各期锻炼的特点,使其充分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讲明康复治疗的渐进性及疗效,并结合实例,让家属看到康复的希望;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缓解了家长的心理压力,使其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2.7 保持良好的病室环境病房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晨间护理彻底细心,定时巡视病房。

3 结果

疗效评价标准[3]:(1)治愈:异常姿势消失,Vojta姿势反射正常3~5项,运动功能在20 d内提高2个月龄以上,肌张力接近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头颅CT好转或无变化;(2)有效:异常姿势好转,Vojta姿势反射正常1~2项,M ilani运动发育评价在20 d内提高1个月龄以上,肌张力好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好转、头颅 CT无变化;(3)无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见表1。

表1 206例脑瘫患儿不同年龄组疗效分析 [例(%)]

4 讨论

痉挛型脑瘫是儿童常见的致残性疾患之一,也是继脊髓灰质炎控制后引起小儿运动伤残的最主要疾患,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发育。正确系统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痉挛性脑瘫功能的改善除了解除痉挛外,最关键的就是系统的康复训练。训练护士要求具有扎实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掌握脑瘫的发病机制,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掌握各期锻炼的特点,循序渐进并能进行熟练操作及示范。康复治疗是一个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并定期完成,使整个康复训练贯穿于患儿的日常生活中。研究表明,婴儿早期(0~6个月)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具有较强的“可朔性”和“修剪性”,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尤其是6个月以内早期诊断的患儿,异常姿势还未固定化,未出现脑的继发性变性,早期给以综合治疗和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操作的大脑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功能得到有效代偿,使患儿向正常化发展。家庭康复可减少医疗费用,又缓解了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环境的紧张感,所以在实施康复护理时,使家长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并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使患儿长期得到康复治疗。护理过程中要坚持贯穿心理护理,要不断的疏导、鼓励,从而提高治愈率。

脑瘫患儿康复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疗效会更佳,患儿的年龄越小,病情越轻,效果会更好。康复效果与家长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呈正相关,家长的接受能力越强,投入时间和精力越多,康复的效果就越佳。

[1]王秀娟,贺晓楠,孟晓慧.痉挛性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时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41.

[2]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2000:95.

[3]吴丽,王家勤,李旺森.实用小儿康复医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115.

猜你喜欢
脑瘫痉挛姿势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