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小”的历史

2011-05-14 13:37陈雪
杂文选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李建成史书政变

陈雪

由于创作历史题材《东征、东征》,须涉猎不少史料,记住了“苦迭打”这个词。我们乡下也有此俗语,但意思不是政变,而是屁股打凳板——硬对硬的意思。

历朝历代,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便有了史书。史书又分正史和野史,正史是官方的,野史是民间的,版本不一,众说纷纭的争论就永无休止。李国文先生研究唐朝“苦迭打”,旁征博引地罗列出诸多史料更能给人启发与思索。

清人王夫之责疑:“况太宗之以夺大位为心,有不可示人之巨匿乎?”“匿”就是邪恶,秦王李世民为夺取最高权力“蹀兄弟之血于国门……。亲执弓以射杀其兄(李建成),疾呼以加刃其弟(李元吉),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王夫之的结论告诉我们,再伟大的人也有其“伟小”的一面。“伟小”这个词汇是不存在的,是我反其意而杜撰之,意思却是人人都能体会理解。知其伟大,识其“伟小”,大概是我们阅读历史时,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辩证法了。

中国的封建历史绵长,奉行一条规律——胜者为王败者寇。谁赢了,谁就嘴大,谁就有理;谁输了谁就是臭狗屎。一部二十四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的“大嘴史”,失败者的“完蛋史”。就说李世民,他算是个“好”皇帝,有建树的皇帝,实施“贞观之治”伟业的皇帝,但他在夺取政权时的不择手段谁敢恭维?谁敢说不是大逆不道?

历史是人写的,那些编史的人总是让你看他要你看的那部分,所以,信史不如疑史。

李世民于公元622年武装政变,夺取王位;617年至627年,他用了十年时间荡平群雄,建立唐朝;627年始至649年实现贞观之治,这是他平生的三大杰作,三大功业。

不心狠手辣做不了皇帝。李世民在玄武门搏杀,可谓空前绝后,斩草除根。他与李建成、李元吉虽为一母所生,但在权力的倾轧面前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真正的你死我活,无所谓血缘,无所谓亲情,也无所谓顾忌了。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唐高祖以秦王之故,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已而禅位,其方寸为如何?”偶读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他在谈到李世民的这次“苦迭打”:“太宗所以能制胜建成、元吉者,其关键所在为守玄武门之禁军,而旧史记载殊隐多讳。”李文府撰《常何墓志铭》可供参证。李世民的这次血洗玄武门取得政变的成功,关键还是玄武门禁军首领常何助了一臂之力,史书却讳而不谈常何之功。

李国文先生说:“我对于史,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都持半信半疑态度。可以读,不可以信,可以引以思考,不可据以当真。”大概没有偏见,无以成文人;没有矫情,难以成历史。所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一部中国历史,概括起来,“无非欺和瞒这两个字”。

细细想来,真是很有道理。

【原载2011年5月31日《羊城晚报·花地》】

猜你喜欢
李建成史书政变
“冒犯”太子官位牢
“汗青”原来是史书
“相交线”检测题
李建成:被历史严重歪曲的大唐太子
土耳其民众持续抗议政变
为小人物喝彩
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扭曲的准皇帝
“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