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脊梁”与“软体动物”

2011-05-14 13:37安立志
杂文选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权势脊梁丑闻

安立志

近期媒体之于英国新闻集团的话题,喋喋不休,没完没了。笔者并非同情这个默多克,乃因家国之内,不劳窃听,丑闻迭曝,而在国内的媒体上,近在身边的丑事却充耳不闻,远隔万里的丑闻却津津乐道。比如京沪高铁,海湾大桥,伤痕累累,弊端斑斑,“献礼工程”竟成献丑工程,似乎不算丑闻;土生土长、粗制滥造的达芬奇,“保税区”里兜游一圈,国门都没出,竟然成了原装进口、国际名牌,也不算丑闻;北京、武汉、南京,一场大雨,都市泽国,人车鱼鳖,自然也不算丑闻。

且搁下这“硬实力”不说,就“软实力”而言,不知是因为皇帝影视的潜移默化,还是都市嗲剧的耳濡目染,抑或奴隶意识的长期氤氲,当代中国,特别是文化圈和娱乐圈,许多人得了软骨病,甚至成了精神上的“软体动物”。当此之际,听闻某地评选“中华脊梁”或“共和国脊梁”,特别是李承鹏与倪萍的网络之争,又牵出收费评奖的黑幕,围观之余,不禁感慨系之,这类事件俯拾即是,哪里还算丑闻?设置并评选“脊梁奖”,不知是何方神圣何种衙门出自何种妙想?此“脊梁”并非任何“脊椎动物”都可入列的。正版的“中国脊梁”出自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

那么,这四种人如何识别呢?先生接下来的论述提供了标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由此可见,“有确信,不自欺”,是其内在精神;“被摧残,被抹杀”,是其外在命运。这些“中国脊梁”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却被“消灭于黑暗中”,这说明,他们通常为“黑暗”势力所不容。以此推想,厕身庙堂之侧,冠盖云集,养尊处优;出入优伶之伍,纸醉金迷,蝇营狗苟,或如衙门的奴才,在权势面前摇尾乞怜;或如权势的宠物,在权门之侧献媚邀宠,这类人是很难进入这个行列的。从鲁迅先生的论述可知,“自信力”是“中国脊梁”的灵魂与核心。从我党诞生算起,兼具“有确信,不自欺”、“被摧残,被抹杀”两方面特征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如顾准、孙冶方、林昭、黄万里、张志新,他们坚持真理,坚信正义、坚守真相,他们生理的脊梁,或坚强、或瘦弱、或柔嫩,而正是这种追求真理、不畏权势的坚毅的自信力,他们才成就了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真正的“中国脊梁”。

经过逾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进步。然而,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年来,不唯在制度层面尚未彻底改革,而且由于改革的不彻底,从而导致了腐败丛生、两极分化、法治不彰、冲突频发的局面。在社会的转型期,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理应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前途命运出发,正视问题,剖析矛盾,引导世人,资治襄理。然而,一些官方学者、御用文人、豢养优伶,或慑于权势的强势,或嗜于权势的残羹,在媒体,在讲坛,在舞台,伴着政坛的节拍,随着权势的舞步,闭着眼睛说瞎话,昧着良心唱赞歌,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没有批评,没有谏争,没有监督,有的只是“含泪劝”、“幸福鬼”式的帮闲与帮忙,以致于“救失之道”遁迹,“谄成之风”大炽。这些人哪里是什么“中国脊梁”,根本就是无骨的“软体动物”。

许是有鉴于此,鲁迅先生曾明确提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真是入木三分!

(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权势脊梁丑闻
党是民族的脊梁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骄傲与谦卑
动物的“恨”
丑闻也是文明生长的契机
狐假虎威
异样
你的脊梁,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