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之风 落花流

2011-05-30 10:48胡展奋
新民周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义举拜金道义

四个安徽英雄的义举,让无数上海人辗转难眠。

城市,让英雄更美好。城市,让渣滓更渺小。城市,让“可爱的中国”面对所有的魍魉魑魅重振一声:“打!”

当无数人感慨社会良知的缺失,人间正义的萎软时,发生在今年1月3日下午上海街头的抗暴,却以皖籍英雄的鲜血重新大写一个“人”。

上海,以无数的鲜花和赞叹重新唤回了城市精神。

我们有过英雄。最近的民间记忆,就是大学生“汪洋”。但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夜晚,我们开始丧失这样的勇氣。

“道义”两字,本该充沛于天地,鼓荡于四野,但现在听来太过陌生。

“道义”是什么?在动物,是营救同类的本能,在人类,是一种规过向善的勇气,一种舍弃小我、维护公益的风气,在黄河和长江之间,在昆仑和大漠之间,它们曾经的风行,就像当下的拜金和猥琐……

且不说孟尝、春申、平原、信陵,救危继绝,扶弱抑强;且不说田横、季布、剧孟、郭解,舍生取义,一诺千金;那岳武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我们还有吗?那谭嗣同“变法流血自我始”、陈天华“不共和,宁蹈海”的精神,我们还有吗?

甚至,那“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江湖义气”,我们还有吗?!

30多年来,侠勇之风落花流水。是谁让英雄和义举在这个时代显得滑稽可笑的呢,当人们潮水一样地争做一个狡黠的小人和猥亵的小丑时,我知道时代的心,快停止跳动……

是安徽义士让这个冬天不太冷,是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的“中文版”让我们彻夜难眠——

起初,他们污染江河,我无语——因为那不是我的故乡;

他们制造毒奶粉,我无语——因为受害的不是我的孩子;

他们的工人接二连三跳楼自杀,我无语——因为我不是工人;

后来,暴力强拆遍地开花,我也无语——因为那不是我的祖居;

接着,有人抢劫,有人明火执仗,我还是无语——因为受害的不是我;

老人躺在路边奄奄一息,我仍然无语——因为那不是我的爹娘;

最后,当死亡直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为我呐喊……

(主笔 胡展奋)

猜你喜欢
义举拜金道义
祖桥颂
安重根的哈尔滨义举与电影《爱国魂》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时代漩涡中的罪与罚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有联大家改
情文兼具的道义承担
拜金胜手
第五师八十一团推行善行义举“四德榜” 凝聚社会正能量
短文改错训练:Watch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