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爷”俞觉敏

2011-05-30 01:39晓光
新民周刊 2011年46期
关键词:主帅郎平中国女排

晓光

正值中国女排首获世界冠军3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远征东瀛世界杯的中国女排,在福帅俞觉敏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她们在并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不仅获得了季军的好成绩,同时还获得直通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

一时间,向来低调而勤勉的主帅俞觉敏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这位被球迷亲切地称为“绍兴师爷”的平民教头,也成为继陈忠和之后,中国排坛又一位传奇帅才……

点石成金!俞觉敏有何神來之笔

近两周来,久违的“女排精神”再度成为外界热议的焦点话题。在直通伦敦奥运会的关键大赛上,赛前并未被人们看好的中国姑娘用一场又一场接近完美的表现,向外界宣告:无论何时,中国女排的大旗不会倒;无论何时,中国女排的精神不能丢!

无论是硬拼美国、巴西、意大利,还是死磕日本、德国、多米尼加,中国姑娘们在主帅俞觉敏的统领下,将女排精神发挥到极致。无论比赛胜负,中国女排的每一场比赛都让球迷看得血脉贲张、热血沸腾……俞觉敏也坦言:“来日本之前,当然在心中想过冲击奥运门票,没想到真的拿到了;最后一场,与德国生死战之前,也想过会赢,但没想到一口气3:0拿下了比赛!”一场看似轻松的胜利,彰显着女排从去年世锦赛第十名的历史最差,到如今重新站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强势复苏!

几乎与当年中国女排在日本首夺世界冠军时的情况一样,11月18日在中德比赛的最后一刻,历史也在那一瞬定格:最后一分,“超级替补”徐云丽一记干净利落的背飞得手,女排姑娘们兴奋地跑到了场地中央,围成一圈欢呼着、雀跃着。主帅俞觉敏、领队胡进也情不自禁地加入进来。接着,喜极而泣的女排姑娘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哭起来,直到最后哭成一团……

本次世界杯,曾有网站评选世界杯20大美女,日本队当家花旦木村纱织、美国队明星胡克尔、德国队模特般的科祖希、中国队南京小花惠若琪都榜上有名。但这些如花美女加起来,也没有中国女排这个集体让人动容。

她们欢笑着、她们哭泣着,一举一动都比任何美女更能牵动球迷的心。

在比赛结束那一刻,哭得最凶的当数“超级替补”徐云丽,这位世界杯上屡屡起着“奇兵”效应的福建妹伢,终于在关键战中与王一梅、惠若琪一起为中国队取胜立下头功;国家队几进几出的上海队“假小子”张磊也哭倒在女排“资深助教”赖亚文的怀里足足几分钟,赖亚文一直抚背安慰鼓励着她,等到她终于抬起头来时,赖亚文指着自己的衣服对张磊说:“看,你哭湿这么一大片!”

江苏籍小将惠若琪挨个和队友们拥抱着,队长魏秋月含泪展开一面国旗,红彤彤的国旗下,一张张喜极而泣的笑脸格外明艳。

赛后,女排取胜的重要功臣、自由人张娴接受采访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次世界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太喜欢这个团队了!要知道,在困难时、挫折时,一个信任的笑脸、一句轻微的加油,都能让你的意志力突然变得坚韧不拔。”

队员间的信任,球迷或许感受不深刻,但对于她们自己,却是另一种力量。和德国队的比赛中,张娴一句大喝:“保护你!”让前排攻手倍感温暖,“德国队的拦网能力很强,攻手在前面往往要承担很大压力,这时候,我们能多保护几个球,就能让攻手更敢打!”这样的细节贯穿本次世界杯。王一梅坦言,这个集体每一个人都很有团队意识,打球时,几乎每一球之后都会有简短的小沟通,细到站位和战术,相互间传递一种力量,让年轻的集体爆发出更大活力。张磊也说,“整个世界杯就是享受的过程,周边队友给予的无穷力量让我更有信心。”

的确,近两年中国女排遭遇了重大挫折,首先是去年世锦赛的最低谷,再到今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倒数第一。中国女排从亚锦赛开始重新爆发,先是赢回了阔别6年之久的亚锦赛冠军,又在世界杯上取得了跻身前三这样让人惊喜的成绩。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实现了让人惊喜的蜕变。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集体很团结。

很多人不解,俞觉敏究竟有何点石成金的本领?去年他刚接手中国女排时,青黄不接的烂摊子甚至连冲击亚洲冠军都成为一种奢望,尤其是在接手球队两个月后,在世界锦标赛上中国女排更是创造了“最后一名”的历史最差战绩。如今,一年后中国姑娘摇身一变,不仅如愿获得了奥运会入场券,而且还以季军的成绩向世界宣告:中国女排,王者归来!

一直以来,外界对俞觉敏的评价都是“好人”,但是不是“能人”,还没人来下判断,从他发现问题勇于改正这一点来看,至少他是一个能听得见进别人意见的教练。这一年,俞觉敏对女排阵容做过多种尝试,“强力接应”、“双主攻接一传”、“王一梅主接一传”……但随着女排大奖赛打得不理想,俞觉敏适时放弃自己原有的思路,果断回到传统的“接应主一传”、“接应和副攻的两点跑动进攻”的传统打法上。俞觉敏的“知错就改”让中国队重新焕发活力,张磊、张娴“二张回归”让一传和防守得到很大提升。

“绍兴师爷”最大的特点是传承了陈忠和的亲和力,女排上下从没有紧张惧怕的氛围,俞觉敏像对待子女般对待这批平均年龄23岁的小队员们,大家不怕犯错,不怕因为成绩差而被外界指指点点,一切,都因为俞觉敏给了大家宽松的环境。所有人都愿意“心朝一处想,力往一块使”,从而有了世界杯上的华丽蜕变。

在总结自己世界杯首秀的表现时,俞觉敏一字一板地说,“我在陈忠和指导身上学到很多训练、指挥的技术。第一批拿到奥运门票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但这并不是终点,我们仍然需要总结,因为,我们还有上升空间,还可以做得更好!”此时此刻,全场数百名中国球迷齐声唱响的“我们是冠军”的歌声也回荡在东京代代木体育馆……

中国女排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有着太多的含义和影响力。在过去的整整30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被这种精神感召着,现在新女排用这样一场比赛的胜利向我们展示她们很好地从老女排身上继承了这种精神。当这种精神又重新回到这支女排身上的时候,她们就是不可战胜的。

在中国女排为世界杯之旅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国排球协会名誉主席贺国强也第一时间发来贺电,祝贺中国女子排球队在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上获得好成绩。贺国强说:“中国女排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赛场上的表现,我和全国球迷一样十分关注,观看了直播的大部分场次,感到一场比一场打得好。30年前,也是在这里,老女排首次勇夺世界冠军,从此开启了中国女排的辉煌时代,铸造了女排精神。今天,以年轻队员为主的新女排,不畏强手,顽强拼搏,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直接进军伦敦奥运会,实属不易,可喜可贺!”他还希望,中国女排发扬光大老女排精神,总结经验,摆正位置,放下包袱,刻苦训练,雕琢技术,磨炼意志,争取在明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在贺电中,国家领导人专门提到了30年前的老女排。在中国体育历史上,1981年11月1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上,先后击败了苏联、古巴和日本等强队,以不败战绩夺取世界杯冠军,成为第一支登上世界巅峰的中国三大球队伍。第二天,国内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都是女排夺冠的消息。《人民日报》还专门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文章中提出,“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女排精神”被视为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激情奋斗的集中体现。

“这次世界杯主要是靠精神,用拼劲弥补了技术上的缺陷,好多球就这样拼下来了。”每一次赛后面对记者的提问,现任中国女排主帅的俞觉敏都说这样一句话。201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中国队确实打出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从这支年轻女排的身上,我们依稀又看到了当年女排的影子,在绝对实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无论是卫冕冠军意大利队还是其他的赛前大热门,中国队没有让任何一支队伍从自己身上拿走3分。而场场比赛都拿分的中国女排,也创造了本届世界杯的一个纪录。

尽管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身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诸如打关键球经验不足,缺乏真正的核心球员,快速多变的战术能力不如日本等等,但是她们的迅速成长,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

受命危难之间,复制陈忠和奇迹

纵观俞觉敏在国家队的执教经历,与陈忠和有着惊人的相似。此前,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作为“绿叶”的角色,在中国排坛的幕后默默无闻地耕耘着。

陈忠和在出任女排主帅时,他从事排球运动已有35年了;同样,今年51岁的俞觉敏与排球相伴已有34载了。作为运动员,他曾是浙江男排和国家男排的主力队员;作为教练员,他曾担任浙江男排主教练,国家男、女排教练。在王宝泉辞去中国女排帅印之后,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决定,由助理教练俞觉敏受命于危难之间,担任主教练一职。俞觉敏深知,在接过教鞭的那一刻,他必然要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回首中国女排历任主帅的命运,除了袁伟民和陈忠和两位金牌教头外,其他的主帅大多数都是“悲情”的命运。

五连冠后,中国女排陷入了长达17年没有冠军的低谷,其间有4位教练相继上任又相继离开。首先,李耀先从张蓉芳手中接过中国女排教鞭,此时他面临着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的问题,但这不是一个主教练所能解决的,然而人们还是把自那时起中国女排与世界冠军的无缘归罪于他,兵败汉城后,李耀先只能下课。

胡进接班后,对国家队进行了大换血,选拔了一批非常有潜力的新秀,如李国君、李月明、赖亚文、许新、巫丹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意外惨败,胡进只得无奈成为“悲情英雄”。

此后,栗晓峰信心满怀地接过了中国女排的教鞭,而且当时他手中也有一批极具潜质的队员,像肖建华、王怡、苏立群等。但由于训练指导思想错误,栗晓峰丟掉了“快”、“变”的特点,过分追求“男子化”作风,导致女排跌进最低谷,栗晓峰很快下课。

面对中国女排沦落到被韩国队欺负、连冲出亚洲都成问题的严峻形势,郎平毅然从美国归来。很快,郎平以她特有的人格魅力征服中国女排,并使中国女排快速走出亚运会失利的阴影,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亚军。可以说,从那时起中国女排的实力和人气已开始回升。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郎平具有非常出色的现场指挥能力,全队拥有着强大的向心力。但对于郎平来说,她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率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本来,郎平是可以再坚持4年的,后来她却以身体原因提出辞职。当时出现了种种猜度和传闻,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中国女排担任主帅,压力真是太大了,根本输不起啊!”

郎平之后,胡进二次出山,可是结果依然令人失望,悉尼奥运会也成为了胡进的“滑铁卢之战”。

此时,在中国女排默默工作了20余年的陈忠和才从幕后走到台前。然而,刚接手女排参加世锦赛,他即遭遇夺冠不成,前三未进,“让球事件”还搞得满城风雨,全队灰头土脸打道回府。陈忠和首当其冲成了“千夫所指”。“那次我真是消沉了,每天就是拼命地抽烟,一根接一根,手机关掉,电话线拔掉,谁也不想见,一夜之间满脸胡须……我从来没有那样过,整个人处在垮掉的边缘。”他的一些朋友为他的状况焦急不已,他的另一些朋友则相信他一定能挺过去。这个时候,换帅的传闻越来越多,陈忠和还是把自己关在屋里抽闷烟,最终他有了结果:“只要能给我留一口气,我就要再证明给你们看看。”这股“气”强大到令人惊叹,更凝成了他和12位姑娘的合力,终于开创了女排新时代。可是,陈忠和自己也没有想到,雅典奥运会拿了冠军,坐在主帅这个“火药桶”上,北京奥运会即使拿了铜牌也算失败……

陈忠和离开后,中国女排在短短三年内开始走马灯式的换帅,先是莫名其妙地选择了蔡斌,之后又“赌博式”地将王宝泉推上帅位,结果情况不尽如人意,助理教练俞觉敏只好以“执行主教练”的身份被推到前台……

6年前,俞觉敏进入中国女排,开始担任助理教练,应该说正是这宝贵的国家队执教经历,成为俞觉敏后来走马上任的最大资本。在担任助教的5年时间里,人称“绍兴师爷”的俞觉敏,先后辅佐陈忠和、蔡斌和王宝泉三位主教练,在全队有着相当好的人缘和威信。特别是去年8月底王宝泉犯病期间,身为助教的俞觉敏,实质上已经全盘接过主教练工作。他不仅带领全队用胜利度过危机,更全面展现才能,赢得高层信任。

在王宝泉因身体原因辞去主教练职务之后,两位前任主帅陈忠和与郎平便成为新任主帅的热门人选。不过,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没有选择“和平”,而是任命女排三届助理教练俞觉敏担当帅位。后来,中心主任徐利详细介绍了排管中心选帅的过程。他说,排管中心在此前曾利用全国教练员培训班的机会听取了全国排球教练员的意见,同时又征求了近10位原女排老教练员、老队员的意见。徐利说:“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赞成陈忠和出来,再次执教。郎平和俞觉敏也是大家提议的人选。”

在之后排管中心与陈忠和的沟通中,徐利透露,陈忠和经过慎重考虑后答复,由于目前身体不好,难以承受主教练的工作,再加上目前陈忠和担任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工作繁忙,不适宜有太大的波动。而郎平也有着相同的答复,郎平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担任主教练,另外她与广东恒大女排有合同在身,事务繁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向默默无闻的俞觉敏走向了前台,正式拿起了中国女排的教鞭。

应该说,俞觉敏被扶正,当时这种结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有业内专家指出:“从结果上来说,俞觉敏上任肯定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这说明之前中心对陈忠和、对郎平的工作,都等于是没有结果。”在王宝泉辞职后,俞觉敏作为过渡性主帅人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毕竟陈忠和和郎平都拒绝出山后,作为目前最熟悉女排队伍的教练,他被选出,也算是排管中心的最后一张牌了。”

哲人说:穷则变,变则通。上任伊始,俞觉敏便针对女排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变革。他根据世界排坛高大化、立体化的趋势,中国女排在战术上也有所改变,主攻进攻立体化也呼之欲出,与以前相比,中国女排增加了后排进攻,让我们的进攻点更加丰富,进攻效果更加显著,与此同时俞觉敏不畏眼前的短暂的失败,开始为球队大换血。

去年11月日本女排世锦赛,中国队位列第十,是自1974年以来中国队参加三大赛(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的历史最差成绩。今年8月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4战4负排名垫底,名列第八创历史新低。在这届比赛后,人们纷纷质疑甚至是责骂这支“俞家军”,担心她们能不能在今年亚锦赛上拿到世界杯参赛资格和以及明年的奥运会落选赛资格。

然而,女排姑娘们顶住了压力,先是在亚锦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并在决赛中依靠整体发挥战胜了日本队,夺回阔别6年的亚锦赛冠军,这让女排上下都收获了信心。随后,在日本世界杯上“完美”发挥,取得季军并拿到了直通明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

如果说亚锦赛夺冠是中国女排重新起航的讯号,那么世界杯上她们已经让世界强手战战兢兢、刮目相看。如今的俞觉敏正如当年的陈忠和,再次给中国女排带来希望和期待……

猜你喜欢
主帅郎平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郎平:不信东风唤不回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请别叫郎平“女神”
郎平,永远花季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