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风景很好

2011-05-30 03:35苏海娅
新民周刊 2011年46期
关键词:放映厅特展展厅

苏海娅

提起中国当代艺术,至少在上海,绕不开香格纳画廊。主持人与艺术家相互提携与关照的关系,香格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日前,香格纳画廊携30余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以“在成长”之名,在环球金融中心举办了香格纳十五周年特展。

走进环球金融中心一楼大厅,在这个特殊的展示空间,三件语义各异的大型艺术作品向观众宣告了这个展览高规格的定位。石青的作品《植物共和国》用大量工业材料制造的抽象化的自然景观,在艺术家构建的秩序世界中,观众可以自由穿行。不远处,两条幅巨型作品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在这件名为《上山·下山》的作品中,艺术家亲手分别为“上山”和“下山”各制作了888个布偶,他们专注地低头前行,鸿篇巨制中每一个个体的无意识被一种浪漫而近乎时空凝滞的手法呈现出来。浦捷的绘画,同时含有两个对抗性时代的缩影,在柠檬黄的都市女郎和日用品所代表的消费文化后面,是一些“文革”时期的肖像,质朴而平静。展览现场,上班族、观光客以及工作人员等都参与到艺术的欣赏和评论,由此,艺术得以进入大众的日常,文化的交流也将随之发生。

二楼主展厅,贯穿了中国当代艺术自90年代中期至今发展线索的视觉盛宴令人应接不暇,早期从事抽象艺术探索的丁乙作品“十示系列”以反复叠加“×”和“+”构成其独特的视觉系统,制造出一个个简明缜密同时微妙丰富的画面。而同样以抽象的觀念和表现著称的还有申凡和余友涵,申凡的抽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山水”有关,他以富有装饰性的笔触组合而成的图像秉承着“山水”造境的规律,正是艺术家纯粹和简洁的表达。余友涵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抽象绘画的探索,但不久,兴趣转移到了政治波普,时隔20多年,他重新开始抽象创作,此次展出的即是其近期新作。《沂蒙山》系列是艺术家在近“知天命”之年创作的一批风景画作品,这一系列绘画流露出艺术家在历经社会变革后一种精神返乡式的追忆,是其退居市井安享天伦的新境界。

此次特展展出的大量摄影、录像及装置作品,也显示了香格纳的学术眼光。朱加1994年创作的录像艺术作品《永远》以及胡介鸣1996年的作品《与生理状态有关》等,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文献资料部分。这些优秀的录像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录像艺术成熟的思考和表现,曾在国内外广泛展出。展厅中独立的放映厅在播放杨福东2002年的作品《陌生天堂》,走出放映厅我们看到他的摄影作品《黄小姐在M的晚上》,将体验到艺术家作品中的“诗性”,体验其塑造青年人物形象所具有的古典而永恒的美。

二楼展厅还展示了四组装置艺术作品。从1991年至2000年左右,耿建翌进行了一系列与“书”有关的创作,以此探讨阅读的行为方式、时间和内容等话题关系,此次展出了此系列中的7本书,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位艺术家的状态。此外,梁绍基、施勇等艺术家的装置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更多可能性。?荨

猜你喜欢
放映厅特展展厅
看特展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放映厅里的数学问题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现代化之路:共和国70年特展
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
小估算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