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你眼中的“超有机”

2011-05-30 05:50何一沙
新民周刊 2011年41期
关键词:徐冰中央美术学院策展

何一沙

徐冰的作品《何處惹尘埃》安静地“平躺”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二层展厅里,这件作品是作者用9·11事件现场收集到的废墟灰尘创作的,展厅地面被一层薄薄的灰尘覆盖,慧能禅师的那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尘埃中显示出来。前不久,在9·11事件十周年之际,这件作品曾在纽约曼哈顿的下城展出。

这是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在举办的“超有机”展览,徐冰的作品只是众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中的一件。美术馆建筑本身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由三块自由且不规则的弧面架构而成,外表为水沉岩板幕墙,在这样敦厚、内敛;且尤为新颖的建筑作品中,又承载了这次丰富且品质高尚的艺术作品。超有机参展艺术家中,可谓群星璀璨:如国外的托尼·克拉格、马修·巴尼、威廉·肯特里奇及国内的徐冰、隋建国、刘小东……仅仅这些名字,就已经让人目不暇接。

“首届CAFAM泛主题展: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学院为平台打造的新型展览,本着学术与跨科学的宗旨,展开一场盛大的当代艺术研究。策展委员会为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皮力(中央美术学院讲师、策展人、批评家)、郭晓彦(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策展人)、王春辰(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四人组成,并由汪民安教授担任学术研究主持;同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及副院长徐冰分别担任学术总顾问、学术指导。如此强大的学术阵容的支持下,“超有机”吸引着社会各层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参与,从全国范围的报道中看到,评价甚高。

对于身为主办方的美术馆而言,能邀请并顺利展出国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实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比利时驻华使馆大使奈斯Patrick Nijs先生除了在当日的开幕式致辞以外,还将于22日陪同到访美术馆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一起参展。

超有机展强调的是跨界,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总结、提炼,就如同这次二层展厅中展示的“超有机谱系考”那样,超有机让美术学扮演了一次归纳者:针对其他所有的学科。凯文·克拉克(Kevin Clarke)把对遗传学的兴趣与自己从事多年的观念摄影结合在一起,借助字母与图形,摄影,作为一种隐喻,揭示了因循于拍摄对象基因内的无形之物。

除了大师们的作品之外,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甚至是精神世界上的或深或浅的碰撞。比如李明的《梳》,作品以影像的形式呈现:挖掘机的钉齿在为废墟中的钢筋条梳理,也为作者本人梳理头发,温柔缓慢的节奏与本身暴力的挖掘行为产生极度的矛盾。再比如《灵魂的形状》,作者杨健用自己外婆火化时的烟气来吹制了一个玻璃器,将玻璃器称之为“灵魂的形状”;我们几乎都经历过亲人的离开,也尝试过挽留一些有关亲人的种种,艺术家用这样的方式来保留亲人的灵魂,实在令人震撼。《漩涡》的作者是几个青年艺术家组成的团队,名为“未知博物馆”,他们成立的未知博物馆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没有实体的建筑物存在。

猜你喜欢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策展
徐冰
关于策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精明的算计
女生大闹校长室:把妈妈还给我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
韩亚洲
徐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