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贡都拉的中国人

2011-05-30 07:47沈嘉禄
新民周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船娘船夫喝咖啡

沈嘉禄

到威尼斯的那天正好赶上一场小雨,风也很大,海平面上升,古城再次无可逃避地浸泡在水中。不少有年份的老桥,桥孔就像新月那样露出水面一线。

广场上,十几排咖啡桌椅相当“壮观”地承受着细雨,桌面上的积水凄迷地倒映着大教堂的身影,总督府依然是惊艳的,阿拉伯风格的廊柱无比精美,可惜光线不够,拍不到它们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圣可马大教堂与钟楼与我在影像作品中看到的一样,只是不那么雄伟。建筑及墙面雕塑上留下了黑色水渍,许是数百年侵蚀的印痕。但是,商业是另一种污染,在几幢古建筑上,张挂着顶天立地的广告,引起了游客的反感,但是意大利人双肩一耸,两手一摊,没有更好的办法。

古城面临被淹没——据说再说四十年,威尼斯将彻底沉到水里,那么围着古城海面外筑一条拦水大坝就需要天量的资金。往后,每个游客进入威尼斯都必須交一份钱,作为专项筹款的来源之一。这个钱我愿意,威尼斯是莎士比亚的,更是全人类的。

贡都拉在码头上等待我们。据说划贡都拉的船夫都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的,而且有黑手党的背景。前不久威尼斯诞生了史上第一个有执照的女船娘,她的父亲没有儿子,才不得不将船桨传给女儿。从网上的照片上看,那个女船娘相当风骚。我向导游表示,希望坐那个女船娘的船,小费好商量。导游却说:那个女船夫早就被威尼斯人赶出去啦!威尼斯船夫也迷信,不允许有女船娘。

贡都拉现代化了,黑色的塑料外壳反射着冷光,让我想起欧洲的棺材。更让我不爽的是,船摇晃得厉害,几乎要将岸边建筑物已经起翘的墙面再次蹭破。好几个船夫在河道里唠起了叽叽呱呱的意大利土语,规定的游览时间就这样被消耗掉了,最终没有进入预设线路中规定的运河区域。

风如醉汉无理取闹,雨丝则缠绵着,船上岸上,看到的都是似曾相识的中国人。“你们从哪里来?”“温州,你们呢?”“山西。”彼此大拍胸脯:“我们中国强大了!”

威尼斯差不多成了一座空城,年轻人外出谋生,老人留守,老房子被改建成商店和旅馆。旅馆外表墙面剥蚀得厉害,不少地方裸露着红砖及铁钉,但内部的设施应该非常豪华吧。看门老头气宇轩昂,彬彬有礼。进出客人都是欧洲人,男的戴礼帽,撑着黑布伞,女的浓妆艳抹,个个可以给化妆品做广告。但很少有中国人在里面投宿,中国游客都被送到郊外旅馆,像关禁闭一样,并告诫说晚上不要随便出门,这里不安全。

中国人是聪明的,但中国导游更聪明,他告诉我们一个小窍门:威尼斯消费贵,上卫生间也比别处贵,要一个半欧元。但如果你去喝杯咖啡的话,站着喝,只收一个欧元,还可以解决内急问题。如果不喝咖啡,光借用咖啡馆里的卫生间,也要一个欧元。于是不少人去喝咖啡,顺便放松一下。中国游客都笑意大利人笨。但意大利人认为:进门喝咖啡,你就是我的客人。如果你只上卫生间的话,就是打扰我,就要不客气地收你的清洁费。

我在一条巷底找到一个公共厕所,果然要一个半欧元。但我并不觉得吃亏,不喝投机取巧的咖啡,面对马可·波罗也不必脸红。

中国人很有钱吗?也许吧,这几年中国游客正在像麻雀那样扑向欧洲,吵吵嚷嚷地狂扫巴黎的老佛爷、巴黎春天,LV专柜对中国游客采取限购措施,每张护照只能买一只。赚你钱,再瞧不起你。米兰的名牌服装店也是中国人的猎艳目标,而在瑞士的卢塞恩,我想去希尔斯广场寻访歌德的故居,但所有人都发疯般地扑向似乎是专为中国人开的手表店,拉卡后心满意足地佩带着晃眼的江司丹顿再暴走几条街,找一家中餐馆吃一碗最便宜的咸菜肉丝面。

中国人很有钱吗?也许吧。但我记得日本作家崛田善卫曾痛感自己“享受文明时的狭窄”,这里的文明包括欧洲文明,而且他原本反思的是自己与日本国民,但此时我觉得他是说给眼界狭窄的中国人听的。▲

猜你喜欢
船娘船夫喝咖啡
一场不期而遇的治愈之旅
哲学家与船夫
喝咖啡
船夫和风
进餐时饮茶或喝咖啡会缺铁吗
船游溱湖
喝咖啡有助于保持健康吗
喝咖啡
去周庄,寻找那红衣船娘
船夫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