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与读

2011-05-30 10:48
新民周刊 2011年44期
关键词:造星体育课青少年

《孩子们连朵温室小花都不如》

2011年第43期

虽然城市中小学体育存在弱化的现象,但农村学校体育的情况更糟糕。

有关部门曾出台文件,要求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广泛开展体育运动,规定要求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可是,对于许多农村学生而言,“阳光体育一小时”还是奢望。很多农村中小学仍然没有让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阳光体育”还躲在乡村校园的高墙外。

究其原因,这第一个问题就是相当多的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农村学校领导没有真心的意愿让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除了用来给那些从来就睡眠不足的少年提神的早操,体育活动的影子都找不到,体育课也只出现在课程表上,孩子们能在课间自娱自乐活动一阵子四肢就很不错了。尤其更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监督,以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只是填表造假档案。

其次,就算校长们有心让学生们每天“体育一小时”,但场地不足,也很让人犯难的。很多农村中学的操场面积连一半学生都容纳不下,而且学校经费紧张,也没什么体育器材,大多数学生只能当观众。很多乡村小学更尴尬,本来就不大的操场还时不时被村民随意占据,晒粮食、停放大型机械、摆放宴席。而基层政府对此往往视而不见,也不情愿为学校体育设施提供资金,使校长们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再者,师资问题也在制约农村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很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不足,大多都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也许有体育专业教师,未必从事体育教学,有些学校只是让班主任或者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兼带几节体育课,所以农村学生连体育常识都不了解。

但我们的学生渴望上体育课,也需要体育课。我建议,国家在为农村学校教师核定编制时,应该考虑给农村学校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而且,在拨付教育经费时,应该追加体育经费,并且要明明白白地单独列出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份额,不得挪用;尽快把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提上日程,让乡村的孩子们也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使乡村校园的生活充满活力,为乡村少年的生活创造激情昂扬的幸福。

《“超女”:风光与辛酸》

(2011年第41期)

当前中国的造星运动相当火热,诞生了一个个年轻得有点稚嫩的新星,胜出者简直是从一文不名而瞬间扬名天下。这些“造星”活动中,参赛者在导演的操作下,以夸张的姿态张扬所谓的个性,极力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

“造星”活动的目标观众主要是青少年,参与者也多是青少年。谁都清楚,青少年是最积极而最盲目的消费群体。因而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可以大大提高收视率,招徕广告圈大钱。

选秀造星活动是否需要有个限制呢?比如说,不允许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参加,免得未成年人被卷进疯狂的造星选秀漩涡,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可以吗?

河南唐河马长军

(对本刊刊登的任何文章有批评或建议,请致信xmletters@gmail.com)

猜你喜欢
造星体育课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体育课
“造星”有道(二)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女记者“造星”之死:哥是保安不是男神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我的非典型“造星”之路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