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会骗人

2011-05-30 02:24黎远
新民周刊 2011年38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论据老龄

黎远

今天看到网上写:“一线城市房价连续两个月停涨,拐点隐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6个,持平的有30个,比7月共增加了15个。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房价持平,这是一线城市的房价连续两个月出现停涨。”于是后面一篇评论在说宏观调控政策如何见效云云。这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用数字说话本来是最为公正客观的方法,但人们对数字信息的过于信赖就使自己很容易被轻易骗过。

对上述数据最简单的质疑自然是没有成交量信息,如果公布的价格停涨背后是以牺牲成交量为代价的,我们很难说宏观调控是有效的,因为交易被抑止并不是供需被解决,潜藏于背后的供需矛盾有可能像被堤坝暂时堵住的洪水一样在积蓄力量,以造成更大的势能和风险。

同理,在网上看到北京交警公布的“治堵”成绩显著的数字,说北京三环高峰时间平均车速提高了百分之多少,平均堵车等候时间缩短了百分之多少(具体数字已然不重要)。如果可以公布多少人想摇号买车摇不到,多少人被限行而出不了门等“扭曲”信息,估计这个数字就会显得很苍白——你要是把车都给禁了,长安街可以当高速公路使,但这样的“治堵”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组数字变量的背后都有它所代表的意义,而当单纯把数字作为评价标准的时候,人们往往忘了那些本该成为关注核心的意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当你看到“百分比”的时候,你要多想想绝对值,当你看到绝对值的时候,你我想想百分比。随时将两个指标放在一起,你就能看出数字的意义到底何在,而某些人关注数字的目的又到底何在。

无独有偶,有学者发表文章呼吁关注老龄问题,这本是一个公认应该被关注的问题。但他的论据是中国是世界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龄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可想而知老龄化问题是严峻的!我承认这个结论,但我对这个苍白的论据感到无奈——你让英国全国变成老头老太,也凑不出1亿老年人呀——如果不看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很难说明老龄问题的严重的吧。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论据老龄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宏观调控“三部曲”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