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中毒的预后因素分析

2011-06-08 02:00王颖芳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转氨酶灌流

张 贺,王颖芳,胡 峰,杜 莉,陈 洁,杜 罕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农业杀虫剂,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如何正确评估中毒的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随访,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此类患者早期预后评估和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1-08~2009-09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08例;男37例(34.26%),女71例(65.74%);平均年龄(34.22±20.32)岁。 所服有机磷农药量最少 5 ml,最多 200 ml,平均(46.53±50.22) ml,均为经口服;就诊时间均为口服药物后12 h内。排除合并应用其它药物中毒、创伤、和其它急性病发作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确认中毒时间、剂量及救治,检测胆碱酯酶、白细胞、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血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包。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显著性水准。

2 结 果

本组 108例中生存 69例 (63.89%), 病死 39例(36.11%)。

2.1 初次血液净化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初次血液净化时间越长,病死的可能性越大,但血液净化总时间与有机磷患者预后无关(P>0.05),见表1。

表1 初次血液净化时间、血液净化总时间对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s)

表1 初次血液净化时间、血液净化总时间对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s)

组别 n 初次血液净化时间(h) 血液净化总时间(h)病死组 39 5.92±3.42 3.08±1.32生存组 69 9.39±4.68 2.31±1.11 P 0.042 0.121

2.2 生化指标对预后的影响 胆碱酯酶越低、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越高则患者病死可能性越大;未发现血小板、尿素氮、血糖、血钾与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死有关(P>0.05),见表2。

表2 生化指标对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s)

表2 生化指标对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s)

生化指标 病死组(n=39) 生存组(n=69) P胆碱酯酶(KU/L) 3.31±3.63 1.17±1.29 0.041白细胞(×109/L) 11.41±5.50 17.59±9.31 0.017血小板(×109/L) 227.82±89.40 206.00±119.49 0.536谷丙转氨酶(U/L) 28.67±16.95 45.00±18.06 0.031谷草转氨酶(U/L) 39.38±18.19 55.62±20.10 0.046尿素氮(mmol/L) 3.42±1.35 4.25±1.77 0.119肌酐(μmol/L) 75.10±25.53 113.42±39.03 0.001血糖(mmol/L) 8.06±3.98 10.74±8.48 0.291血钾(mmol/L) 4.19±1.44 3.79±0.41 0.381

3 讨 论

口服中毒是有机磷中毒的主要途径,有机磷农药侵入人体后,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为较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丧失了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从而引起临床上相应的中毒症状[1]。胆碱酶活力对中毒程度、疗效判断及预后估计均极为重要,其活力变化与中毒症状平行[2]。

血液净化技术被先后尝试用来清除急性中毒患者体内的毒物,并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3]。目前,临床常采用血液净化疗法包括持续动静脉过滤、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术来治疗有机磷中毒。研究表明,血液灌流能迅速降低血浆有机磷农药浓度,但于24 h后出现轻度反跳,可能与血液中有机磷农药浓度降低后致脂肪等组织中有机磷农药转至血液有关,提示临床抢救此类患者应尽早进行血液灌流[4]。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即用血液灌流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且安全可靠[5]。

本文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成功与否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有机磷农药口服量、胆碱酯酶、初次血液净化时间,此外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肝肾功能损伤程度等也会影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预后,这些因素对有效指导临床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有重要意义。

[1]彭树楠,李潭溪.有机磷中毒抢救治疗与管理[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0.60-613.

[2]孙元忠,杜秀芳,史淑云,等.急性有机磷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速度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2):160-161.

[3]胡家昌,李艳辉.血液净化疗法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6):525-526.

[4]于笑霞,王立新,田俊阁,等.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清除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4):282.

[5]陈开仪,徐海山,林丹华,等.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及费用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12):766-767.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转氨酶灌流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