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诊治(附病例报告)

2011-06-08 02:00张英晨蒋立城程玉峰王洪同丁吉阳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母细胞成人淋巴结

张英晨,蒋立城,程玉峰,王洪同,丁吉阳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儿童肿瘤的10%,位居小儿恶性肿瘤第3位,5岁内发病者占80%[1]。然而,NB在成人中发病罕见,截至1998年,文献中仅有58例成人神经母细胞瘤被报道,约占总发病率的1.3%[2]。约75%成人NB发生在腹膜后间隙,其中仅25%发生在肾上腺[3]。由于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发病罕见,因此对于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知之甚少,在术前与其它肾上腺肿物的鉴别诊断也显得相对困难。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收治1例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介绍 男,20岁。主因入伍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1周入院。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血压 110/70mmHg(1 mmHg=0.133 kPa),脉搏 70 次/min,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B超示右肾上腺区大小9.5 cm×11.0 cm肿块图像,形状呈分叶状,边界尚清楚,轮廓不规则,内部为实质不均质回声,有斑片样高回声区,肝脏及肾脏被挤压移位,未见肿大淋巴结,CDFI示病灶血流信号稀少。CT示右肾上腺区类椭圆形囊实性肿块,大小约9 cm×6 cm×10 cm,边界光整,以实性为主,强化明显,内可见点线状血管影,肝右叶及右肾受压移位,分界清晰;拟诊:右肾上腺肿瘤-淋巴瘤(图1)。MRI示右肾上腺区6.2 cm×9.2 cm×7.7cm肿块,T1WI不均匀略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楚不规则,肝右叶及右肾受压移位,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Gd-DTPA增强扫描见右肾上腺区病灶不均匀中等强化,其内见多处大小不等无强化区(图2)。实验室检查示:电解质、24 h尿VMA、血儿茶酚胺、醛固酮等均在正常范围。通过患者病史的深入了解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初步认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

图1 CT示右肾上腺区见巨大肿块,边界清晰,中等度强化,密度不均。

图2 MRI示右肾上腺区见6.2cm×9.2 cm×7.7 cm 肿块,T1WI不均匀略低信号,边界清楚不规则。

1.2 治疗 术前因不能排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给予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扩容、监测血压等术前准备。采用经腰部十一肋间切口行右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上腺区,肿瘤外侧附着黄色肾上腺组织,肿瘤有包膜,质硬,活动性差,表面呈节结状,局部囊性变,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钝锐性分离,完整切除肿瘤。术中血压无明显波动。

2 结 果

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肿瘤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间灰红色,部分区域可见出血坏死;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小细胞片块组成,核深染,胞浆稀少,肿瘤呈分叶状,细胞团之间有薄纤维血管间隔(图3)。免疫组化染色:CK(-)、Vimentin(-)、EMA(-)、Ki-67≥40%、p53(+)、PCNA≥80%、CgA(+)、Syn(-)、NSE(+)、GFAP(-)、S-100(-)、LCA(-)。 病理诊断:右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生化指标及电解质水平保持正常,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3周给予长春新碱 (VCR)、环磷酰胺 (CTX)阿霉素(Adr)规律综合化疗共4个疗程。目前患者术后4月余复查,B超、胸部正位片、CT、全身骨扫描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图3 肿瘤组织由小细胞组成,细胞团之间有薄纤维血管间隔(HE×10,40)

3 讨 论

3.1 NB发病情况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的神经脊细胞,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颅底、颈胸部、腹主动脉旁以及骼前交感链。通常发生于儿童,成人极为罕见,其原因可能为瘤细胞在无任何治疗干预下具有自然消退的倾向[4]。相对儿童NB,成人NB病程通常隐匿并进展缓慢,缺乏生物学特性,发现时多已是晚期阶段,预后较差,病死率高[5]。成人NB约75%原发灶在腹膜后间隙,其中仅25%发生在肾上腺,其它部位依次为胸部、盆腔,偶然发生于头颈部,与儿童患者基本一致[3]。NB通过血液及淋巴广泛转移,在成人患者中,转移部位除骨髓、骨、淋巴节、肝脏、皮肤及睾丸外,肺部及脑部的转移也较为多见。

NB是一种分化差,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大体病理学特点为结节状,质地偏硬,切面成灰白色髓样组织,由假包膜覆盖,常有出血、坏死和钙化。光镜下肿瘤由许多小圆形原始未分化细胞组成,肿瘤细胞的胞质少,胞核染色质深染,核中央可见核小仁;肿瘤细胞之间由分化不良的神经纤维分割形成巢状,肿瘤细胞可呈“菊花团”状排列,但本例病理未见。

3.2 NB临床特征及诊断 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为肾上腺外科的少见病,男女均可发病。复习国内外1996年以来中英文献报道的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16例,其中男9例(56.2%),女7例(43.8%),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16例中发生于右侧者6例,左侧者9例,双侧仅1例。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无特征性,主要表现为瘤体压迫侵袭邻近脏器及肿瘤转移部位症状,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以体检中偶然发现,如本例患者。在检索病例中,患者多以腰腹部胀痛不适就诊,少数伴有体重减轻及全身乏力等症状。患血压增高症状者仅为2例,占12%,与国内个别文献的统计数据相差较大,Genc等[6]也认为虽然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合成儿茶酚胺化合物,但表现出高血压症状的患者甚少。

成人神经母细胞瘤目前尚无统一的分期标准,临床主要参照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将神经母细胞瘤分为Ⅰ~Ⅳ期。Ⅰ期:局部肿瘤可以完整切除,无淋巴结转移;Ⅱa期:局部肿瘤不能完整切除,无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Ⅱb期:局部肿瘤能或不能完整切除,仅有同侧淋巴结转移,而对侧淋巴结无转移;Ⅲ期:肿瘤浸润逾越中线,不能切除,或肿瘤局限伴对侧淋巴结转移;Ⅳ期:远处淋巴结、骨皮质、骨髓、肝脏或其他脏器转移,其中另分出ⅣS期是指发生于1岁以内婴儿。但有临床研究发现,此分期主要依据为手术和病理结果,不适于判断初始患者的危险度,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目前CT已成为肾上腺肿瘤定位诊断、临床分期及随访监测的重要手段,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为实性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早期边界清晰,晚期浸润周围结构,边界模糊,肿瘤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可见钙化、出血、坏死改变。由于MRI能够显示组织特异性及增加冠状和矢状面的扫描,因此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诊断。Elsayes等[7]通过对神经母细胞瘤影像资料进行研究并与临床和病理对照,认为对于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的判断,MRI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测定被认为对NB的诊断及复发监测具有指导意义,然而,据统计在成人与儿童患者中其阳性率有着明显差异,分别为40%与90%[3]。但在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患者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水平还知之甚少。虽然CT、MRI、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对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有所帮助,但均无特异性,很少能在术前明确诊断,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的病理检查。本例患者术前诊断肾上腺肿瘤,考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

3.3 治疗与预后 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目前尚无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手术切除肿瘤是无可争议的首选治疗方案,术中应尽可能的切除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对于局部进展期肿瘤及远处转移期肿瘤推荐应用术后化疗,主要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长春新碱、卡铂及异磷酰胺[6]。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对肿瘤的治疗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有文献认为术后放疗应仅限于镜下残留癌组织(microscopic residual disease)患者。近年来也进行一些探索性治疗,具体包括维甲酸,抗CD2单克隆抗体mIBG(I131-甲基碘苯胍),血管形成抑制剂,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等。

尽管肿瘤被手术完整切除,并联合术后放化疗,NB仍具有强大的侵袭性。成人与儿童NB有着不同的预后,相关文献报道成人与儿童患者 (1~13岁)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分别小于5%与20%,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与75%[3,8]。影响NB预后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临床因素、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行为。目前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预后指标,相对NB患者的年龄与肿瘤的分级,增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与患者的预后有着更好的相关性,增殖指数<25%NB患者3年生存率可达74%,而增殖指数(Ki-67)>25%的患者仅34%[9]。并且,Krams等[10]还认为Ki-S2与NB的分子生物学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判断NB患者的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是极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其在不典型的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应予以考虑。虽然CT、MRI及实验室检查等对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的诊断有所帮助,但术前明确诊断仍很困难,确诊主需依赖于术后的病理检查。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瘤组织,术后联合放化疗,可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乔中伟,缪 飞.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29(4):242-243.

[2]Hirokawa S,Yamashita I,Kuroki Y,et al.Neuroblastoma in an adult with a high serum level of 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report of a case[J].Surg Today,1998,28(3):349-354.

[3]Franks LM,Bollen A,Seeger RC,et al.Neuroblastoma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an indolent course with poor survival[J].Cancer,1997,79(10):2028-2035.

[4]Kitanaka C,Kato K,Ijiri R,et al.Increased Ras expression and caspase-independent neuroblastoma cell death:possible mechanism of spontaneous neuroblastoma regression[J].J Natl Cancer Inst,2002,94(5):358-368.

[5]Conte M,De Bernardi B,Milanaccio C,et al.Malignant neuroblastic tumors in adolescents[J].Cancer Lett,2005,228(1-2):271-274.

[6]Geng FA,Aksoy M,Kapran Y,et al.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an adult.Report of a case[J].Surg Today,2003,33(11):879-881.

[7]Elsayes KM,Mukudan G,Narra VR,et al.Adrenal masses:MR imaging features with 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graphice,2004,24(Suppl 1):73-86.

[8]Hero B,Berthold F.Neuroblastoma[J].Monatsschr Kinderheilkd,2002,150(6):775-788.

[9]Krams M,Hero B,Berthold F,et al.Proliferation marker Ki-S5 discriminates between favorable and adverse prognosis in advanced stages of neuroblastoma with and without MYCN amplification[J].Cancer,2002,94(3):854-861.

[10]Krams M,Heidebrecht HJ,Hero B,et al.repp86 expression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neuroblastoma[J].J Clin Oncol,2003,21(9):1810-1818.

猜你喜欢
母细胞成人淋巴结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成人不自在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Un rite de passage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