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与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2011-07-09 03:13宋晓龙倪其猛潘仁友伍德明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盐城224000
陕西中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达莫银杏肾小球

宋晓龙 宋 俊 倪其猛 潘仁友 伍德明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盐城 2240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糖尿病患者中约 30%~40%发生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西方国家人群中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因,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病人中约三分之一由 DN引起。DN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肾损害则难以逆转[1]。但由于 D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DN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主要通过饮食控制、降糖、控制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抗氧化应激等综合治疗,延缓 DN进展。2010年 9月~2011年 03月本研究联合应用银杏达莫与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 DN,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共 50例,治疗组 25例(男 14例,女 11例 ),对照组 25例(男 13例,女 12例),平均年龄治疗组 49.3±6.7岁,对照组 50.1±5.5岁。入选标准:符合 1999年W HO/ADA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DN分期标准[2]:早期 DN根据 Mogensen分期方法中 III期微量蛋白尿的标准,即同时 6月内连续 2~3次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在 20ug/min~ 200ug/min者,相当于 30~300mg/24h。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所致的肾脏病变;合并感染、自身免疫力低下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以及其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等;近期无使用肾毒性药物史。

治疗方法 本研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对照组 25患者经饮食控制或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在尚可水平,即空腹血糖小于 7 mmoL/L,餐后血糖小于 10mmoL/L。如果血糖仍高于控制良好的水平,则注射胰岛素,并口服缬沙坦((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片剂,80mg/片)80mg,每日 1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银杏达莫(成份:银杏黄酮苷、萜类内酯;国药准字:H20045314),规格:针剂 ,5mL/支 20mL,黄芪注射液(成份:黄芪皂苷;国药准字:Z33020179),规格:针剂,10mL/支,40mL分别加生理盐水 250mL静脉滴注,每日 1次。 14d为 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疗效标准 参照 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疗标准》制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好转: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统计方法 根据观察指标和数据的不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分析采用t检验。

治疗结果 治疗组 25例,显效 7例,有效 14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 84%;对照组 25例,显效 4例,有效 9例,无效 12例,总有效率 52%。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比较

表1结果提示:治疗组能显著改善疲倦乏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苔,脉象等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下肢浮肿和尿频尿多,面色黧黑等方面效果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检测结果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检测结果

表2结果提示: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在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继发性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若不积极治疗,最终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现代医学认为,DN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肾小球血液流变学异常、生化代谢紊乱、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以及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相互作用[3,4]。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早期高滤过、高灌注、所致肾脏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GBM)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积累,导致的肾小球结节样或弥漫性硬化[5],其微血管病变导致微循环障碍,其中血流变学改变起着重要作用,血液粘稠度增加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加重肾缺血缺氧,并导致微血栓形成和微血管病变,促使 DN的发生发展[6]。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由银杏黄酮苷(24%)、萜类内酯(银杏苦内酯约占 3.1%,白果内酯约占 2.9%)及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研究发现银杏达莫注射液能降低血脂,减少病理性红细胞积聚,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血管壁弹性,改善缺血组织供血,能明显地清除有害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损害,从而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7]。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制成的注射剂,皂苷类、黄酮类和多糖类为其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8]。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能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特别是保护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黏附,降低纤维蛋白原与全血黏度,扩张血管,疏导微循环,抗缺氧及免疫调节,增加肾血流量及利尿,改善因血液高凝状态所致的肾小球损害,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尿蛋白(UAE)的排泄[9]。

本研究应用银杏达莫、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现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及尿蛋白排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是治疗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有效的方法。

[1]周希静.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0):559-560.

[2]Mogensen C E,Schmbitz A,Christensen C K.Comparativerenal pathophysiologyrelevant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J].Diabetes Metabol Rev,1988,4(5):453-456.

[3]刘志红,黎磊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15(2):120-123.

[4]American Diabes Association.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 Care,2000,25(Suppl1):S85-S89.

[5]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49-962.

[6]刘宝厚,刘 新.血流变学测定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1987,3(2):128.

[7]圈启芳.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3,18(18):1059-1060.

[8]窦 辉,付铁军,张 帆,等.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6):14-17.

[9]吴 文.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24:2296-2297.

猜你喜欢
达莫银杏肾小球
活化石——银杏
银杏
论银杏的栽植
不好好冬眠的蛇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银杏
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
银杏达莫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