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价值取向与教学实践

2011-07-12 20:16代晓琴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关键词:感性本质美育

■代晓琴

在美育理论研究中,大致有四个取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取向、社会学取向、教育学取向和实践取向。然而,美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虚化”现象严重,其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教学论层面缺乏对美育理论的吸纳和融合。笔者根据现有的美育研究成果,从三个重要的教学论话题入手,发现美育对教学论理论的构建颇有启发意义:启发我们反思教学论理论中唯理性主义偏颇,启发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个体认知机制”,启发我们更全面的理解“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其中“美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虚化”现象严重,误区重重:一方面误认为美育就是上艺术类课,与其它学科无关;另一方面,即便赋予其它学科以美育功能,也流于浅层面的感官感觉。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美育是作为教育方针提出来的,并没有在教学论层面得到扎实的理论研究,一直没能具体落实在教学论层面上,所以很有必要从教学论取向上,深入研究美育的教学论意义。

一、美育的种种价值取向

美育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术语,从不同的理论高度和不同的考察视角出发,研究的取向就不同,对美育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有很大差异。迄今为止,研究美育的取向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取向的美育研究

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理论为思想渊源进行的美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人的片面发展开始,限定在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并没提及德育,当然也不包括美育。①

(二)社会学取向的美育研究

这一取向的美育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中。中国现代美育理论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一部分,20世纪前50年对中国现代美学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学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改造,它起于哲学家和诗人对现代文化中感性缺席的危机感和对人的感性生存的本体论位置的忧虑,竭力追求感性生命和诗意的生存方式,排斥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对人的生存的内在意义,主张感性与理性并举,艺术和科学并重,甚至试图通过美育来实现人的感性向理性的升华,归根到底是要想通过审美和艺术使国人的内心世界 (特别是情感世界)产生变革,并由此推动中国当时的文化乃至社会发生变革。②这些理论对教育取向上的美育思想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与教育学学科意义上的美育还有一定距离。

(三)教育学取向的美育研究

教育学取向的美育研究,重在把美育纳入教育学范畴,作为教育方针进行考察,从社会“人材规格”培养需要的角度,重视人的“感性熏染”和“心灵浸润”,表现出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和对人的终极关怀。

孔子的“六艺”,荀子的“礼乐之经,管乎人心”,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的“净化心灵”学说,席勒的美育与人性的理论,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教育家蔡元培,他们的美育思想奠定了我国教育学上美育思想的重要基础,对于美育的教育实践有更为直接的意义。

(四)实践取向的美育研究

这一取向的美育研究,旨在把美育与具体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促进美育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效应。西方现代美育理论发展到20世纪,美学与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联姻而产生了一大批有鲜明实践导向性的理论成果,在诸如美育心理学、学校艺术教育、艺术课程、艺术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席勒的思辨性美育理论,但是目前美育研究还有很多实践取向的领域有待开辟,比如本文提及的“教学论层面的美育价值审视”就属于这个取向的研究。

二、美育价值观与教学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笔者从美育对教学论有何种特殊要求的角度出发,了解美育在教学论理论中教学实践价值,并进一步寻找美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施根据,最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以完善教学论理论,促进美育的实施。结合前四个取向上的美育理论成果,从教学论的三个重要话题入手,重点审视美育对教学论理论建构的启发。

启发之一:教学论理论中唯理性主义偏颇

现代教学论理论有着明显的“唯理性主义”偏颇。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基本上是着眼于人的理性因素发展的教育模式占主导地位,在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更是存在着明显的理性主义倾向。作为深受教育的时代性影响的现代教学论理论体系更难免带有明显的唯理性主义偏颇。

而西方现代美育理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恰好就在于其对现代社会中人性异化的揭示的批判,这种批判是从“理性压抑感性”这一历史现实出发,其主题是人的感性生存和个性的完整,从而使得现代美育理论成为了一种理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资源。作为具有一定理论思辨因素的教学论来说,不应该忽视美育在揭示理性与感性和谐方面的启示意义,应该把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和谐作为构建教学论理论的重要理论思想基础。事实上,我国也有不少的美育研究者已在这些方面做出过深刻思考,比如蔡元培强调“专治科学,太偏于概念,太偏于分析,太偏于机械的作用了”③还有丰子恺著名的“护心说”美育思想,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美育思想,宗白华的“艺术化人生”主张等,都对完成教学论理论的唯理性改造有直接而深刻的启示。

启发之二:美育对于加深理解“个体认知机制”作用

个体认识的机制,也即个体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教学论的重要理论话题。传统教学论理论的建构是基于纯理智活动促进个体的理性认识。事实上,在感性活动范围内关注学生个体的感性认知,也应该成为教学论理论建构的重要基石。

“美育”就是在感性活动范围内关注学生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美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深化对个人认知感性机制的考察。如前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取向的美育研究”所提到的,文学、艺术是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掌握,它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在我国,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对于理解感性认识机制有新的启发,他把教育内容分为教授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和教授“美术人生上”的“完全之知识”,认为概念的科学知识与直观的美学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由于理性及其知识“内容不能有直观以外之物”“概念置于普遍者,其离直观愈远,其生谬误愈易,”艺术家“以人类之感情为一己之感情”,以其所观于自然人生中者,复观于美术中”,因而美学“个象”中积淀了丰厚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使吾人离生活之欲而入纯粹之知识”,故从中“可得人生完全之知识”。它和哲学一样,都是对内在心灵的体悟,都是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充满了生命智慧的灵气,具有使人“不惑于歧途”的人生体验的导向价值。④丰子恺也指出,科学并不把事物的真相来示我们,却把这事物的关系或过去没来或原因结果来示我们,相反艺术则通过让人们感受美来让人体悟宇宙真相,⑤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认识与艺术认识的本质区分。这些观点极大的启发了教学论对感性认识机制的考察。

启发之三:美育对全面理解“教学过程”的作用

关于“教学过程”的界定争论颇多,但目前作为以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教学,仅仅靠‘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前提认识是缺少本体论上的依据的。

更重要的是,美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活动,凸现了“人”的本体意义,张扬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使得“教学过程”具有了更深刻的“人的本体”意识。这一点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中得到启发,马克思从美学、哲学的高度把人的本质和美的本质联系在一起,揭示了美育的深层价值在于提高人的本质力量。美的本质并不等于人的本质,而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人在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本质力量,必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类的实践对象和劳动产品上体现出来。懂得美标志着人的文化教养和内在精神文明程度,也是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的重要尺度,“能够使人懂得美正是美育的最终目标,也是美育对个体的影响力之所在”。⑥所以,教学过程遵循、重视了美育的本质意义,就是遵循、重视了“人的本质”。

综上所述,从教学论层面审视美育价值,可以为教学论理论的构建开辟新的视野。同时,也只有慎重考虑美育对教学论理论的潜在需求,才能真正构建出符合美育教育规律的教学理论,以有效指导美育在各科教学中的落实。

注释:

①陈桂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72;冯建军.论人的体脑结合=人的全面发展——兼与韩延明同志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6。

②杜卫.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本土意义与历史局限[J].学习与探索,2004,6。

③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 [M]冲华书局,1984:327-328。

④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三册)[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⑤丰子恺文集(卷一)[M].浙江文艺版社,1990.

⑥刘鸿庥.学校——陶冶人格的园地[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3。

[1]杜卫.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本土意义与历史局限[J].学习与探索,2004(6).

[2]陈桂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0)[M].人民出版社,1962.

[5]王南浞.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哲学,2004(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人民出版社,1972.

[7]冯建军.论人的体脑结合=人的全面发展一一兼与韩延明同志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6).

[8]刘鸿庥.学校——陶冶人格的园地[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

[9]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冲华书局,1984.

[10]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三册)[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11]丰子恺.丰子恺文集(卷一)[M].浙江文艺版社,1990.

[12]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五卷[M].中华书局,1988.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感性本质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美育教师
感性理性不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