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认识党校科研的作用
——关于贵阳市委党校科研改革的认识

2011-07-12 20:16王静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科研工作社科

■王静

站在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认识党校科研的作用
——关于贵阳市委党校科研改革的认识

■王静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党一贯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尤其在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需要社会科学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详细阐释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目标和措施。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新世纪开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意见》要求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它强调“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根据《意见》精神,联系党校的学科特色和工作需要,党校科研必须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为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落脚点。党校科研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阶段新时期我国执政能力要求的提出和干部培训力度的加大,作为学习、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阵地的党校肩负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使命。

一、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精神指引下,认清形势,明确党校科研定位

党校姓党,是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党员干部培训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而在办学形式、组织模式、教学目标、运行机制等各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新时期国家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鼓励政策对于党校科研的发展提供了前进思路和方向,换言之,党校科研应充分发挥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优势,将科研目标锁定在目前党和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上,锁定在我市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上,锁定在振兴贵阳社科事业发展上,立足国情、省情、市情,为实现贵阳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对于大学来说,大学在研究人员的规模数量,学科建设的发展程度,学术交流的范围与频率上举领先于党校,党校在纯理论和学术研究方面不及高校有先天优势;比较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社科院、省市委研究室、设施政府研究室)而言,党校的职能在于做好理论宣传,培训党员干部而不是直面社会事件需求。党校也有自身的优势:党校学科门类齐全,生源规范,交流广泛,学科建设均衡化、系统化。贵阳市委党校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市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中扮演了“思想库”和“智囊”的作用。它同时作为贵阳市干部培训基地和宣扬、学习马列主义的主阵地,努力培养自身的学科优势,将学科建设贯穿于干部培训的全过程中。

二、党校科研存在的问题

1.成果形式单一,数量与质量有待提高。论文、调研报告和专著,是社会科学研究理论成果的三种形式。从党校的成果验收情况看,各部分的比例呈不均衡的倒三角形,论文数量多,科研报告次之,专著少。由于承担课题的能力有限,近10年来没有争取到省级课题,更不论国家课题,仅仅局限在市级或党校系统内课题。由于教师缺乏相关课题申报和撰写的经验和知识,对目前国内国际学科前沿动态了解不足,导致课题内容在设计上不占优势。党校必须加强科研建设,通过科研改革突破成果单一的困境,制定、出台一系列激励机制和制度,切实提升科研综合实力。

2.教学科研“两张皮”,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科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摆脱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走一条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路子。党校推行的“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看到,随着党校干部培训队伍的自身建设的加强,干部队伍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的完善和提升,教师“闭门造车”式的理论研究“成果”在主体班的讲台上无法立足,新时期的科研工作需要科研人员走出书斋,联系实际,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三、探索与实践

党校教育,科研为本。市委党校观测落实《决定》精神,针对以往科研制度的不足和弊病,结合党校实际,大胆进行科研制度的创新,举措有力,成效突出。

1.把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以提升课题质量为核心,出台了党校系统课题评奖制度。贵阳市委党校科研办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各区县党校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各区县党校由于历史原因、所处发展条件的影响,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彼此之间缺乏科研信息的有效沟通。因而在课题申报、立项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为解除制约各区县党校科研工作进展的阻碍因素,必须把全市党校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对待,以提升课题质量为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市委党校制定出台了《贵阳市委党校系统社科奖励办法》。2005年,市委党校首次设立全市党校系统课题的组织申报,建立统一的社科基金,将全市党校系统科研资源整合起来。另外,这一制度的实施市未能在市级立项的课题转入二度评审,大大调动了广大党校系统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随着参与课题人数卒年增加,课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长。

2.采取课题评审匿名制,确保课题参评的公平和公正。课题匿名评选制度的实施,表明市委党校评审系统的运作更趋理性,提升了课题参评的透明度和公正度。实行匿名评审,有效杜绝了“友情评审”、“走过场”情况出现,减少了课题评审的非学术因素的“水分”介入。确保课题的质量,规范了学术秩序。同时,使课题申报者感受到压力,治学态度更加严谨,自我要求更加严格,对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力度加大,有助于净化学术氛围。

匿名评审制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行较早,市委党校的这一举措起步虽晚,但却是迈出了科研机制创新探索的一大步,为评审机制的逐步完善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3.降低门槛,放宽尺度,鼓励科研。为适应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干部培训力度加大的需要,本着“调整思路,创新机制,服务社会,统筹协调”的原则,创新党校的科研理念和工作方式。降低门槛,放宽尺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科研的思路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学历与能力永远不能划上等号,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能力、高水品。科研工作的目的是让更多有实力、有水平的人员参与其中而不是用学历的门槛拦在门外。科研部门应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走向社会大市场,联合企业和应用决策部门合作课题,促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结合,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4.加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强化课题管理。《社科成果奖励办法》使科研奖励“有法可依”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体高党校教职工参与科研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从科研的奖励制度入手。《办法》的修订突出了党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明确了科研的基础地位,也反映了科研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四、关于科研改革的认识

实行教学科研改革能破解制约科研水平提高的各种障碍因素,市委党校科研工作发展空间还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党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和深化,以科学的视角指导党校未来的工作。

1.加大科研投入,加强领导,建立畅通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1)增加投入,为科研工作运行提供切实保障。科研的繁荣与发展要依靠广大教职工的积极主动地参与,需要必须的物质投入。科研办承担着《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及党校科研管理任务,科研与管理一肩挑。再则,由于科研成果奖励有限,教职工的科研热情不高,加之没有形成硬性规定的指标任务,使得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能跨越发展,成果形式单一。党委和学校应增加对科研经费的拨款额度,加大对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的支持力度,为科研工作和科研任务理工良好的物质保障。(2)建立畅通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加强和改善党对社科工作的领导,推动它的繁荣和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基本责任。科研办担任着党校科研成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要引导和组织广大教职工投身到社会这个大市场去寻找课题,深入实际,加强与决策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确保科研信息传输、反馈过程中的畅通,将研究瞄准市场需求,利用市场机制完成成果的社会服务职能。

2.全面提升党校科研队伍的政治修养和专业修养。市委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阵地,它的科研队伍有特殊性,它的教学及科研有特有的方式和规律。党校的研究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对于一些事关政治方向、重大政治问题,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澄清,划清重大是非界限,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围绕并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工作大局,做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高尚精神塑造人。”

促使党校科研和社科事业迸发活力还必须讲究人才培养战略,发挥老教师、老专家培养带领科研团队作用的同时,要为年轻的科研人员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3.建立与区县党校的合作机制,提升党校体统整体科研水平。由于各区县党校工作在科研管理和科研工作往往各自为政,存在管理结构松散,缺乏横向有机联系的弊端,市委党校在组织课题申报时可吸收各区县党校有科研能力的教职工参与,加强市党校对个区县党校科研活动的指导,进一步整合教研资源、优化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党校科研的整体功能。

4.加强学科建设,推广“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模式。党校科研的方向如何确定,学科建设怎样与科研相适应,是摆在党校社科工作者面前的问题。(1)新时期的科研新要求。党校的性质决定其科研有以下发展趋势:一科研肩负理论服务职能的使命。理论活动的动力来自社会需求实践需求,纯理论教学形式已不适应党校的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现实环境决定党校的娇艳既要强调社科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树立“执政者知识”使命感,又要强化社科成果的转化应用即决策服务职能。二是科研活动必须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理论创新。哲学社科只有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应社会需求,这个调整过程也是社会科学理论传信的过程。(2)学科建设与科研的关系。一流的党校必须依托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科研必须依托一流的学科建设。贵阳市委党校要建成西部一流党校则必须制定出具备明晰的学科方向、学科优势、学科特色的学科建设发展战略。学科建设包括5方面的内容: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建设、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科研是重中之重。未来的科研规划转变成通过丰富的科研成果加强学科的支撑作用,制定出明确的科研目标,落实科研计划,使学科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学科方向不断拓展。(3)“科研处成果,成果进课堂”模式的大力推广。市委党校在主体班推行“菜单式授课”是教改的一大创新,由任课老师外出调研,凝练提纯的科研成果加以转化应用,通过课堂教学的渠道得以完成,扩大了成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5.推进科研管理长效机制的进行。(1)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市委党校在科研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有:《社科成果奖励办法》、《社科课题管理办法》、《校学术委员会管理办法》、《校(院)教材、专著等编写、出版管理办法》等制度,这些政策措施在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制度本身的局限,以及具体运作上缺乏硬性规定,使科研发展比较缓慢。为改变科研目前的困境,需要双管齐下改善科研制度落后的有效措施的落实,一方面采取奖惩并重的指标规定,形成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另一方面增加科研经费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立项、高出版的精品路线。(2)引入市场需求机制,开展科研协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在课题选题阶段,在研究调研的时期就要有明确的应用对象,研究内容要联系合作部门的实际,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要适应部门的需要,争取和多个研究机构协作,全方位获取科研信息,吸纳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员参加,鼓励产学研结合的科研体制,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3)建立符合党校科研特色的引导机制。党校的理论工作区别于一般院校,也区别于党委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党校的学科门类齐全,有专业的研究队伍和正规、稳定的学员,突出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积极面向社会,利用广大的学员优势,主动找科研。引导教职工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开拓的科研氛围,引导科研工作朝结合实际,面向社会需求的方向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贵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科研工作社科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学和学者
余杭区首个“社科之家”揭牌启用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助推贫困村精准脱贫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提高综合治理毒品问题能力的对策与思考
——以乐山市为例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人文社科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