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口水库码头升船轨道工程设计

2011-07-17 06:55李少鹏李新旺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1年3期
关键词:升船机拖轮桃林

李少鹏,李新旺

(1.河北省定州市水利局,河北 定州 073000;2.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桃林口水库码头升船轨道工程设计

李少鹏1,李新旺2

(1.河北省定州市水利局,河北 定州 073000;2.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桃林口水库码头主要包括码头台阶、浮动船平台及升船轨道工程3部分,其中码头台阶和浮动船平台先于升船轨道工程建成,而后为解决桃林口水库工程用船、冬季防冻和检修问题,建成了升船轨道工程。

桃林口水库;码头工程;升船轨道

1 工程概况

桃林口水库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境内滦河支流青龙河上,是一座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桃林口水库码头工程位于水库左岸,是为船只停靠和上、下游客而修建的。码头工程主要包括码头台阶、浮动船平台及升船轨道工程3部分,其中码头台阶和浮动船平台先于升船轨道工程建成,而后为解决桃林口水库工程用船冬季防冻和检修问题,建成升船轨道工程。升船轨道工程主要包括升船轨道、检修平台、操作平台和升船机室。

2 工程总体布置

桃林口水库工程左岸上游250m范围内,系原三道河村所在地,山坡较缓,岩层为长城系大红峪组第二段,以中厚层石英砂岩为主,夹薄层板状粉细砂岩,上覆山麓堆积物。已建的码头台阶工程坐落在大坝上游桩号上0+114处,浆砌石砌筑台阶起点高程146.5m,设计为349级,步高0.12m,宽5.0m,台阶综合坡度为1∶3.2,沿岸坡坡向库区,斜长110.0m,与大坝轴线基本平行,连接浮动船平台与码头公路。

浮动船平台宽4.0m,长30.0m,布置于码头台阶的下游一侧,作为停靠船只和输送游客的码头。

升船轨道中心桩号为上0+144,与码头台阶平行且相距30m,轨道间距4.5m。轨道梁顶点高程145.63m,总长108.96 m。

船只检修平台高程145.8~146.0m,台面宽8.0 m,长20.0m,对称布置于轨道两侧。

桩号上0+120.89~0+176.8区间,平均挖宽17.8m,设计为升船轨道操作平台,以设置升船机室和作为小型船只停放场地,平台面积共995m2。

观测水尺布置在码头台阶上游侧,系船碇沿码头台阶下游侧每隔5.0 m埋设1个,共20个。

码头工程总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码头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3 升船轨道方案比选

3.1 垂直岸坡方案

轨道长108.96m,布置与码头台阶平行,相距30m。详见图1。

3.2 斜坡道方案

轨道起点与垂直岸坡方案类同,布置与库岸呈60°夹角坡向上游,长155.16m。

主要指标比较如表1。

表1 升船轨道方案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垂直岸坡方案牵引力虽然较大,但总体布置合理、抗冰压力较好、轨道短,且投资较小,故设计推荐采用垂直岸坡方案。

4 升船轨道设计

4.1 轨道基础设计

考虑水库左岸山麓堆积较厚,且轨道大部处于水面以下,故轨道采用灌注桩基础。灌注桩入土深按摩擦桩设计为8.0m;入土深不足8.0m而又大于5.0m者,要求桩底嵌入基岩0.5m;入土深小于5.0m者,要求桩底嵌入基岩1.0m。灌注桩直径0.6m,桩距4.5m。个别桩位基岩面较高,覆盖层厚度小于2.0m,采用混凝土墩式基础,要求墩底坐落在弱风化基岩面上,混凝土墩厚0.6m,宽5.1m。灌注桩与墩的混凝土强度均为C20。

4.2 轨道梁设计

升船轨道梁设计为8.0m三跨连续梁结构。为减少轨道遭受冰压力的影响,布置轨道坡度与岸坡走势一致,确定轨道坡度为1∶3.2。

考虑船只检修及冬季防冻,升船轨道应确保船只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出水上岸,因此确定适宜的升船水位很重要。升船水位低,升船保证率高但使用几率低,且难免工程于水下施工,加大了施工难度及工程投资;升船水位高,虽可减小施工难度,并节约投资,但升船保证率低。

桃林口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水库死水位104.0m,正常蓄水位143.4m。综合考虑水库特征水位及不同时期水位特征,确定水库升船水位120.0m,即在不低于此水位情况下,可保证船只上岸。

根据升船水位,并按升船台车的具体尺寸及船只吃水深度,确定轨道梁的底端高程113.13m。根据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和周围的地形特征,确定轨道梁的顶端高程145.63m。轨道梁总长108.96m,共四联十三跨,每联中,端支座为橡胶简支支座,中支座与灌注桩为固接。轨道梁断面尺寸60cm×60cm,混凝土等级为C25F200。

4.3 轨道护坡设计

升船轨道护坡坡度为1∶3.2,采用混凝土护坡,宽7.5m,总长110.0m,厚15.0cm,下设10.0cm厚碎石垫层。护坡每6.0m设油毡缝1条,缝宽2cm。护坡浇筑时与轨道梁之间亦设油毡相隔。护坡混凝土等级为C25F200。

5 检修平台设计

检修平台设置在升船轨道顶端两侧。每侧平台平面尺寸为8.0m×20.0m,台面顶端高程146.0m,为方便排水,台面纵坡设计为1∶100。检修平台为M7.5水泥砂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基础沿岸坡采用阶梯式,分4段砌筑,每段长5.0m。台面设计为15cm厚C25混凝土,下设10.0cm厚碎石垫层。为了安全,平台上埋设钢管栏杆。

6 操作平台及升船机室设计

在桩号上0+120.89~上0+168和0+564.7~0+582.5区间范围内,开挖为操作平台,开挖设计边坡1∶0.75。台面为厚15.0cm现浇C25混凝土,下设10.0cm厚碎石垫层。台面采用纵坡排水,上0+120.89处台面高程为146.5m,上0+168处台面高程为146.03m,坡比为1∶100。为使台面整洁,沿桩号0+582.5坡脚处,砌筑宽0.4m、高0.6m、长50.0m砌石挡土墙1道。

升船机室设置于操作平台中部,桩号上0+144处,室内卷扬机座下设锚杆,满足升船牵引力207.1kN的要求。机室前沿,对称于轨道埋设地锚2个,每个地锚的设计锚固力为200kN,以备为升船台车和检修船只使用。

机井泵房、水塔设置在凉亭附近。机井深40m,安装6B-13型水泵1台。水塔设计为圆形,内径2.0m,塔底高程148.0m,塔高4.0m,容水量为12.0m3。

7 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

桃林口水库左岸码头升船机的主要用途为:当水位不低于120.0m时,可以将水库中重约30t的拖轮拖运至库水面以上,以满足拖轮检修和冬季防冻的要求。

7.1 左岸码头升船机金属结构

设备主要包括提升设备、拖运小车及其轨道。当拖轮需拖运至库水面以上进行检修或冬季防冻时,先利用提升设备将拖运小车沿轨道下放,下放至水下,且能满足拖轮开到小车上就位的位置,将拖轮缓慢地开至小车上就位,利用提升设备将小车与拖轮向上牵引,待拖轮与小车接触后将拖轮与小车固定,继续将小车连同拖轮一起向上牵引至锁定高程,然后小车锁定。当需要将拖轮运至库中时,先启动提升设备,松开锁定装置,将小车同拖轮一起下放至库水面附近,松开小车与拖轮的固定绳锁,继续下放,待拖轮能够靠浮力脱离小车后,将拖轮启动开走,将小车牵引至锁定高程锁定放置。此时,即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操作。

7.2 升船机的提升设备

采用非标固定卷扬机,最大倾斜牵引力300kN。该提升设备的扬程112m,如采用单根钢丝绳牵引,则所需钢丝绳直经过大;如采用动滑轮,可以减小钢丝绳的直径和提升设备的容量,但需要增加钢丝绳的长度。经过比较,最终选择1个动滑轮,提升设备的钢丝绳在卷筒上多层缠绕的方案。

7.3 拖运拖轮设置

由于升船机轨道的坡度较大(坡度1∶3.2),为保证拖运拖轮的可靠性,保证在拖运过程中不发生小车与拖轮相对运动,故将小车设计成底部沿轨道倾斜,顶部为水平形状。小车分前后2节,中间用轴相连。每节小车底部由8个轮子支承。小车顶部两侧固定有方木,用于支承船体。小车顶部设置4根标志杆,以方便拖轮就位。小车轨道根据荷载选用轻轨24,轨道间距4.5m。

7.4 升船机

升船机设在大坝上游左岸侧,码头公路北端上坡开挖的平台上设有升船机室。供电电源引于大坝东头纪念碑附近原有30kVA配电变压器,0.4kV侧初步考虑以铜芯氯丁橡皮线架空敷设,根据地势情况,如架空敷设有困难亦可考虑用电缆直埋敷设。

在升船机室设动力配电柜一面,供船机运行及临时检修用电,在操作室另设照明配电箱一面,供机室照明。根据该工程的使用几率及重要程度,可考虑在升船机室屋顶设500W探照灯1只,供升船轨道范围照明。

接地系统按常规作法,室内做接地网,室外打接地极。防雷系统在低压进线终端配电柜内装氧化锌避雷器1只。

8 结语

(1)升船轨道工程设计结构紧凑,总体布置合理,投资较小。

(2)升船轨道地基为山麓堆积物,且长期处于水下,轨道基础采用灌注桩稳定性好,可确保升船稳定运行。

(3)升船轨道垂直岸坡布置,且坡度与岸坡走势一致,在严寒地区,可减少轨道遭受冰压力的影响,有利于轨道稳定。

[1]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桃林口水库初步设计报告[R].1991.

[2]SL/T 191—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SL211—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

TV222

A

1672-9900(2011)03-0064-03

2011-03-04

李少鹏(1970—),男(汉族),河北定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Tel)13223202334。

猜你喜欢
升船机拖轮桃林
在线油耗监控系统在港作拖轮中的应用
提升全回转港作拖轮航速的有效途径
港作拖轮的使用
十里桃林平东路
升船机简史
世界最大升船机铭刻
图解三峡升船机的运行原理
忽逢桃林 落英缤纷——我的“指向性写作”教学点滴谈
桃林村(外一首)
全回转拖轮运动建模与视景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