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散水裂缝的原因和预防

2011-07-21 06:37许林祥
科技与生活 2011年13期
关键词:裂缝防治

许林祥

摘 要由于混凝土在各种建筑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非常重要,结合其应用,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混凝土散水产生裂缝的原因。通过对混凝土散水的内在构成以及工程应用环境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避免或者减少散水产生裂缝的措施,从而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从而增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关键词混凝土散水;裂缝;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71-0131-01

混凝土有很多优点,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水泥同水反应生成的物质(水泥石)的體积小于其所用原材料的体积之和,即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由于各种反应的发生导致体积变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产生裂缝,当然产生裂缝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说混凝土本身以及外部因素的作用。在室外建筑物勒脚的四周进行铺设散水,是为了防止雨水沿勒脚想墙基渗透,并且它可以用来承受沿屋檐落下的雨水水滴以及集中水流,从而就避免了雨水严重冲击房屋周围的土地面层。

1混凝土散水裂缝的原因

1)回填土材质不符合要求。在对室外散水以及室内房心进行回填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回填料,这些回填料中含有大量碎砖、混凝土块、石块等各种建筑垃圾,也会含有许多大粒状的硬质块状物,回填土颗粒之间即使经过打夯碾压也很难达到整体密实的效果。同时由于回填料大颗粒硬质块状物,其层层堆叠后会产生空隙,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局部坍塌或者裂缝的隐患。当然这种情况也不能排除在外,有些回填土为了方便就近取材,比如那些根植土,其含有树根、杂草等有机垃圾。这些有机物在地下经过各种演变腐烂变质从而产生大量甲烷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气体会在回填土基中扩散,并逐渐向面层渗透,从而导致地面及散水整体坍塌或者产生裂缝。到了冬季,由于环境温度低,有些回填土暴露在室外从而受冻变成冻块,由于冻块不宜打夯碾压,从而使冻土产生间隙,这些间隙在环境回暖冻土预热后就逐渐消融收缩并下沉。

2)回填土厚度不符合要求。在回填过程中,刻意为了追求进度而进行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而进行超厚回填,甚至利用机器进行一次性大面积回填。根据规定:根据不同的回填土材质采用不同的虚铺厚度,一般一次虚铺厚度不宜超过350mm。回填过厚,机械打夯碾压无法压实密实。

3)回填土含水率不符合要求。根据规范回填土的含水率有一个最佳值。通俗的来讲,这种最佳程度是“握紧手成团,落地开花”。如果含水率过大,就会导致打夯或者碾压的时候回填土与机器表面粘结在一起而无法施工,并且容易产生橡皮土现象。可是如果含水率过小,回填土颗粒就因过于松散而不能相互挤压密实。

4)打夯碾压不符合要求。为了使回填土达到更好的紧实度,回填土的打夯次数必须满足一定数量,并且回填土施工时必须进行搭接。所施工的回填土必须在同一个标高位置处,防止倾斜打夯碾压。因为倾斜打夯碾压坡度过大,会使夯击时产生较大的重力分力,从而使土基压实度与弯沉值不一样,也就不能产生最佳压实效果。

5)管理交底不到位。由于一些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只追求进度和经济效益,却忽视了质量管理,从而不能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技术交底。由于各种原因都会造成回填土在将来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坍塌或裂缝,比如说在施工过程中疏于管理、操作人员不按规定技术交底要求,图省时省力等等。

2混凝土散水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散水中裂缝的出现,会对建筑结构将来的使用性能及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1)钢筋锈蚀,降低结构使用的耐久性。由于钢筋锈蚀后,其体

积增大,很容易使周围的混凝土保护层膨胀破裂,形成纵向裂缝,从而破坏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最终将影响建筑建构的安全度。

2)结构的抗渗性,也可能产生渗漏,从而严重破坏了水工结构和容器结构的阻水能力。

3)结构的刚度,由于变形量的增大,影响了非结构性建筑部件的使用性能。

4)裂缝的显现和发展以及室内非结构材料的局部损伤,都会给人们的心理产生压力,也会产生各种不安全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之处。

3防治混凝土散水裂缝的措施

1)散水坡的基础埋置深度应超过冻结层。其基础应该采用河光石、砂、素混凝土等材料。其垫层应采用河光石,并且其结构应比较密实牢固。为了防止建筑物沉降时破坏散水结构的整体性,应从垫层处使平层和面层与墙身勒脚断开。同时应该按房屋建筑轴线来设置温度缝,从而防止因温度变化使散水坡伸缩而遭到破坏。

2)按照要求设计散水坡的坡向和坡度。散水表面坡度一般为3%~5%,其表面涂抹水泥砂浆罩面,必须将其抹压紧实,达到牢固结合的效果。散水坡的标高必须高于房区路面的标高,保证排水顺畅,严防雨水倒灌使积水浸泡基础,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3)如果散水宽度在图纸中没有标明时,一般来说,灰土垫层宽度不小于80cm,厚度不小于15cm。砼垫层宽度不小于60cm,厚度不小于5cm。散水应该分块浇筑,每个分块长度不大于6m。在选取留缝位置时应该考虑建筑的整体效果,散水与建筑物外墙必须留缝,务必保证这些缝沿外墙一周整齐一致,纵向6m左右设分格缝一道,房屋转角处与外墙呈45°。分格缝宽2cm。为了防止雨水从分隔缝内渗入基础,应该将分隔缝避开雨落管。

4)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具体材料的规定及品质并通过实验来确定,不能随便套用经验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各种材料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合理振捣混凝土,从而获得密实度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5)严格加强混凝土的早期保养。刚刚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要及时覆盖,防止过早脱水而产生冷却收缩裂缝。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还应注意保温.。如果使用蒸养或干热养护的混凝土,一定要控制好各方面的温度要求,包括预热、升温、等温、降温等,从而避免混凝土过早脱模。

6)为了减少由温度效应而产生的应力,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最好选用矿渣水泥等水化热低的水泥配置混凝土,当然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缓凝型减水剂或者用粉煤灰代替一定量的水泥。不过,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7)在对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时,最好预留后浇施工缝。例如当箱形基础长度超过40m时,要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其宽度不小于80cm,在后浇施工缝处,钢筋确保不能断开。

8)加强模板和支撑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模板和支撑系统,强调按照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形状、尺寸、载荷等进行优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外形尺寸和美观,设计时应做到受力明确、坚固牢靠。

4结束语

在充分了解并掌握混凝土散水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之上争取各方面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裂缝控制在限度以内,甚至可以有效的防止裂缝的产生。当然在实际情况下,万一出现裂缝,一定要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如何处理裂缝的构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工程裂缝问题,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英山川,雷劲松.混凝土裂缝的鉴别及控制措施.2007.

[2]过镇海,时旭东.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2010.

[3]罗新国,睿国权.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2006.

猜你喜欢
裂缝防治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裂缝
裂缝
裂缝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