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泉源大道景观规划设计

2011-07-26 01:19张吉祥张建军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泗水县泉源绿带

张吉祥,张建军

(1.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1;3.邹平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邹平256200)

0 引言

园林景观路是指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和绿化特色、道路。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城市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随着我国近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噪音污染等诸多城市病逐渐浮现,园林景观路可以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其规划设计备受关注。上海市世纪大道、深圳市深南大道等大城市园林景观路的规划设计展现了优美的景观效果,发挥了一定的生态效益,推动了周边地块的综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引领了我国园林景观路的发展潮流。随后各地的园林景观路也进入了建设热点时期,如山东省的济南市经十东路和临沂市双岭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经十东路是位于济南市东部新城的南侧,是集交通、景观、休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主干道。路侧绿带宽度为30m,景观规划以南侧疏朗、北侧规整为原则,严格控制周边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将南部山景引入了济南市区。经十东路的成功建设引发了此区地块的迅速升值。此外,临沂市双岭路的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双岭路位于临沂市城区西部,路侧绿带的宽度为53m,结合候车亭及小型硬质铺装场地形成富有节奏的绿化组团,大大增加了城市绿量,同时带动了周边城市地块的综合发展。

但是,在园林景观路的建设热潮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片面追求观赏性,忽视功能性;忽视地域特色的挖掘,缺乏可识别性;盲目引种外来植物,大量以模纹绿篱为主,导致养护管理成本的剧增。本文以泗水县泉源大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城市园林景观路的规划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以期对其他园林景观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1 设计区域现状分析

每个城市的道路都有着独自的特色,应对现状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内在的历史文脉和周边的景观特征,为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道路景观奠定基础。

1.1 泗水县概况

泗水县是济宁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C,平均降水量760mm,全年日照百分率52%,相对湿度65%,无霜期200d。泗水县是泗河文化的发祥地,且富有丰富的奇石资源,故有“泉水之乡”和“奇石之乡”的美誉。

1.2 泉源大道概况

泉源大道是泗水县东西方向重要的交通干道,小型车的限速为80km/h。泉源大道西起金庄镇驻地,东至泗水县西环路,全长约为5km。周边用地以农田为主,其间有商业房和部分行政单位散布。另外,沿途还有水系资源和奇石园,应当作为独特的景观资源,充分利用。

2 项目定位与结构布局

2.1 项目定位

首先,本区段的泉源大道是连接京台高速至泗水县的重要交通干道,是济宁市至泗水县重要的迎宾大道,其绿化工程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外地来宾对泗水县的印象。此外,泉源大道也将是市民和百姓通行的重要交通干道。

鉴于泉源大道的性质定位,将规划设计目标定为以植物群落为主景,以奇石为点景,采用粗放型的手法,大色块的组合,创造低成本高品位、有气势有亮点、有节奏有高潮、有层次有细节的景观带、生态带和文化带。

2.2 规划结构

泉源大道的道路红线宽度为82m,为三板四带式结构,其中路侧绿带的宽度为21m,非机动车道为5m,两侧分车绿带为4m,机动车道为22m。

泉源大道的规划结构为“两段、四核、多点”。泉源大道以春花烂漫为主要的季相景观,兼顾其他季节的景观,主要分东西两段,具体是指长约3km以春景黄色为主色调的西段,和长约2km以春景红色为主色调的东段。“四核”和“多点”均是指沿途的景观节点,重要的景观节点为“核”,一般的景观节点为“点”。“四核”是结合沿途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特殊的地形、地标形成的重要景观节点,具体是指“飘带园”、“奇石园”、“水景园”和“迎宾园”(图1、图2)。“多点”具体是指通往各村庄的道路交叉口景观节点、各行政单位和商业房附近的一般景观节点。在满足视距三角形的基础上,在各景观节点营造丰富的植物群落,点缀奇石配景,提高可识别度。

3 规划设计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通过标准段和基调树强化整条道路景观的整体性。该条道路小型车的限速为80 km/h,行车速度很快,将路侧绿带的标准段长度设为80~120m,两侧分车绿带的标准段长度设为150m,适于行人的观赏。两侧分车绿带以规则式配植手法为主,路侧绿带以自然式配植手法为主,通过基调树和配植形式的相对统一形成全路段的整体性。

图1 泉源大道西段规划结构分析图

图2 泉源大道东段规划结构分析图

3.2 地域性原则

通过特定的景观材料载体来体现“泉水之乡”和“奇石之乡”的地域特征。运用“水景园”和基调树垂柳来营造“泉水之乡”的特征。“沿岸插柳”是传统的水边植物的配置手法,在此选用垂柳作为基调树,引导行人形成垂柳—泉水—泉乡的关联联想,沿途的“水景园”更会让游人印证这种联想,进而突出“泉水之乡”的特色;在沿途的奇石园附近的路侧绿带中和各个景观节点中采用特色植物群落与置石搭配,形成奇石和道路绿带的有机融合,进而突出“奇石之乡”的特色。

3.3 可识别性原则

从整条道路整体、局部分段和各个节点三个层面上都体现出各自的可识别性特征。从整条道路来看,主要突出春景,兼顾四季景观,使春花烂漫成为泉源大道的特征;从局部分段来看,西段(长约3km)主要是突出春季黄花灿烂,东段(长约2km)主要是突出春季的红花绚丽;从各个节点来看,通过植物群落的变化和置石的点景,增强景观节点的可识别性。

3.4 多样性原则

在每个标准段的相近地形空间骨架和基调树的统一的前提下,使用丰富的植物种类,来提高植物多样性水平,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形成基调统一、细节丰富、观赏期长的植物景观。

3.5 低维护性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主、以自然式配置形式为主,降低后期道路绿地养护管理成本,符合当前节约型绿地的倡导。乡土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本路段的植物种类以乡土植物为主,可大大降低植物的栽培养护成本。此外,仅在特殊地形地段采用少量的模纹式种植形式,大部分绿地采用自然式种植形式,减少人工修剪的维护成本。

4 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4.1 两侧分车绿带

两侧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宽度为4m,标准段的长度为150m。每个标准段有四小段组成,分别为小龙柏+八宝景天—黑松,长度为50m;结缕草—红叶石楠球,长度为25m;小龙柏+鸢尾—银杏,长度为50m;结缕草—红叶石楠球,长度为25m。从大部分游客车行快速通过的角度看,这四个段落形成长短间隔的有规律有节奏的变化。从细节的角度看,两个50m段落的绿篱配置为以小龙柏为基调,分别配以鸢尾和八宝景天这两种养护简单且观赏特征突出的宿根花卉。两个50m段落的上木分别选用了银杏和黑松,兼顾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而且能够形成株形和质感的对比。在每两个50m的长段落间隔25m的短段落,选用简洁的结缕草—红叶石楠球的配植形式,与较长段落形成有规律的节奏变化。

4.2 路侧绿带

泉源大道南北两侧各有宽21m的路侧绿带,是最重要的观赏面,标准段的长度在80~120m之间变化,通过峡两侧绿地内微地形的高低起伏和绿化植物林缘线的开合有致,形成丰富的空间段落(图3)。植物群落模式结构为背景林—小乔木和花灌木—地被。在起伏的地形上通过几种基调树的高频度出现,形成统一的空间骨架,来增强整条路段的整体性。大树的基调树种为英桐、垂柳、栾树、五角枫、雪松。在乔木背景林的构成中,遵循“地形高处种高树,地形地处种矮树”的原则,形成林冠线的起起伏伏;同时背景林追随地形的水平凹凸变化,形成林缘线的进进退退。这样乔木背景林与地形共同营建了路侧绿带的背景空间构架。背景林常年整体呈现较多绿色的基调,而小乔木和花灌木则可提供更为丰富的色彩,基调树种具体为连翘、榆叶梅、紫叶李、火棘。为突出西段的春季黄花灿烂,选用了腊梅、迎春、连翘、棣棠、黄刺玫这5种春季依次开黄花的植物,使观黄花的时间可由2月上旬延续到5月上旬;为突出东段的春季红花绚丽,选用了二乔玉兰、榆叶梅、美人梅、紫叶李、紫荆、红花碧桃、西府海棠、锦带,这些植物具有或粉或紫、或浓或淡的红色花,使观红花的时间可由3月上旬延续到5月上旬。这两段都是以黄色或红色为主,配以其它花色和其它季节观赏的植物。地被层的基调植物选用结缕草,此外在重要节点地段选用了黑心菊、鸢尾、萱草、大花秋葵等易养护成本低的宿根花卉,可起到丰富景观效果的作用。

图3 泉源大道路侧绿带效果图

4.3 重要景观节点

泉源大道共有4个重要的景观节点,自西向东分别为飘带园、水景园、奇石园、迎宾园。

飘带园是进入泉源大道的西门户,现状地形向外渐高,高差较大,坡度较陡,非常适合模纹式栽植,通过彩色植物飘带形成欢快的迎宾氛围。在简洁的背景林和灌木层的前侧选用了大叶黄杨、小龙柏、鸢尾、红叶石楠、狗牙根这5种地被植物,设计成有宽窄变化,色彩丰富,相互映衬,质感互为对比的大尺度的流畅飘逸的模纹,宛如飘带般绚丽多姿。为遮挡鸢尾冬季欠佳的景观,一般使其位于绿篱后侧,行人不易观察到的位置。

水景园是依托迎宾大道的南北水系,通过水池的营建,地形的改造和植物的合理配植构成的以水景为主题的花园(图4)。道路北侧的水池以折线围合,用十个大气的大型馒头柳树阵,构成有震撼力的景观。树阵后是弧形园路和由乔灌草组成多彩的花园景观,馒头柳树阵疏密的树干形成漏景,漏出后面色彩丰富的花园,成组的馒头柳树阵倒影在水中,与蓝天白云形成虚景画面。水池南侧与慢车道之间,由断断续续的垂柳树带构成虚隔景观,水池南岸的荷花展现眼前。

图4 水景园效果图

奇石园位于现状中的奇石市场附近,为便行人能够看到市场中的奇石,此段的景观设计由开敞空间和半开敞空间组成。竖向设计中,以微地形为骨架,采用疏林缓坡草地的形式,结合点景的置石和大树景观,达到与奇石园景观的有机融合。本园的主要植物群落为:黑松+柿树—玉兰+黄金槐+红叶李—连翘;黑松+楝树—石榴+美人梅。

迎宾园位于西外环路与泉源大道交叉口的东南角,以缤纷的色彩体现迎宾主题。迎宾园东为泗水汽车站,地形设计中,以东南侧高的地形形成由西向东进城的最大观赏面,同时北端又不遮挡汽车站主体建筑。在不同高度的台地上分别植常绿草坪、多花色宿根花卉、美人梅、红叶李、黄金槐、金叶榆、银杏和雪松等,可形成丰富的季相景观

4.4 一般景观节点

一般景观节点多分布在道路交叉口、行政单位、商业房附近。为使得道路交叉口和行政单位的进出有可识别性,在这些节点处的植物群落适当进行了丰富和变化。商业房的业主希望自己的商业房生意兴隆,此处的植物景观以半开敞空间为主,增加可视度,地被植物以低矮的花灌木为主,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在局部空间增设了小型硬质铺装,方便业主及顾客的活动及使用。

5 结语

通过泗水县泉源大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探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园林景观路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园林景观路规划设计要注重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以乡土植物材料为主,结合其他能够反映地域特征的景观要素,塑造富特色的景观。

(2)园林景观路规划设计要注重统一变化的有机结合。以标准段和基调树为统一的基调。时速为80km/h的园林景观路路侧绿带的标准段宜为80~120m,以形成舒展流畅的空间段落。在基调树背景的统一下,使用多种植物材料形成色彩、质感、季相的丰富变化。

(3)园林景观路规划设计要注重景观节点的塑造。道路景观节点是车流和人流汇集的地方,其规划设计首先要保证道路交通的基本需要,同时要通过多种景观元素强调节点的可识别性。

(4)园林景观路规划设计要注重养护管理费用的降低。通过乡土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可减少外来树种昂贵的养护费用;采用自然式的栽植方法,可减少大量修剪模纹绿篱的成本。

[1]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S].

[2]李端杰.植物观赏特性与景观设计[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11(2):39 -46.

[3]张建华,许珂.当代城市景观的历史文化信息表达[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6,21(4):5 -9.

[4]鲁敏,程正渭,王金江.城市公园的地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齐河晏子公园景观规划概念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24(2):5 -8.

[5]刘佳,史晓松.城市道路绿带植物景观营造:以北京海淀区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07(3):44-46.

猜你喜欢
泗水县泉源绿带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英国绿带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启示
杜泉源
福州市主干道分车绿带对骑行通勤者暴露于细颗粒物的影响
奔涌吧!泉源
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瓶颈与策略分析
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与更新策略
扎实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严肃性权威性
泗水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