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2例

2011-07-28 05:25潘小娟
中国药业 2011年21期
关键词:法莫替丁兰索拉胃窦

潘小娟

(浙江省松阳县人民医院内科,浙江 丽水 323400)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已被公认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最好的药物[1]。兰索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在抑酸方面起效更快,作用更强、更持久,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能更有效地愈合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止痛效应快,不良反应少[2]。笔者观察了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林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并与传统法莫替丁三联疗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经胃镜并病理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4例,治疗前2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生素、铋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中,男 17例,女 15例;年龄 18~79岁,平均(41.2±5.7)岁;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4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 14例;年龄 17~84岁,平均(40.8±6.2)岁;胃溃疡 9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对照组予以法莫替丁、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治疗组口服兰索拉唑(上海信谊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为20070609,规格为30 mg×7片)30 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胶囊20 mg、每日2次。两组均同时口服2周阿莫西林胶囊1.0 g、每日2次和克拉霉素片 0.5 g、每日 2 次。

1.3 观察指标

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以及胃窦部炎症的变化。临床症状: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嗳气等。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接受胃镜检查时,分别在胃体和胃窦大、小弯侧各取活检组织1块,使用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另在胃窦部小弯侧取1块活检组织,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按照胃窦部黏膜组织内单核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分为4级,0级为无中性粒细胞浸润;Ⅰ级为偶见片状中性粒细胞浸润;Ⅱ级为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小凹或腺管上皮细胞;Ⅲ级为中性粒细胞密集或成堆,可见腺窝脓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4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而对照组仅上腹部疼痛得到控制(P<0.01);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15 或 15.27,P <0.01);胃镜检查示治疗组胃窦部黏膜炎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例(%)]

表2 两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胃窦黏膜炎症分级比较[例(%)]

3 讨论

胃酸分泌增多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过去学者主张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治疗和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但近年来,人们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导致胃黏膜内胃泌素的分泌,引起胃酸的异常升高[1]。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与胃癌的发生率也有密切关系;对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可促进溃疡的愈合[3-4]。采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药物疗法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疗法[1]。现有的质子泵抑制剂,无论对周围性或中枢性泌酸刺激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还能间接使胃窦部G细胞释放胃泌素增加而保护胃黏膜屏障功能。此外,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选择性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活性,从而阻止其在胃内定植和增殖[5]。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抗菌活性在酸性环境下降低,需要在胃液pH大于4的基础上方能有效发辉抑菌和杀菌效用。因此,在联合方案中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强度和速度及其作用的稳定性对整个方案的疗效起着重要作用[6]。

兰索拉唑抑制胃壁细胞泌酸的终末环节,可抑制任何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强于法莫替丁。其作用机制是:兰索拉唑转移到胃黏膜壁细胞的酸分泌细管后,在酸性条件下转变为活性体结构,其与质子泵的巯基结合,从而抑制H+-K+-ATP酶的活性,故能明显抑制胃酸的分泌;且在抑制胃酸后的负反馈作用中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而增加胃黏膜血流,更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病变黏膜的修复、愈合、止血等[7]。法莫替丁是H2受体拮抗剂,可拮抗胃壁细胞膜上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也抑制因组胺、食物、胰岛素、胃泌素等刺激所致的胃酸分泌,显著降低胃酸、保护胃黏膜可达到治疗溃疡的作用[8]。薛瑞华等[9]研究发现,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优于法莫替丁,对溃疡愈合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有较高的成功率,症状缓解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4周治疗后,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可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显著清除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改善胃窦部黏膜炎症活动情况。

[1]胡伏莲,杨桂彬.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现代概念[J].新医学,2001,32(9):563-564.

[2]林学壬,邓永坚,胡扬真.兰索拉哇与雷尼替丁联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J].中国临床医学,2003,10(1):62-63,65.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J]. 中华消化杂志,2004,24(2):126-127.

[4]Rollan A,Giancaspero R,Fuster F,et al.The long-term reinfection rate and the course of duodenal ulcer disease after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Am J Gastroenterol,2000,95(1):50-56.

[5]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9):713-715.

[6]范军华,曾 岚,胡团敏,等.周末大剂量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2,17(3):131-132.

[7]邓桂珍,苏守刚,王英伟.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观察[J]. 医学研究通迅,2003,32(6):57.

[8]洪 森.兰索拉唑、法莫替丁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3):131-132.

[9]薛瑞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观察[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5):454-455.

猜你喜欢
法莫替丁兰索拉胃窦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及禁忌*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
法莫替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