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简介

2011-08-06 00:31
关键词:玻色子浙江师范大学海峡两岸

浙江师范大学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8年10月,由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龚昌德院士担任主任,陈庆虎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目前中心共有5名专职研究人员,其中院士1人,浙江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1人。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拓扑量子相变、量子输运与动力学、高温高密凝聚态、软物质物理等。该中心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9人。

该中心是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尤其是理论物理学科与国内外相关领域同行交流的一个良好平台。自2008年筹备、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主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会议、第一性原理计算研讨会、凝聚态理论若干前沿问题研讨会、第二届东西部凝聚态物理研讨会、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会议、第一届超导涡旋物质国际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2011年7月13日至17日举行的第十届国际凝聚态理论与计算材料学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依托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近百所科研机构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0名海外著名教授、30余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知名学者。此外,还多次邀请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及国内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前来访问,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前往美国著名高校交流访问。

中心成立3年以来,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其中美国《物理评论》PR系列论文20余篇;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依托单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加其他单位973项目多项。王一飞教授、龚昌德院士与美国合作者研究拓扑平坦能带上的玻色子体系,发现一种新奇的晶格型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解决了一个国际上长期关注但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在美国物理学会2011年会March Meeting上口头报告了该工作,并在物理学顶级刊物美国《Phys.Rev.Lett.》发表研究论文,受到美国、欧洲多个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陈庆虎教授在电子-玻色子耦合系统取得重要成果,提出了一套结合扩展的玻色子相干态和严格对角化的方法,给出了特大尺寸下二能级原子与玻色子场耦合的Dicke模型的精确解,解决了以往的分歧,在《物理评论》的《Rapid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2篇,其中1篇被选为Editors'Suggestion。蒋宇博士在高温高密凝聚态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采用非微扰的戴逊-施温格方程方法研究高温高密下强相互作用物质性质及其手征相变,论文发表在该领域顶尖杂志《J.High Energy Phys.》上。

猜你喜欢
玻色子浙江师范大学海峡两岸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罕见希格斯玻色子衰变首证发现
玻色子体系的Bogoliubov变换*
吴宝旭作品
于昕卉作品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